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拜登、特朗普候选人正式提名,民主、共和两党大会的召开,美国的总统大选正式拉开帷幕。
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绕不开的议题都是“中国”。
拜登这边,不光民主党最新的党纲移除了一中原则,拜登20日的竞选演讲还称不应”再受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摆布“,在他的竞选政纲中则一方面称要停止与中国的贸易战,另一方面又称将对中国采取强力措施,不让美国人的工作被抢走。
反观特朗普,其团队公布了题为“为你而战”的第二任期核心优先事项。其中,“结束我们对中国的依赖”,位列10项核心议题的第三名,仅次于就业和根除新冠。同时,川普之子给拜登取了个新绰号“拜北京”。
可以说,在大选情形下,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面对美国的这轮危机,他们的选择可谓殊途同归,都在提振经济,解决新冠、孤立中国、向工人承诺、抹黑对手等诸方面用力,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手段和措施罢了。
比如国际关系问题,特朗普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拜登则是尽量发挥小弟的作用,大家一起来。
这也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必须抛弃对拜登和民主党不切实际的幻想,千万不能寄希望于拜登上台后对华手软。人家哪怕在A方面缓和,也只是暂时的,并且一定会在B方面找补回来。
反华不彻底等于彻底不反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美国朝野上下的共识。不能容忍霸权旁落,必须阻止中国在某些领域甚至全方位的赶超,这是美国精英发自内心的焦虑。
换句话说,中美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这才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这也难怪,今年六七月份之间,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的一份民调显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人高达73%,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26%。而环球时报的一份调查显示,约96%的网友对美国印象趋于负面,并支持国家采取反制措施回应美方挑衅。
数据的高涨,固然有今年疫情后特朗普政府大力甩锅中国、抹黑中国并接连出台对华强硬的政策的因素,但归根究底,两国结构性的矛盾,决定了民众这一态度或早或晚地成为现实,并且难以扭转。
随着美方对华日趋强硬,具体表现为对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采取打压制裁措施,将驱逐、限制有所谓“军民融合”背景的理工科学生和研究人员、对台海动作日趋频繁和大尺度,将中美“完全脱钩”作为政策选项,等等。
为此,国内一部分人希望能就此对美强硬起来,因为“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如果能就此摆脱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及两国经济的一体化,真正达成“独立自主、自立更生”,那就更好了。否则,就将面临哈工大最近几个月来因进入美国实体清单,已购买的MATLAB都被禁用式的憋屈境地。
可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美梦罢了。
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这个平台,在全球能源、原料、市场中,中国凭着前三十年打下的家底和自身的勤奋,成了“世界工厂”,并且产业逐渐由最低端的裤子向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升级。这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手就是美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互补的关系,此谓“中美经济体”,即Chimerica。
随着中国的发展,当中国想摆脱这种互补的时候,就必然会内出血,问题在于愿不愿、能不能承受这种损失。比如,美国所拥有的高科技产品、农产品,都是中国短期内急需和不太可能被别国替代的。
而美国资本对中国的态度也颇为矛盾,一方面是大喊脱钩,另一方面是口嫌体正直,持续加大对华投资。
据商务部网站,今年1-6月,美对中投资金额同比增长6%,美国口罩企业3M,也与阿里的批发平台1688签署了新的战略合作。美中贸委员会最近对150家企业调查显示,中国近年来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为在华外企创造了便利,美企依然看好中国市场。此外,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马斯克的特斯拉工厂也在上海投产,大陆造的model3前不久还上了头条。
美对华强硬,一方面反映了其统治阶层的战略焦虑;另一方面,也是支持共和党的钢铁、石油、煤炭等传统企业吃不到肉的不爽——美国垄断资本内部同样有矛盾。但就intel、苹果、高通等高科技企业及金融、农业企业而言,他们巴不得中国经济再开放一些呢。毕竟中国的经济体量在那儿摆着呢,疫情以来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稳步上升的经济体,也预示着未来无限的可能。
对美国资本来说,投资有安全性、也能更好的赚钱,低风险、高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这也难怪,有大佬说,“脱钩”既不可行,也不合理。此举,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违背企业主意愿,必将会向“飞去来器”一样,最终伤及自身。
相信在两国经济嵌套、互有需要的前提下,美方是闹不出什么大风浪来的。
(风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