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的校友群里不时可以看到,在讨论政治社会问题、特别是关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时,在出现大致的两种意见的时候,两方观点的持有者(主要是留学生,也注意到访问学者)相当程度地与年龄/学历年份相关。这种分群相关出现在自己的本科、研究生两个母校群,也出现在被美国母校同学拉进去的个人所在城市的“高校联盟群”。看来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稍微整理一下对于这些不同观点群的言论(内容、方式、情感传递),感到似乎有一些规律可循。似乎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审视:
1.来美年份对应的中国发展程度和国人的观美心态
2.文革经历留下来的历史比较
3.就学年份对应的国内舆论生态
4.年龄构成对应的互联网生态及信息源构成
5.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意见持有者此前的观念基本坐标
6.与基督教的互动和基督教会活动参与的影响
7.是否独生子女对人群互动的方式和情感传递的影响
1. 来美年份对应的中国发展程度和国人的观美心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是改革开放走过两个十年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候。由于当时的领导人借“参个代表”的招牌为私营企业正名,中国的经济开始有了比较长足的内在持续动力机制。九十年代末二零零零年代初期,似乎可以说是后二十年迅速起飞的准备阶段(2001年加入WTO是迅速起飞的外部大环境)。
在那之前的1985-1995左右的留学生,来自于与美国相比还是明显落后、明显不开放的中国,很多东西没见过、很多事情不懂得(其实现在仍然很多,但是已经不这么感觉,这是后话),留学生/访问学者们来美国的学习心态比较强烈,绝大多数(或者几乎100%)很是带着虚心求学的态度来的。因此,都是如饥似渴地观看、摄入、吸收美国的信息—专业、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所有各方面,因此总体上对美国的各方面接纳的多、排斥的少。
与此相对照,1990年代末以后的留学生,在国内已经见过高速公路、美式快餐、私家车、国际奢侈品牌、好莱坞大片等等,来美国时少了现代化差距的视觉和心理冲突—不仅如此,还由于【因为中国的高人口密度带来的】中国高楼林立和【中国营商环境的特定学习追赶—并非西方主流但是被中国认定】霓虹灯彩(在美国只有拉斯维加斯才比较普遍),甚至转而开始睥睨美国为“大农村”,为中国的大城市十分骄傲(后面若有空间再议论一下这一点)。带着这样的心态,对美国文化的全方位虚心学习,已经悄然变成了多方面挑剔、不时有所不屑了。这种心态不可避免地投射到其他的各个方面,影响留学生/访问学者对美国文化(欧洲基础/传统、美国特色)的观察、感受、接纳、吸收了。
2. 文革经历留下来的历史比较上一代留学生们(1970年代初之前出生的:从1940s 到1972左右)都经历过文革或者文革刚刚结束、社会尚未正常的不堪回首的经历(下面的“没有”指的是严重短缺、十分稀缺):粮食短缺、没有肉吃没有糖吃、没有新衣服、没有图书、政治运动频仍、随时准备打仗。。。,因此大家对于执政组织过去所犯的错误都知道或者直接身历,都知道当时的改革开放是对过去错误的改正—是在改正、补救、弥补、从坑里往外爬。
而后来新一代的留学生们,基本上出生在改革开放开始之后,对这一代来说,所有他们的前一代“失而复得”的东西—一定的物资丰富或者至少accessibility、一点言论自由、丰富起来的文化生活。。。都是“天然就有”、”天经地义“的东西,他们一懂事(1980年代后期以及之后)就生活在比较正常的社会(现在回顾,可以说是执政组织拥有证券以来七十年的最正常的二十年- 1981~2011),他们不知道短缺、不知道恐惧、不知道政治运动、不知道言论限制、不知道不安定。这一代眼里心中,只有顺利、发展、骄傲、光荣,而不知道前面那些短缺恐惧不安。。。(没有亲历、没有感性认识,等于就没有真正深入到潜意识的体系中)。因此,他们容易对于下面一点要谈的执政组织主导的国内舆论场抱持正面响应态度,而不是他们的上一辈留学生中不小比例的怀疑、谨慎、审视态度。
