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一直站在马云身后的大家伙,终于要上市了。
前两天,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万亿级的金融公司——蚂蚁集团官宣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进行IPO。蚂蚁集团的估值少说有2000亿美元、也就是说1.4万亿人民币,简直是个大号的印钞机。
据说在消息公布的当晚,蚂蚁总部就响起了程序员震天的欢呼,看来杭州的房价又要涨了……
今年是IPO大年,从首日暴涨的1000%的国盾量子,到上市首日表现不俗的中芯国际,再到市值破千亿的AI名门寒武纪,最快IPO、最高IPO此起彼伏,这是一场属于资本市场的狂欢。
在火热的气氛之下,不光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们跃跃欲试,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也坐不住了。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公司都提交了上市申请,想在这一波行情里分一杯羹。
有磨了400多年剪刀的张小泉——
在他们提交的招股书中,公司表示将始终秉持百年老字号二次创业的心态,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与传统刀剪产业深度融合。剪刀和物联网扯到一起,不知道沾不沾边。
不过从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张小泉的发展势头确实挺猛的。目前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受理,看来有望拿下A股市场“剪刀第一股”的名头。
还有做了300多年扒鸡的“中华第一鸡”——
根据山东证监局辅导备案信息显示,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接受辅导,辅导机构是国泰君安证券。
除此之外,排着队等上市的还有卖脂粉的谢馥春、包粽子的“五芳斋”、做卤味的紫燕百味鸡、卖茶叶的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到底是兼容并包的市场,柴米油盐酱醋茶,真是一样都没落下……
这样的盛况,着实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就算是在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大大小小的IPO也没有暂停,等到了二季度,市场情绪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被点燃了,大家都嚷嚷着要去上市。
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188家中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成功IPO,募资总额2355亿元。往年都是赴美上市潮、赴港上市潮,今年倒过来了,一大半都选择留在了国内——
其中在沪深两市IPO的有118家,合计募资1387.12亿元,创下近5年同期新高。按照毕马威提供的统计数据,上半年上交所的募资总额跃升至全球第二,仅次于纳斯达克。
这还不是全部,截至2020年7月3日,A股IPO共有排队企业734家,其中科创板排队250家、创业板200家、主板和中小板284家。
就连那些曾经深居简出、谨慎出手的投资人,都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他们翻出已经落灰的被投项目名单,打电话给创始人:“要不今年搞个IPO?”
货币宽松、指数修改、注册制推行,股市的基础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涉及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规章制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审核的放松和上市条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了上市的曙光——
除了有特殊股权结构的公司,满足条件的亏损企业也可以上市,在中国资本市场漫长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有如此宽松的IPO门槛。
过去那些因为满足不了A股上市条件,不得不远走海外的科技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回国内。
尽管注册制的目的并非在于疏通堰塞湖,而在于打开一个排污的水龙头,但这并不能阻止企业骤然升起的上市热情——在降低了不少的暴富门槛面前,似乎没人能够免俗。
另一边,充裕的流动性也给市场添了一把柴。
疫情期间,美联储开启无限印钞机模式,全球央行也紧随其后,开启了无节制的大放水,降准备金率、降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投放,大水汹涌。
而这些钱中的相当一部分,最后流进了股市、成了这波狂欢的助推剂。以至于有投资人感叹,钱实在是太多了,这个时候IPO形同捡钱。
整个7月份,资本市场一直在惊叹声中高歌猛进,牛市的呼声此起彼伏。就算是在前几天的大跌之后,也有不少人依旧信心满满,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嚷嚷着抄底。
抛开其他不谈,这场自上而下的狂欢看起来确实是一场多赢——
不少在一级市场拿不到多少钱的企业,像做芯片的中芯、寒武纪,搞量子通信的国盾量子,都借着这波IPO融到了急需的资金。
最起码,这些科技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底气明显足了很多,好多前些年“卖”不上价的工程师翻了身,之前被互联网企业秒杀、现在个个都是天价,等着大领导审批完马上就要去干活了。
这么看来,提速的IPO也算得上是促进了行业的发展,确实对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
过去被套的投资机构,也开始通过IPO逐步退出、获利:大水漫灌之下,一些前几年因为一级市场泡沫而催生的高估值公司找到了下家,苦苦支撑的投资人也终于上了岸。
最爽的大概是参与打新的投资机构和散户了,靠着大范围重仓打新,只要能中签、挂牌首日大涨后就立马平仓。行情好的时候,打新有着远远超出长期持有的收益。
不过这倒无可厚非,毕竟在很多人眼中,所谓的价值投资算是个伪命题……
最不能忽视的,其实是堪比房地产的造富能力。
就拿寒武纪的老板陈天石来说,按照上市第一天的开盘价算,这个85后的身价已经超过300亿;加上此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已有10家公司实际控制人身家超过100亿元。
当然了,那些跑步入场的股民和散户也能跟着喝到一口汤。之前有人统计过,在市场情绪高涨的那段时间里,1.6亿股民人均赚了3.9万,确实是很夸张。
在如今逆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未来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科技发展靠什么呢?目前来看,持之以恒的投入是少不了的,亏损更是常事,越急越乱、越急越错,少不了完善的市场机制支撑。
中国是有很多工厂、装备、技术,但是在顶尖的科技公司领域相差甚远,有限的几家巨头也都在早年间出走海外,几乎让我们错过了一整代的发展红利。
管理层的目的是昭然若揭的——
从科创板的出现开始,到注册制的试验落地,再到退市机制的完善,市场改革的路径越来越明显;而在一年多的试验之后,又有了新修的《证券法》,以及更完善的要素市场改革。
通过暴富神话千金买骨,靠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建立“东方纳斯达克”的梦想早在十几年前就在人们心中种下,如今似乎也要结出硕果:
除了蚂蚁集团以外,多家重量级公司都已经放出消息,谋求在科创板上市。比如京东数科,前身为京东对标阿里蚂蚁的京东金融,也在月前宣布将在科创板上市,估值在2000亿元。
不过从目前来看,A股距离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有距离。
比如在打击造假上市公司方面,力度还没有那么坚决。造假的上市公司高管怕什么呢?一怕坐牢,二怕集体诉讼,诸如此类的惩罚措施也有着不小的追赶空间。
最起码像乐视这样的大雷,真的不能再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