师徒制
在德国并没有设立统一的博士生招生咨询服务中心。因此,如果你有意通过师徒制攻读博士学位,你首先需要找到一位愿意指导你的导师。
寻找博士生导师有不同的途径,其中的一种可能便是:寻找和你研究领域相符的大学或研究所。在寻找的过程中,以下的网站可以帮助你:
https://gerit.org/de/
GERiT德国研究机构是一个信息门户网站,拥有德国约25,000个研究机构的数据。在这个网站上可以很快地搜索到专业以及提供专业的高校或研究所。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找到合适的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机构。
http://www.phdgermany.de
PhDGermany - Datenbank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数据库,记载了德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博士生招生信息。这个网站可以在寻找博士位置或者论文博士生导师以及申请上为你提供帮助。
http://www.hochschulkompass.de
在hochschulkompass这个网站上,你可以找到德国大学博士生招生的最新信息。根据搜索功能,你可以选择专业方向、入学要求、论文类型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
除此之外,你可以通过联系自己大学的教师、大学的相关学院、德国的大学教授获得相关信息。同样可能帮助你的是参加自己学科领域的科学会议。在会议上,你可以通过交流信息建立联系,也有可能直接在这里找到将来的导师。
结构化博士
如果你对结构化博士项目(点此见什么是结构化博士)感兴趣,大部分项目你可以通过大学、研究生院或者是非大学的研究机构找到。
TU Ilmenau大学结构化博士项目Research Training Group NanoFab(https://www.tu-ilmenau.de/nanofab/)
特别是通过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数据库,你可以找到专门针对国际博士生候选人的项目。其它研究机构如: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马克斯·普朗克协会(Max-Planck-Gesellschaft)、莱布尼茨学会(Leibniz-Gemeinschaft),弗朗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和德国宇航中心(DLR)也都值得借鉴。国际化大公司也有和高校合作开展的结构化博士项目,一般也可在公司主页找到。
留学费用
通过以上这些介绍,你对在德国寻找博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工作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你可能会担心读博期间的费用问题。
值得庆贺的是:在德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免费的,至少在公立大学是免费的。你只需要为自己准备生活费用。如果需要在学校注册,你得每学期支付大约80-430欧元的学杂费。(个人认为在学校注册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注册才能享受到学生待遇。比如:使用有些大学的学生票可以在大学所在城市或整个联邦州内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在某些景区或歌剧院享受学生折扣;食堂用餐也可以用学生价支付,否则在食堂里用餐上的花费可能就要高出30%以上;如果想住在学生宿舍也必须进行学期注册。)
实际上大多数博士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经济支持。在德国许多研究机构都会为博士生提供助学金。比如: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科学基金会(DFG)、洪堡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马克斯·普朗克协会(Max-Planck-Gesellschaft)、弗朗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莱布尼茨学会(Leibniz-Gemeinschaft)。另外,博士生还有可能从学校、公司或研究所得到半职或全职的工作合同。
以上是德国官网research-in-germany面向世界各地的申请者们提供的信息。
其实,对于中国学生比较普遍的三种读博方式是:
1. 国家公派攻读博士学位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俗称CSC)
每年 3 月从学校或单位申请,校内或单位内选拔筛选以后再报送国家筛选。大多数申请人是硕士最后一年就可以申请出国攻博,也有少部分人是工作之后在工作单位申请出国。
比如一个申请人2020年3月申请,那么TA的时间表大致如下:
