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孙涤教授专栏:《“主我”和“次我”》——市场青铜法则系列之七
作者:孙涤 | 2010/9/19 6:24:22 | 浏览:2453 | 评论:0

  近来与几个“投资股票老手”朋友聊天,发现他们对自己该出手时太过于怕、该收手时又太过于贪造成的失误,大都懊恼不已。因此觉得,探寻一下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结构,对理解人们在市场青铜法则之下的“怪诞”行径,甚至控制自己避免做出“非理性”的决定,或许会很有帮助的。

  个人的决策其实是在其内在众多的“小自我”的角逐之下形成的。基于脑神经科学研究的突破,认知心理学证实,一个人的“自我”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统一的整体,而是由许多个“小自我”组成。它们彼此相对独立,挟持着各自的资源和逻辑,追求各自的核心欲念,积极竞取脑的代表权,甚至“劫持整体的我”来扩张它自己。可以说,“我”处于“多头执政”的局面。

  例如,出于健康或美观的考虑,你意图减肥,并决定让偏好锻炼的小我来主导自己的行为;可是一上餐桌,看到令胃口大开的美酒佳肴,主持食欲的小我,本来计划受压抑的,便迅即抬头,把减肥的小我踢下台,硬是变成了你的代表。你的减肥计划于是分崩离析,不了了之了。又如戒烟,烟民大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也明白有戒烟的必要。按道理,追求健康的“小我”较好地代表着“我”的长期利益,却往往斗不过追求烟瘾满足的“小我”。烟瘾的小我所诉诸的理由是,吸烟酿成肺癌过程漫长,而且还不一定,而烟瘾却是当下的满足!相比之下,当下的欲念要比长远的欲念强烈得多。不过,要是医生告知某烟民,他X光胸片上的阴影很可能是癌变,戒烟就立马会变得容易得多。在时效上,戒烟和烟瘾两种欲念变得对称了起来,当下病死的威胁足以驱除当下烟瘾满足的欲念。

  人工智能想设计出精良的电脑来模拟人脑的智慧,这里不妨反过来,用电脑的机制来解说人脑的实际运作:人脑加载着许多应用系统,每个应用系统有其特有的功能、目标、运算逻辑、信息库,等等,它们都积极谋求掌控整个系统,起码成为前台的主系统来占据主导地位。要说一个人有表里如一、前后一贯的“自我”——即他之所以为“他”的话,那是指他众多的应用系统有着相当稳定的轻重缓急的优先排序结构。然而,要一个人始终能够“一以贯之”,却是高度的困难。

  局限于人脑的认知能力,重大但长远的利益会显得模糊,容易被琐屑的近期利益所掩蔽。这种例子在市场经济活动里比比皆是。例如,人的储蓄和投资行为,在经济理论模型里被假设为“理性的自利决策”,经常会遭到扭曲。理性的理财策略告诉我们,年轻时量入为出,尽早开始积蓄进行合理投资是有利的。它能让时间和复利为你服务,在你的劳力逐渐衰退接近退休时,积年的投资就能通过钱生钱来继续替你效力。然而年轻人很难充分感知它的真实重要性,在他们看来,退休是三、四十年开外的事,遥远的“我”非常朦胧,简直就不是“我”,为什么要为之牺牲眼下的“我”的消费快乐呢?

  从另一个角度,人们也不容易充分理解通货膨胀对货币真实购买力的长期销蚀,以为只要自己的积蓄在银行账面存在着,就是安全的,从而片面夸大了投资理财的风险。你不妨做这样的比较,父母在1979年积蓄的1000元,而眼下的购买力最多才值120元,又难道值得他们当初的含辛茹苦吗?

  的确有所谓“情商”超群的人,他们的理性倾向高出平均水平。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斯坦福大学在四十年前进行的长程调研。研究发现,能够克制自己短期欲念冲动的幼孩日后成功的几率(无论是高考的成绩,拒用毒品率,还是投资回报率)要高出屈从短期欲念冲动的许多。实验要求孩子独立做出选择:给孩子一块非常好吃的糖,如果他能克制一段时间(譬如两小时)不吃它,就可以有多得一块的奖励。孩子在没有其他人的小房间里,独自面对着那块糖,他将如何举措则被隐藏的摄像机记录下来。

  天生的理性倾向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理性的行为是可以习得和塑造的。长期而有纪律的修炼,读好的书、参加高质量的培训、与有练历和智慧的人交流,都是有效的方法。

  本期所要传达的讯息,是要了解“理性”的局限。由于人脑“多头执政”的非理性结构,人类的理性行为远非水到渠成的事情,“理性”对主张形形色色欲念的诸多“小我”的统御是一种脆弱的平衡,是一种颇为难得的德性。我们得明白自己的限度。假如说,你志在减肥,就该回避应酬,免受美食的诱惑;你自问不是陶渊明,先就不要醉酒,否则难免乱性;如果你自问不具备赌徒性格,就请不要入局做短线炒作,否则迟早会被拔毛甚至剃了光头踢出局的。

  现在我们知道,因为人脑原本就有着它“非理性”的结构,要长期坚持“理性”投资决不那么简单。如何才能达到巴菲特的理财境界,在别人过分畏缩的时候果决进取,在别人过分贪婪时反而审慎退让?怎样象巴菲特那样,有效协调“怕”和“贪”这两种相反的“小我”,把它们置于具有更高权威的“小我”的统御,相得益彰地协调配合,确是值得大家琢磨的大事情。

相关文章:『孙涤“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资金流向哪个城市》——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廿 2011-09-01 [2656]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楼市万变不离人口变化》——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九 2011-08-22 [2857]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地域、地段、地点》——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八 2011-08-09 [2168]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买楼和通胀赛跑》——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七 2011-07-15 [2844]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美国房市在“假摔”吗?》——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六 2011-06-30 [2586]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美国的房市最近怎么了?》— 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五 2011-06-25 [3271]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钻石和五斗米》——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四 2011-01-28 [2430]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我交易,故我在》—— 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三 2011-01-18 [2487]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万类霜天竞市场》——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二 2010-12-11 [2438]
『学人动向』 孙涤教授专栏:《章鱼保罗和巴菲特》——市场青铜法则系列之十一 2010-12-05 [2314]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1]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