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表示,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术发展的规划布局上,科技部将按照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需要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一是加强前瞻部署和大力发展以智能技术和量子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术,打造我国高新技术先发优势。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关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新技术成果供给。三是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
21日下午,国新办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领域有哪些典型的成果等提问,秦勇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来给予有力支撑。科技部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重大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加大了战略性高新技术的超前部署,在超级计算、轨道交通、量子信息、增材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在超级计算方面,我国继续保持优势,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我国超级计算机台数占到45%,同时,在研制完成E级原型机的基础上,正在向E级超级计算机进军。在先进轨道交通方面,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已经在试验线上完成系统联调联试;时速400公里以上速度等级高速动车组样车今天在长春正式下线。这些突破将使高铁这一“中国名片”更加亮丽。在量子信息技术方面,“墨子号”和“京沪干线”的实验,构建了首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二是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重点布局,在新能源汽车、移动通讯、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有力地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通过在电池、电机和电控方面的重点研发布局,促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使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上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了400万辆,占全球50%以上。在移动通讯方面,实现了5G技术的领跑,5G核心专利数占世界第一,并率先实现了5G商用,目前我国5G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用户数已经突破1.1亿。在新型显示方面,通过大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19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销售超过300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
三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面向港珠澳大桥建设,通过系统布局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为大桥的顺利建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面向川藏铁路建设,一方面积极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超前部署重大装备研究,集中攻克了硬岩隧道掘进装备整机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将为川藏铁路这一“世纪工程”建设提供自主装备支撑。
量子科技产业化:“无人区”里“加速跑”
最有知名度的是量子通信,最有想象力的是量子计算,最有可能先实用化的是量子测量……,在这片产业“无人区”里,一批中国企业正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点,为拥抱产业化浪潮加速“奔跑”。
量子通信:从“天地一体化”走向大众生活
早上9点,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表面贴装生产车间已开始运转,经过光学检测后的电路板,正堆叠起来等待下一步工序。
作为今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的“量子科技第一股”,国盾量子创立已有11年。公司生产负责人徐炎介绍,为保障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一期项目相关设备在今年底前按时交付,公司已连续多日加班加点。
近年来成功研制“墨子号”量子卫星与量子通信“京沪干线”,使中国成为世界量子通信应用的领先者。两者结合,中国与奥地利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标志着构建出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目前,量子通信的产业化方向主要在“保密通信”,与传统通信相结合,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基于量子的‘不可克隆定理’,量子通信能够实现不怕破解的长期安全。”国盾量子总裁赵勇说,未来将量子计算、量子测量等功能融入,最终可实现高安全性的“量子互联网”。
“我们正在与通信、金融等行业深度合作,开发更经济、更便于终端接入的软硬件产品,拓展2C端用户。”国盾量子解决方案经理张如通说,他们已开发出量子安全U盾、安全手机等,未来将有更多产品走入大众生活。
量子计算:日夜兼程攻关“超级机器”
今年9月,我国首个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成果转化企业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基于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悟源”,保真度、相干时间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大众来说,量子计算是一个新奇事物。相比电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理论上运算能力将有指数级增长,在密码分析、气象预报、石油勘探、药物设计等领域很有前景,被认为将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关键动力。
但研制难度超乎想象。“量子计算对环境要求特别高,不仅要超低温,还要‘超洁净’,极其微弱的噪声、光线、磁场和微小颗粒都会扰乱信号,整个系统非常复杂、困难。”本源公司轮值董事长孔伟成比喻,研制量子计算机就像“用一个一个的原子垒起一座金字塔”。
十几年来,在中科大的实验室里,有一批科研人员为了量子计算机的梦想日夜奋斗。他们先后实现了单比特、2比特、3比特、6比特的量子芯片,开发出量子测控一体机、量子编程语言QRunes。他们取得了国内多项零的突破,跟上了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节奏。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我们每天都有人在实验室。”本源公司副总裁张辉说,他们正在研发下一代量子芯片,预计明年底推出2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未来3年实现50比特到10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测量:“原子级”精密产业见曙光
相比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显得更为神秘。它的应用涵盖科研、医疗、地质、能源、灾害预防等。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量子测量企业,技术源于中科院院士杜江峰领导的科研团队。
“量子测量的精度可以达到原子量级。”国仪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介绍,传统测量技术最小只能探测到微米量级,而量子技术可以精细千倍、万倍到纳米、亚纳米量级,带来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比如将量子测量用于电网,可以精确监测电流、电压。用于探矿,可以边钻井边测量周边地质成分。用于医疗,可以精确分析血液微量物质含量。
目前在量子领域,中国的论文和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国内外的量子测量研究都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
国仪量子开发的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等产品已上市,与能源和电力行业进行了合作研发。近期,他们还将发布4款新产品。
“现在量子测量设备在体积、功耗等方面尚存不足,需要加强研发,也需要培育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共同提高工程化水平。”张伟说,公司现在全力以赴往前冲,不断有新技术冒出来,相信产业前景将是一片蓝海。
过去5年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过去五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整体上,中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王志刚称,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国家实验室加快布局,对高水平科研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重大专项成功收官,移动通信、新药创制、核电等取得重大成果。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5G、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加快应用。北京、上海、粤港澳等科创中心加快建设,21家国家自创区和169家高新区成为地方创新发展“领头雁”,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8.1万亿增长到12.2万亿,五年增长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从7.9万家增长到22.5万家。尤其在这次疫情过后恢复生产,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工作中,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1-6月,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3515.8亿元,同比增长17.7%,新增注册企业22.3万家,同比增长11.9%。创新创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推进国家科技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资源共享、评价奖励、收入分配等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科研人员减负七项行动,大力推动作风学风转变。科创板、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众创空间等为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480万人年,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引入国际同行评价。推动建立工作许可、人才签证、永久居留转换衔接机制,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进一步加强政府间创新合作对话,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港澳开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实施。
王志刚表示,未来五年,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早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努力奋斗。
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国科发基〔2020〕251号
卫生健康委: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疑难重症及罕见病科学研究,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经专家评审,科技部决定批准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见附件)。
请你们抓紧组织实验室依托单位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08〕539号)的规定和要求,落实有关政策和建设经费,组织科研队伍、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和提升实验研究条件,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科 技 部
2020年9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