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欧阳自远:月球上的氦3可为人类提供几千年的能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黄勇 齐健 | 2010/9/7 7:17:51 | 浏览:2441 | 评论: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作为“嫦娥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将于年底前发射,其飞赴月球的时间将比“嫦娥一号”缩短,估计不到5天即可到达月球轨道。

  欧阳自远说,“嫦娥二号”其实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在“嫦娥一号”圆满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没有必要再发射备份星。为此,在对原“嫦娥二号”作一些改进的基础上,让“嫦娥二号”作为“嫦娥二期”的先导星进行发射,执行对月球进行“精细探测”的任务,以利于今后更安全地在月球表面着陆。

  欧阳自远说,要在月球上着陆,就必须精细地了解着陆点的地形地貌。为此,“嫦娥二号”的激光高度计作了一些改进,一次可以测5个点的高程数据,较“嫦娥一号”一次测1个点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嫦娥二号”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米,并将在距月球约100公里的轨道上绕月运行,较“嫦娥一号”的距月球200公里高的轨道要低,从而可对重点地区作出精细测绘。

  欧阳自远说,发射“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的背景不一样,“嫦娥一号”发射时,中国人从来没去过月球,因此比较小心谨慎,“嫦娥一号”的轨道是慢慢慢慢地调,走了大约13天14小时19分,行程206万公里才到月球。这次发射“嫦娥二号”,我们更有把握了,可以直接地向月球发射,轨道设计也改变了,估计不到5天就可以到达月球,然后要让月球“抓住”“嫦娥二号”,让它成为月球的卫星,再调整轨道,让它按照我们的要求开展系列的工作。

  欧阳自远说,研究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氦3,初步估计有上百万吨。目前科学家正在利用氘-氚建立核聚变实验堆,而利用氘-氦3参与的核聚变发电向人类提供能源,是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作为核聚变中必不可少、安全的核聚变燃料,氦3在地球上分布极少,“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在核聚变发电商业化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解决将氦3运回地球这一问题的话,8吨的氦3可解决全中国一年的能源供应总量。月球上百万吨的氦3为全人类提供几千年的能源是没有问题的。

  “但目前这仅是个思路而已,要实现可能要等三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欧阳自远说。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27楼的血色遗书:985夫妻用生命叩问的环保真相 2025-06-25 [172]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再读格雷厄姆 2025-06-25 [131]
朱镕基之子清华演讲:犀利点评当前中国问题(深度醒脑) 2025-06-21 [230]
胡志华:国际供应链智能化趋势对我国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5-06-16 [318]
扎克·迈耶斯:全球监管合作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6-16 [309]
斯坦福教授大卫·拉伯雷: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也正如此,才取得了成功。 2025-06-11 [450]
梁文道: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共识? 2025-06-03 [845]
经济学的四次革命 2025-05-28 [839]
《思考,快与慢》:一种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5-05-28 [867]
教育资讯 | 纽约时报:美国教育体系的政治异化与改革突围 2025-05-27 [99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