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曹一鸣:丘成桐计划”能否培养丘成桐式数学人才
2021/1/23 13:18:57 | 浏览:1684 | 评论:0

  近日,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推出了“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自2021年起,面向全球招收不超过100名中学阶段具有突出数学潜质的学生,由世界一流数学大师授课、组织研讨。该计划拟采取“3+2+3”从本科至博士贯通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不用高考、单独录取,大师领衔、长期规划,这样的计划真能培养出数学科学人才吗?该话题引发社会热议。

  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录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约1.5%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近40%,这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数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其教育模式也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加之高考数学逐步实行不分文理科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社会对数学的普遍重视和要求。

  为满足大众数学教育的需求,无论是中小学阶段最基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还是高考数学的难度,与20世纪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也造成了中小学教学、中高考评价方面的“天花板效应”,无法很好地承担起精英人才的培养、甄别与选拔功能,特别是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

  目前,在以大类招生、高考成绩作为主要筛选依据的前提下,试图通过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选拔拔尖人才,还处于持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2020年推出的“强基计划”招生模式,在多元录取方面开发了新路径,而前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用参加高考、单独录取,无疑是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一流人才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传承关系,数学大师对青少年数学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丘成桐是当代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开辟了拔尖人才培养的新轨道,为那些热爱数学、极具数学天赋、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高端的资源平台。立足国内,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该计划值得关注的一点。多年以来,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痛点就是最优秀的人才大多出国,并最终选择留在国外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高端人才的流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多项政策的引导,国内研究水平飞速提升,优秀人才回国服务渐成潮流,多个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建立及研究的开展,使得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在国内成为可能。相信未来这种立足国内、从本科开始重视科研的人才计划会不断增加。前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还提出,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也可以申请参与选拔,这进一步拓展了优秀人才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特殊人才需要灵活的个性化教育。如果按部就班参加升学考试,像数学奇才陶哲轩这样的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

  总而言之,从选拔到培养,“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开启了一种实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方式。未来,指向基础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的专项计划将会更加多元丰富,并逐渐向低龄阶段的早期教育发展倾斜。基础科学是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撑,建立更多的一流“学科中心”从事数学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而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培养更多高端人才。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占少华和周敏发表移民研究领域顶刊:《被动跨国主义与制度化的非稳定性:以新加坡的中国和印度技术移民为例》 2025-01-01 [2238]
『社区动态』 2025年国泰银行奖学金于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接受申请 2025-01-01 [2037]
『社区报道』 周敏博士名列2024年世界顶尖华人社会学家榜首 2024-11-06 [2815]
『社区报道』 李飞飞:AI十年,公众看到的是一些离散事件,而我们则看到一个连续过程 2024-10-16 [2689]
『社区报道』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体育大学开幕 2024-06-10 [2395]
『社区报道』 黎曼猜想显著突破!陶哲轩强推MIT、牛津新论文,37岁菲尔兹奖得主参与 2024-06-07 [2422]
『社区报道』 数学家侯一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4-06-07 [2370]
『社区报道』 丘成桐讲座: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 2024-05-08 [2757]
『学人动向』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2024-05-06 [7634]
『社区报道』 AI教母李飞飞首次创业!成立“空间智能”公司,已完成种子轮 2024-05-05 [7432]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1]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