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工大学生告密宿管过洋节获校方肯定:原则上不提倡过感恩节
11月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宿管阿姨在感恩节当天为表示感谢,送学生糖果,却有一名学生威胁举报她过“洋节”。27日,哈工大回应称,阿姨送巧克力是善意,学生留言提醒阿姨也是善意。学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节”进校园,坚决禁止宗教活动进校园。
从实际效果看,这名微信名为“有趣的”学生实现了举报震慑的目的。看到这条留言后,平常只埋头为学生服务的宿管阿姨诚惶诚恐,几乎语无伦次,“我欠考虑了。我实际就想表达感谢一下同学对公寓工作支持。以后我多多注意”。但舆论大多不以为然,认为学生上纲上线,小题大做,相当无趣。
在理解这个事情上,可以有宏大的高度,无论是赞成学生还是体谅宿管的人,都可以有一套理论上的说辞,估计也是难分高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撇开那些堂皇的大词,只从小的角度去理解,很容易发现宿管阿姨要释放的善意没有得到应有的善报,她要表达的琐碎的、温暖的人情碰壁了。
要说宿管阿姨提倡什么“过洋节”,这是绝对没人相信的。她之所以买不便宜的巧克力送给同学,无非就是迎合年轻人爱过节的潮流心理,在时机上有个贴近性,甚至讨好一下学生们,把宿舍的气氛搞得轻松些、活泼些。这跟宿管阿姨在小黑板写个“春节愉快”是一样的,这是为人处世基本的用心好意。
有人喜欢过传统的阴历节日,像端午、中秋之类,有人不喜欢过洋节,觉得烦,这些偏好在个人认知、自个的习惯来说都可以,无可厚非。但一个人无论对中外节日有什么看法,过与不过,都是自个的选择,一旦把选择泛道德化,把自己的道德强加给别人,甚至呼唤外力帮腔,这就变味了,没了人情,更没了人味。
宿管阿姨与学生相处很简单,逢年过节表达一下心意,而且还是用不高的薪资自掏腰包买的巧克力,能有什么坏的影响呢?要是喜欢了,碰巧巧克力还有,可以拿一颗尝尝;你要是讨厌感恩节,就无视它好了。若关于节日的道德观念确实存在,那也只能自我鞭策,鞭挞别人算不上本事。
本来只是宿舍的小小花絮,巧克力爱要不要,一旦举报了就超出了小范围。哈工大很尴尬,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来说话。校方的表态是宿管阿姨和学生举报的出发点都是“善意”,舆论不接受校方这种和事佬的立场,讽刺它重新定义了“善意”。实际上,哈工大打圆场也是息事宁人,有它的苦衷。
现在来看,人们确实有一种迫切的想法,那就是代替哈工大,来用社会的基本教养教那位举报的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不偏激、能与人好好相处的人。人和人的关系能处就往好里相处,处不来就一别两欢。对洋节有反感有排斥,但也不去扫别人的兴致,人家趁着气氛吃块宿管阿姨的巧克力天也塌不下来。
这一次人们同情宿管阿姨遇到“白眼狼”,倒也不是支持过洋节,而是看不惯动不动上纲上线的僵化做派,尤其这种僵化出自本应该阳光、健康的年轻人。社会早就对过洋节还是过传统节日的争论有了结论:爱过不过,犯不着用道德大棒打人。你不过是你的觉悟,别人过有别人的小欢乐,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还是回到宿管阿姨与哈工大学生相处的具体场景中,你学生不晚归、讲卫生、少喧哗,就是对宿管工作的支持,两下和和气气,宿管平常用笑脸相迎,赶上传统或西方的节日,散个糖果啥的,就不要摆出一副教训人的臭架子了。做人做事确有讲究大原则的时候,但这个时候还板着脸,多没意思?
可以想象,出了这么个幺蛾子的事,宿管阿姨肯定会如履薄冰,即使不担心丢了工作,也会在以后管理事务上谨小慎微。作为被举报的后果之一,宿管阿姨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怕再也不肯多输出一点温情。这就是学生动辄举报的恶果,它冷冻了人与人的关系,让本该绵长久远的人情世故成了稀罕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宿管阿姨“感谢学生支持宿管工作”、给学生发巧克力的初心,看似洋节包含的仍是中国传统的内涵。这份善意被个别执拗、天天麻烦宿管的学生误读,举报为标靶来批判,这是最让人遗憾的。好就好在社会拎得清,普遍看法是清醒的,这也是遗憾之外让人觉得不失希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