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钱颖一:批判性思维多是建设性的
钱颖一:批判性思维多是建设性的
2019/9/18 6:17:53 | 浏览:1624 | 评论:0

 

钱颖一:批判性思维多是建设性的

2016年4月6日,云南昆明。 小朋友自由自在地读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网络时代,保持生而为人的自主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在网络时代,为了求新、求快,人们的阅读仅停留于表层,甚至还会蜕化回儿童阶段。这样很容易反刍负面内容,或是简单粗暴,或是刻薄抬杠,或是恶意诋毁,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这就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简单说来,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第一,如何质疑。即“会提问”,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第二,如何判断。即“会解答”,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推理给出解释和判断,包括新的、与众不同的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有能力(skillsets)和有心智(mindsets)。首先,如何做到有批判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为可迁徙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层次是可训练的。在国内,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少是逻辑学。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也大多围绕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展开,也包括统计学内容。

  与此相伴,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测试。比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开发的“HEIghten批判性思维测试题目”。这套考题与GRE考题中的部分内容有类似之处,它们并不是考学科知识本身,而是测试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但批判性思维就仅止于此吗?显然不是。批判性思维除了在能力层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可称之为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是一个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探索思维“盲区”。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how to think),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what to think)和“问为什么”(ask the why question)。

  有关“how”方面的问题,多属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取的。而有关“what”和“why”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心理学家德韦克(Carol Dweck)的畅销书《看见成长的自己》(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描述了两种心智模式:“不变型心智模式”(fixed mindsets):固定思维和“成长型心智模式”(growth mindsets):开放思维。

  “成长型心智模式”要求的思维方式就是:想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问之前没有怀疑过的命题。这就不是“how”的范畴了,而是进入到“what”和“why”的范畴。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how”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how”的,但很少是关于“why”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正如旅美学者徐贲所说:“我们无法防止别人扭曲真相,也无法阻挡别人说谎,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为警觉。”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独立思考的方法论,更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捍卫。网络时代,保持生而为人的自主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1]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