3. 留学生/访问学者本科硕士就学年份对应的国内舆论生态上一代留学生/访问学者都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差不多十来年内就读大学的。从1977-1989,中国整个舆论对于西方很友好(那时的西方对中国亦是如此)。因此,留学生(下面就不再特别指出访问学者,大致认为包含在留学生群体内,尽管不完全一样)来美国是抱着不仅中性而是基本上很正面的态度来的,因此有助于留学生对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亲近、了解、接纳。
1989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事件,神州官家认为外面“妄我之沁不死”,同时痛心疾首于苏东波之后供义/马义的迅速被丢弃,痛感只有民族主义大旗可以举起来凝聚民心,于是开始了一波一波、愈来愈高涨的民族主义宣传教育灌输。2000奥运会申办的失败,和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馆炸馆事件,无疑是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们心中的不去的阴影甚至疤痕。这种情况下开始加强的民族主义宣传教育,自然十分入耳入脑。带着这样的民族主义情绪来到美国的留学生,他们对于美国社会的先入之见,已经不是他们十年前的先辈们那般友好(甚至热恋),而是带有很多的怀疑排拒。这种对美国社会的怀疑排拒,保持和加大了留学生与美国社会诸方面的距离,拉近和保持了留学生与“祖国”(府)的亲近感和信任感。(相比之下,不在少数的前一代留学生对于中府是保持一定距离的)。
4. 年龄构成对应的互联网生态及信息源构成上一辈留学生出国之后,获取信息的来源只能是英文媒体,以及少量的、以港台系统为主的华人媒体。对英文媒体的使用和依赖促成留学生对美国主流意识和文化的了解,也潜移默化地将留学生的意识condition调理到与美国主流同频或者相近。而港台体系的华人媒体本来就与中国大陆的主流有相当距离、采取怀疑甚至批判的态度。【还有一个较小、但是在留学生中影响颇大的网上新闻和综合信息来源CND- China News Digest及其主办的网上中文周刊《华夏文摘》,这个是把酒年由当时的“全美学自联”主办的,政治倾向自然可以想见】(新一代留学生知道CND者估计不会有10%)。因此,上一代留学生在牵涉中美政治的事项上,较多地是与母国官方有相当距离的。
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以来的这一代留学生就不一样了:首先大陆官方投巨资营造大外宣系统,建立了众多的亲红朝华人媒体,第二对于过去既存的华人媒体如《世界日报》都已经施加了相当的影响。而【最为影响显著的,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中国境内媒体和官宣无阻挡地自由进入美国】。年轻留学生们带着国内习惯了的网站、信箱、博客、微博、后来更是微信账号和公众号来到美国,每天接收巨量的来自长城墙内的信息,休闲时看着国内的电视剧,甚至搜索可能都是更习惯于百度:于是,虽然肉身翻墙了,眼睛和头脑还在墙内,事实上精神世界大部分仍然居留于出国前的世界里。【“肉身翻墙、头脑回去”】,可能是影响新一代留学生政治社会观念和对中美关系观点立场的最重要因素。在茂翼站以来城墙内很自然的民族主义高潮迭起的舆论场中,肉身在外头脑在内的效果,可以预期是很显著的。
5.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意见持有者此前的观念基本坐标的影响2018年以来,川普把过去美中关系中的一些问题撕开遮盖,不再隐忍,采取了强力行动。这头“闯进China店里的bull“给中美关系投下一波又一波的震撼弹。对于老一代的留学生,亲历文革和把酒的那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过去从文革体验和路寺立场,原来是对太平洋西岸有疏离感、东岸有认同感的;但是经历了1993-2013二十年的商务大来往和两边大交往,过去的意识形态立场淡化、亲情和利益占了上风,突然一下子在两边的纷争中caught in between。一部分人出于自然的民族主义情感,自意识地想要站在母国一边但是未能摆脱对新国家的一些情理逻辑上的牵挂牵扯,另一部分人继续认同acquired获得的新价值观和立场视角,接受美方的reasoning,理解美方的有关措施。
老一代留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哪边居多不是能够看得十分清楚。但从川政府禁止微信transaction之后有人发起反对对微信的打击的请愿、一个多月才六万人签字,大致可以感到,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坚定明白地表达亲中(府)反川的,还是相对不多的)。
