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讲座中征集大家对未来教师的愿景与想象。
有位老师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未来教师就是他现在这样。
全场哈哈大笑。我觉得特别好,这位老师不仅特别自信,而且活在当下,把未来的模样照进了现实,现在就活出了未来感。
此刻就奔向未来。
此后,我又征集了更多的想法,并把大家的想法汇聚在一起,反复迭代,大体总结了未来教师的七个趋势,并在每个趋势下尽可能地提供相关的技术工具助力,给你提供新的支持与启发。
和孩子们一起拥抱新技术,不仅仅是和用孩子们熟悉的新技术,也需要大胆地面向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技术,也需要面向技术真正带来的重大转变。
面向全球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就是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新可能。我们也需要拥抱这部分新技术。Google、Facebook、Youtube、Twitter都需要我们去尝试去接触。特别是Youtube,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解决问题和思考的途径。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仅仅可以搜索信息,还可以搜索视频。这种方式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学习是教师唯一不变的属性。
如果教师不学习,那又怎么理解学习,怎么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呢?
教师的学习不仅仅是让自己知识丰富,更是让自身处于一种学习、创造、探索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感染每一位学生。
于此同时,教师在新时代下,更不是孤立的,而是跨班级,跨学校,乃至于跨文化的群体组织。
空间与时间的概念需要打破,工具已经准备好了。
无论哪一个,都为你的新设计创造新可能。
而且,你是否发现,这些工具几乎是免费的。
从仅仅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关注底层的回忆与再现,技能与概念,到不断深入的解决问题、思维迁移。
教师更像是学习设计师。
“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核心素养,激发内动力,学习任务也是评价任务,识别学习过程,这些都让教师变得更有味道,更专业,更有创造力。
虚拟与现实,生活与学习,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地使其交织在一起。让思考与探索没有边界。
生活的问题,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在虚实结合之间找到纵向深入的切口。
看得更多,想得更深。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但是,这种看似矛盾的思维模式无法通过言语直接教导传授。必须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没有标准答案又有限制条件的开放项目“,不断让学生亲历这种探索的过程,搜寻对立与模糊的观点争论,在不断求真求善求美中前行。
不仅限于这些新的创造形态,更重要的是我们完全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各种各样协作,创造,表达的工具,也只有当技术工具更丰富,学生们才能够不断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习的过程也是分享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更是创造的历程。
七个趋势
-
和孩子们一起拥抱新技术
-
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学习者
-
构建多元的渠道与空间
-
设计学习的过程
-
在真实与虚拟中,探索世界,找到自我
-
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解决问题
-
使得学生们多样化分享与创造成为新常态
不仅限于这七个趋势,
我们不仅看见趋势,
更像文章开头所分享的那位老师一样,
未来的趋势就是你现在努力的这般模样。
因你看见
所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