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十天内四位学者离去... 为何这么多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来源:浴火凤凰 | 2020/6/27 23:17:55 | 浏览:800 | 评论:0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中国科研学术界来说,是无比悲痛的。2020年6月4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副主任、副教授谢铮去世,终年41岁。2020年6月3日,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刘伟庆教授去世,终年56岁。2020年5月28日,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教授、医学博士阮建伟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终年48岁。2020年5月25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邵强进因病去世,终年48岁。这不是个别现象,最近几年来,一大批具有突出贡献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接连去世,如赵永芳、何智、江素华、于娟、肖众育、陈天洲,等等。而他们去世时的岁数,可以说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段。

十天内四位学者离去... 为何这么多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要知道,截至2016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达到76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国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科研人员目前的一个生存现状是面临着多重压力。”年青学者接连早逝以及众多科研人员的健康状况堪忧,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科研体制与管理方式的不健全。2018年11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63.4%的科研人员认为课题项目预算执行不能根据科研实际需要自主调剂,62.8%的人认为项目经费报销程序繁杂,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疲于应付经费审计等新问题突出。目前,在三元工资制的薪酬体系下,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须从课题经费中支出。

十天内四位学者离去... 为何这么多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就面临着需要不停找课题经费的巨大压力。如果课题经费出现断档,不仅自己的研究小组难以为继,甚至连自己的工资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曾经有一份高校科研日历,基本上从1月到12月,各种的项目申报和工作总结基本排满。而国外在薪酬体系上对科研人员的基本生活是有保证的,所以,国外很多科研人员安心基于自己的兴趣追求科学前沿。至于课题经费的获取方式,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大多数时候,国人都要忙于应酬,而应酬的主要方式就是喝酒吃饭。科研人员有时候为了课题、为了经费、为了团队的发展,一样不能免俗。但交往多了,酒宴也就多了,身体自然就消化不了。同时,在我国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之下,职称晋升也是科研人员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这对争取到的经费、科研成果的数量等等都有很大影响。我国的人才评价体系指标还不够明确,反观国外却指标清晰。如英国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主要有四个指标:论文、经费、服务和教学。这四个指标中有两个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就可以了。但在国内,由于要求相对分散,科研人员有限的精力下很难面面俱到,只能尽最大地努力去满足各项要求,长此以往,身体状态自然下降。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技术性人才队伍的严重断档现象。于是,一大批中青年提前进入了科研领军的战壕,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并不是非常成熟的团队承担着一些重大的关键性工程。

十天内四位学者离去... 为何这么多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对于责任心强、追求完美的中青年科研领军人物来说,当然不会希望看到自己领衔的团队遭遇失败。但当遇到一些需要持续好多年的重大工程时,压力可以摧垮哪怕是最坚强的人。如今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大胆使用中青年科研人员,人才断档的历史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这也带来一个弊端:如今,抓住历史机遇的中青年占据了大部分重要的位置,那后来的中青年该如何发展呢?和上一代比,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晋升的速度大大地放缓,甚至比正常还要慢,他们遇到了提升的玻璃天花板。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玻璃钢天花板,如果没有超强的实力,是很难突破这层天花板的。所以,对科技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在从心理自我实现的角度看,超过半数的人对本身工作的满意度一般或不太满意,其中,一般占46.79%,不太满意占9.43%,还有非常不满意占0.38%。这也造成了上位者劳累、后进者忧虑的现象。不管是劳累还是忧虑,都是中青年科研人员健康的主要凶手之一。一项保险调查显示: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70后、80后已经成为癌症亲睐的对象!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良好。”由于科研工作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像常规工作那样遵循规律的上下班时间。但是,这看似灵活的工作时间,把握不好就变成了没有“下班”时间。

2018年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科技工作者普遍工作时间过长,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2008年的47.3小时和2013年的48.8小时有所增加。以每周工作5天计算,平均每天工作9.94小时,最长超过16个小时。几乎每一所著名高校的科研实验室,到了深夜也是灯火辉煌,处于奋斗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由于过多的加班,他们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饭只是他们延续生命的需要,完全谈不上生活的乐趣。工作时间过长影响了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随着工作时间失控和延长,工作对家庭更容易发生负面影响。医学研究显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人,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情绪体验也较差,睡眠问题也随之增多。睡眠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焦虑状况,科技工作者作为高端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尤为重要。

十天内四位学者离去... 为何这么多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调查结果显示,有17.34%的科技人员晚上12点以后入睡,超7成的人存在睡觉不足的问题。中国科技工作者大多以看电视、玩电脑、读书、听音乐为主要的休闲活动,66.4%的科技工作者有一项或基本不参加运动类休闲活动,仅有8.2%的人有三项以上的运动类休闲活动。已有研究证明,看电视、读书这一类休闲方式的减压效果并不明显,而是否从事运动类休闲活动,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都不足5小时,显著少于其他学历群体,他们通过挤压有利于健康的运动时间,换取更多的工作时间,长此以往,可能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也许,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科研是一项高危性的工作。做科学研究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到草原上跑一跑,在田间看一看,到民间访一访,这不是科研,这只是调研。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实验室,像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相关专业,必须每天要跟射线、有毒有害化学试剂打交道。除此之外,一些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在科研人员身上发生的概率也较高。四成科技工作者患有某种类型的常见疾病,患颈椎和椎间盘疾病的比例最高为22.4%,其次是高血压为7.8%、关节炎为7.5%;三分之一的科技工作者存在长期身体疲劳或腰背酸痛等亚健康症状;近三成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科技工作者群体中的体育人口比例不到四分之一。2015年,杭州市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杭州市科技人员中,高血压、颈椎病高出其他人群3倍以上,亚健康的比例达到50%以上,还有易疲劳、神经衰弱和情绪不稳等亚健康的表现。迄今为止,我国的医疗体系还只是关注一些表面疾病,比如对科技工作者每年体检一次,但表单都是同样的内容,脂肪肝、体重超标、亚健康等等。

十天内四位学者离去... 为何这么多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没有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只能发现外在的病,而不能发现潜在的病,更不能阻止病情的发生。特别是2018年美年健康曝出造假消息后,更是让人们对浮于表面的体检失去了信任。突然有一天癌症、心脏病等毫无征兆的发作,往往会危及生命。所以,对于一位又一位中青年专家的离开,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悲痛,更要反思,全社会必须关注科技工作者的健康问题。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根本,健全的医疗体系是保障,科技工作者都能在宽松的科研环境、充分的经费保障、先进的医疗条件下,才能保证科研成果。不然的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真正抑郁的人一个共同特征:他们比正常人显得更正常。如果你发现自己抑郁了,一定要把自己救上来。 2024-04-16 [18]
高浓度对话!马斯克VS最大主权基金掌门人:“真实”对于人工智能至关重要 2024-04-15 [34]
大语文时代落幕,数学为王的时代已来! 2024-04-15 [51]
“我教了坟墓一样的班级”, 资深教师的一句话, 撕开应试教育的遮羞布 2024-04-13 [112]
解密老北京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2024-04-13 [82]
高功能抑郁的12个迹象 2024-04-14 [85]
轻度抑郁症的人,不论大人与小孩,多半会有7句这“口头禅”,希望你一句没有说过 2024-04-14 [132]
不懂熟人政治玩法,是很危险的 2024-04-11 [123]
他们竟然还在歌颂苦难! 2024-04-11 [172]
风流才子的豪华退休生活 2024-04-11 [18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