可以说,老一代留学生有着对于两边的纠结:原来母国的情感和新国家的认同和忠诚在此出现一定程度的矛盾(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但是在新一代留学生中,这种纠结可能比较不存在(不需要存在):本来就不怎么融入美国、认同美国,本来就很认同中国(府)、很有民族主义情感,在两边冲突当中内心站在大洋那一边没有负担没有内疚—对他们来讲不存在站在太平洋东岸而对”祖国“有纠结:他们不存在这种纠结,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估计应该基本上是人在东岸心在西岸的。如果说争执冲突有影响的话,可能就是会让他们当中为数不少的人对于现在立身其上的这片土地产生和加大排斥、甚至有些怀恨?
6.与基督教的互动和参与的影响上一批留学生来美的时候,在各自所在的城市/社区里面,最大的、established华人社区是基督教会:周末聚会/娱乐、生活服务、遇到困难的帮助、甚至情感需要(青年交友、寻找异性朋友的机会)很多时候都是华人教会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上一代留学生中的很多人都和基督教会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很多人信教、受洗。虽然美国并没有国教,但是新教无疑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主干。也因为如此此,上一代留学生在这方面、经由这个渠道的联结,与美国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相对有着较多较好的沟通契合甚至融合。
而新一代留学生,首先中国学生数量大增、自己同乡或者别的小圈子很多很方便很活跃,甚至都不太需要之前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了,更不用说华人基督教会;再者上面谈过的互联网的pervasiveness使得许多中国留学生的娱乐需求和部分的情感需求不再需要教会的帮助,大大减少了留学生接触教会、接触和了解基督教的机会,大大减少了留学生通过基督教和基督教会这个重要的渠道来了解和接触美国主流、帮助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因而帮助维持了留学生相对于美国社会的疏离、和对”祖国“(府)的心理联系和情感认同。
7.是否独生子女对人群互动的方式和情感传递的影响上一代留学生的出生时代是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初期,彼时开始没有计划生育后来计划生育尚未成为法定和全面支配的主流,因此绝大多数的留学生都有兄弟姐妹。
首先是留学生不是在独生子女的环境里面成长,相对于独生子女一代有着较大的独立性(能力和心理),其次因为有兄弟姐妹在家,对于父母的情感负担和责任也就相对少一些。因此,无论是留学生本人对国内父母的情感需求还是国内父母对留学生的情感依赖以及对称的留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责任,相较于独生子女一代就显著地较少。
因此,与国内亲人的通讯交流,在老一代留学生里,就比独身子女一代总体上要少,因此受到国内社会的诸多方面的影响也就较少。反之,【独生子女一代的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沉浸“程度,应该会显著高于老一代的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两代留学生面对中美关系问题时,看待和评价的是中国角度还是美国角度,是会有平时潜移默化的心理环境中国化还是美国化的影响的。
由于上面的七个方面的差别,新老两代留学生,在评估和采信中国来源的信息和美国来源的信息、评价中美关系、美国国内情势、中国国内情势等方面,都有着总体性的差别(不是每一个个体必定如此,而是两个群体间总体上有相当明显可见的差别)。对于这种代际差别的认知,有助于两代留学生(当今的旅美专业人士、新美国公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也有助于华人社区在美中关系的震荡中认知自己的位置,得以做出适当的、相对周全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