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攸关千家万户,需要监管机构以人为本施政,最大化消除公众的健康威胁。监管的端口前置,更容易实现食品安全隐患处理的“伤害最小化”。
知道什么是壬基酚、辛基酚、全氟辛烷磺酸吗?
不知道?这可是水体污染中除汞、铅、镉重金属污染外的另一类元凶——“环境激素”。作为中国工业品的常用化学原料,它们排入江河后会像重金属一样蓄积于鱼类体内,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导致人体性发育和生殖系统等出现问题。
一家国际NGO近日检测出长江野生鱼含上述有毒有害物质后,公众自然担心这种“激素鱼”的危害。然而,大陆监管机构和专家却认为,中国人的野生鱼食用比例不到10%,更强调“环境激素”只有蓄积到一定量才会产生后果。
这话听起来好耳熟。记得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雌激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被曝光时,相关机构或专家也是端出类似“蓄积”理由,试图消弥公众恐慌。言外之意是:某食物眼下被发现含“毒”,但到底有多“毒”,从科学角度看还不清楚,所以目前不好管。
显然,一些监管机构形成了定式思维:若食品安全“炸弹”停留在制造“个例”的阶段,他们不会积极出头;恶性爆发后演变为“事件”了,急忙张开“法眼”行动。于是乎,没标准的重新制定标准,标准模糊的定制“新国标”——三聚氰胺限量值标准不就是在人们历经创伤后才姗姗出来的吗?!
但以这种模式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却被迫充当了“实验小白鼠”,个人付出惨重代价,甚至是生命。在悲剧发生后,即使有官员被问责,谁又能补偿那些“小白鼠”或许本不该付出的代价?——何况,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刑罚力度不足,失职者甚至常常逍遥法外,更让受害群体心凉。
先“实验”,再善后,何其荒谬,只会让无奈的公众加深恐惧感,更加缺乏安全感。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一直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病和噩梦,相信正在于此。毕竟,缺少了预警与防范的前置监管,意味着为此牺牲的“小白鼠”还会前仆后继。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其实,食品安全攸关千家万户,需要监管机构以人为本施政,最大化消除公众的健康威胁。欧美监管机构之所以采取“宁可信其有”的过激应对机制,正是基于此,而这也更容易实现食品安全隐患处理的“伤害最小化”。
镜鉴它山之石,中国也有必要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端口前置,主动研究、制定新规新标,为“小白鼠”提供“安全标准”,而非“创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