一般2019年9月份左右大学里会组织公派留学宣讲会,讲解申报流程。随后,根据不同学校自己的校内报名流程安排时间并组织材料,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往年的申报流程和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自行或经由熟悉的大学教授推荐,联系国外导师,发邮件附上自己的简历、科研成果等表明自己想读博,同时想申请国家公派。(此过程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可能很快也可能持续几个月。如果自己的硕导与国外教授熟悉,能写推荐信或推荐专业方向合适的国外导师更好。也可以根据自己从专业方向了解到的信息选择导师,比如参加会议认识或通过专业期刊文章了解到的优秀教授。) 外国教授同意的话,会发一份正式的邀请信。至少在2020年2月要拿到正式邀请信。然后,3月在网上申报公派,由所在学校或单位审核并统一提交到留学基金委。CSC通常在5月底6月初出结果,通过的话,国家会安排短期小语种培训,一般在7-8月,大约40天。在此期间也可以同时办理签证等其他手续。等德语培训结束就可以自行规划时间,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并出国留学了。CSC通常最多资助48个月,即4年;如果期满没有完成学业可以申请延期,或与德国导师商量从德方获得资助直到拿到学位。留学期间要保持向CSC定期汇报学习进度。最后,在德国答辩拿学位。如果无特殊情况,毕业后须立即回国,在国内服务两年。因为拿的是国家的奖学金而不需要国外博导发工资,所以,在读博期间不需要承担系里面的教学任务,专注于自己的课题上即可。当然,如果参与了德国导师的课题,有些导师也会适当发工资。在德期间,CSC每月的资助约等于德国大学半职工作合同的工资,足以保障在大多数城市的生活费用。
CSC评审采用网上审核,专家打分制度,通常打分点在于:国外学校排名,国外导师水平,学生本人科研能力和成果,学生英语水平,研究计划。每位国外导师通常每年只能招收一名CSC资助的博士生,如果多名申请人报名了同一国外导师(比如特别大牛的教授会有很多人申报),竞争太激烈的,国家评审时很可能会刷掉几个,只留一个或两个学生进行资助。
PS:CSC还有与德国某些大学或机构的合作项目,如慕尼黑大学合作奖学金等,见 https://bg.csc.edu.cn/
在海外申请CSC攻读博士学位项目: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正式注册的国家公派或自费留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国外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离校不超过一年的人员(不包括毕业离校已回国人员)、自费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一年的学生可以申请CSC资助。资助标准与国内申请人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CSC现在也有针对本科和硕士的短期交流计划。如果本硕阶段去了一个国外学校学习交流,将来申请此学校的博士位置的成功几率也会随之增大。
2. 国家公派博士联合培养
与公派攻读博士学位项目的申请时间和流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申请人通常已经在国内大学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从博一开始到博四都可以申请出国联合培养。前提是学生本人在国内的导师同意。而且在挑选国外导师时最好与本人的研究课题密切相关,或能弥补国内学校的某些不足。比如,如果国外的实验平台比国内学校好,那么对自己的课题进展是有很大帮助的。联合培养项目可以申请6-24个月的资助,资助期满通常不能延期,要回国服务两年。回国之后继续完成学业,撰写博士论文,在国内答辩并拿国内学校的博士学位。
有的学校会根据校内报名的人数和基金委给的名额进行差额评审,一般是在3月初,网上申报之前。比如,某校今年有120人报名,但是基金委给了学校118个名额,那么在网上申报前,学校会先校内审核排出个顺序,但通常会全部报上去,因为其他学校可能会有名额没报满的情况。
3. 自费,国外工作合同或者国外奖学金
需要自己找信息自己联系国外导师,导师同意后来到德国开始工作,撰写论文和答辩,获得德国大学的博士学位。如果是外导提供了工作合同,那么像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一样,在专注于自己课题的同时,也许会需要承担一部分的教学工作。
总结
也许在国内做过科研工作的同学们已经了解,科研人脉比较重要。比如,国内导师的合作组发放了职位,或者国际会议上曾建立过联系的老板想要招人,你去申请,同等机会下很可能会优先考虑。
不过,科研人脉虽然重要,没有人脉出国读PhD的同学一样很多。
首先,你要了解职位发布的渠道,因此要关注:1. 心仪的课题组,学校或者研究所是否有职位信息。德国研究所如亥姆霍兹,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都是由官网统一发放所有研究所的信息;2. 第三方的信息汇总平台,如:DAAD博士职位发放,Nature职位发放等。按职位要求准备材料,通常包含简历, 推荐信,研究计划,动机信,英语能力证明如雅思证书以及翻译公证的成绩单,在读证明或毕业证等。按要求发送至邮件或网上注册填写申请材料。
当然,若心仪的课题组没有空缺职位,你依然可以写信与外导沟通“套磁”,让导师先对申请人有兴趣。这里的小tip是:有人一开始和外导联系时就会提出愿意申请CSC奖学金,这样不需要外导提供工作合同发工资,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对外导更有吸引力。想要申请国外工作合同的申请人会有意避开这个话题,相应难度也会增大。
从开始浏览第一个网页,申请第一个职位到最后获得offer和签证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希望大家既然做了这个决定,就不要因为繁琐的步骤和漫长的等待而中途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