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引力波真的是波吗?科学家想这样验证
引力波真的是波吗?科学家想这样验证
2019/5/24 17:46:46 | 浏览:1983 | 评论:0

引力波真的是波吗?科学家想这样验证

      自几年前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以来,公众所熟知的“波”里又多了一名重要成员。但引力波真的是波吗?

      为了搞明白这件事,中国科学家与波兰西里西亚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研究,设计出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验证引力波波动性的观测策略,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进一步验证引力波的波动性

      历史上,光的本性被描述成波或粒子。这两种观点分别由不同的实验证实,因此在科学界内部存在激烈争论。最终,随着量子力学的建立,科学家接受了波粒二象性。

      那么引力波是否也和光波具有同样的特征?

      2015年以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已多次探测到引力波事件。

      “引力波和光一样,都由波动方程描述,也应该具有衍射、干涉等波动性。但引力波的波源是天体,这意味着科学家难以像测量光的波动性一样在实验室设计实验系统。”该研究第一作者、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廖恺说,设计验证引力波波动性观测策略的意义正在于此。

      “目前已探测到的十几次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已经验证了引力波波动性。然而,这样的验证是在同一个地点(地球)波形依赖的验证。”论文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范锡龙说,历史上光的波动性是通过空间衍射和干涉条纹观测直接验证的,作为类比,他们希望引力波也能够探测到这样的效应来进一步验证其波动性。

      微引力透镜效应派上用场

      科研人员设计的观测策略利用了引力透镜效应,其原理是光或引力波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偏折,类似于几何光学的透镜效应。

      “我们可以把透镜体例如恒星或暗物质看成衍射障碍物。”廖恺介绍,在引力透镜效应下,当波长相对透镜体很小时,引力波和光波一样由几何近似描述;当波长和透镜可以比拟时应该由波动近似描述;当波长很长时,障碍物完全不产生影响,引力直接穿过。

      当透镜体质量为恒星量级时,光学望远镜不足以分辨两个像,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微引力透镜。利用连续引力波波源、透镜体和地面引力波探测器也可以观测引力波微引力透镜效应。

      范锡龙解释说,利用上述三者的相对运动来造成相对空间变化,在透镜系统位置构型、引力波频率和透镜体质量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探测引力波的空间衍射或干涉条纹,从而验证引力波的波动性。

      非球对称中子星是观测目标

      该研究提出的具体方案是:快速自转的非球对称中子星可以持续辐射准单色引力波,伴随地球运动,地面引力波探测器可在几个月到几年期间探测到连续引力波衍射或干涉的空间条纹。

      “源、透镜体和地球运动使得地球能够经历衍射屏上的不同点,但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月。非球对称自转中子星可以产生长时间稳定的单色波,因此能够提供稳定的干涉、衍射条纹。干涉、衍射振幅变化时间尺度远大于地球自转对应的时间尺度,因此能够很好地区分。” 范锡龙解释说。

      这项研究还详细探讨了这类事件的发生率。廖恺介绍,在银河系的核球中存在约10亿个中子星,同时球状星团中也存在几千个中子星。当中子星、透镜体和地球近似成一条线时就能发生引力透镜效应。在不同的银河系模型下,这样的概率大约有万分之一到百分之一。

      “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探测足够多的中子星,就有希望探测到其微引力透镜效应。”范锡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即目前仍不清楚中子星椭率到底有多大。另外,非球对称自转中子星产生的单色引力波信号十分微弱,需要观测几个月时间并且要有优良的算法提取信号。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微软为了AI,买了17亿美金的屎...... 2025-08-05 [241]
东北热过三亚,沙漠种出水稻,毒虫开始北上,气候彻底乱套了 2025-08-05 [220]
全球最“神秘”公司:靠卖颜色,一年狂赚2.5亿! 2025-08-01 [349]
川普宣布美国AI战略规划,科技格局或将再次发生巨变 2025-08-01 [868]
极端天气是不是越来越频繁了? 2025-07-23 [754]
苹果、谷歌、微软和 OpenAI——巨头之战 2025-07-03 [1301]
刚刚,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插脑只要1.5秒,26年治愈失明,28年全人类变AI 2025-07-01 [1564]
参半CEO尹阔:三年做到线上第一的增长密码 用科技思维重构传统日化 2025-07-03 [1180]
Meta最强AI天团首次曝光!8名华人扛把子,集齐清北浙,扎克伯格挖遍硅谷墙角 2025-07-03 [1289]
重大发现!“超级地球” 2025-06-12 [179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