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华裔教授被捕引发震荡, 学术界谴责美方“中国计划” |
|
来源:IWeekly | 2021/1/31 12:38:26 | 浏览:1026 | 评论:0 |
|
|
|
据《纽约时报》27日报道,半个月前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华裔教授陈刚(Gang Chen)已被保释。据悉,陈刚因“隐藏与中国的关系”罪名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在过去的十几天内,中美学界共同发声抗议联邦指控,抨击不公正的“中国计划”。
据悉,当地时间14日清晨,MIT电力工程学教授、知名美籍华人纳米技术工程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在其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中被捕。FBI指控陈刚没有向美国能源部报备其从中国的各类机构实体获得的合同、合约以及奖项。根据马萨诸塞州检察官办公室发布的声明,陈刚还被指控涉嫌电汇欺诈,未提交海外银行账户报告,纳税申报单上存在虚假陈述。据悉,美国对电汇欺诈的指控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3年的监外看管,以及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陈刚现年57岁,1964年出生于湖北南漳,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陈刚是国际传热学的领军人物,拥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等多项头衔。目前担任MIT帕帕拉多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固态太阳能热能转换中心主任。自2013年开始,陈刚在MIT获得了美国政府1900多万美元研究经费。美国司法部文件显示,自2012年以来,陈刚在中国担任了多项职务,目的是通过提供建议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并获得经济补偿。自2013年以来,他据称接受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
美国司法部还入侵陈刚邮箱,检查了他的电子邮件。FBI指控陈刚与中国在其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引导了中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最关键的指控是以下两条:1.促进与中国的合作;2.建议中国把创新(科学)作为关键和核心。
美国司法部指控,至少从2017年到2019年,陈刚在中国担任多个顾问职务,申请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资助他在MIT的部分研究。与此同时,司法部还指控陈刚在2018年的纳税申报单中没有向税务局报告他2018年在中国有一个超过1万美元的银行账户。波士顿联邦检察官安德鲁·E·莱林(Andrew E. Lelling)表示,他相信加入美国籍20余年的陈刚仍然忠于他的出生国。“诉讼指控表明陈刚的举动不仅跟钱有关,而且与对中国的忠诚有关。”在陈刚被捕至今的十几天里,MIT的教职员工们举行公开抗议。他们认为联邦检察官的行为已超出范围,模糊了违规信息报备与间谍活动或知识产权盗窃之间的界限。160多名教职员工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以此表明陈刚所谓“与中国的联系”只是例行学术活动,审查经费申请等行为并没有明确要求报备。
陈刚的同事及朋友、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教授锁志刚表示,近一年来,联邦调查人员显然一直在准备针对陈刚的指控。锁志刚说,去年,陈刚从中国返回波士顿,落地便受到了移民官员的质询,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也被没收。令陈刚陷入困境的是,筹集资金是他在MIT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来自中国的资金,尤其是在2013年至2018年,他在MIT担任机械工程系主任期间。“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研究人员,”锁志刚说,“他很会筹钱。”“当然,陈刚这么做能够大大帮助中国院校,但他的最终目标是为MIT筹钱。”据悉,在美国司法部对陈刚的指控中,来自中国的1900万美元经费并非陈刚个人所得,实则是MIT和南方科技大学通过陈刚联络中介院校合作中的一部分,得到了双方学校的支持。
事件发生后,MIT校长拉斐尔·里夫(L.Rafael Reif)也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师生员工发送邮件,对此消息表示震惊,称陈刚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和教员,他的被捕“令人惊讶、深感痛苦和难以理解”。
目前,陈刚面对指控不认罪,以100万美元的保释金获释。陈刚被捕案同样在中国学术圈引发震动。中国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饶毅15日发表致MIT校长、副校长的公开信,称这一逮捕是“种族主义行为”。据悉,对陈刚的起诉是美国司法部已实施两年的“中国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最新行动,该计划旨在铲除将敏感技术交给中国的研究学者。彭博社撰写题为《愚蠢的行径:将科学定为犯罪》的文章抨击美国司法部。彭博社写道,以历史为鉴,美国的科学通过吸引海外人才得以蓬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对移民科学家的开放政策将“人才外流”变成了巨大的国家优势,美国很快吸引到了大批的全球人才,在科技上遥遥领先,全球地位得以加强。
现在,这种地位正受到美国政府的威胁。美国正在发挥威权主义的作用,利用刑事诉讼打击科学界。美国司法部“中国计划”中使用的“中国”一词将政府、政党、民族和种族混为一谈,构成了一种无形中的威胁。“中国”被拟人化成一个偷窃和欺骗的恶棍。陈刚教授的案例凸显了“中国计划”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美国对国家安全的过度强调和对偏见的低估。在学界,要求结束“中国计划”的呼声越来越高。
彭博社还援引了MIT斯隆管理学院黄亚生教授的观点。黄教授认为,华裔研究人员越来越发现自己受困于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变。过去几年,美国政府鼓励与中国机构合作,不会对潜在冲突进行积极审查。“政策变了,”他说,“你做的事情在以前是可以的,现在就不行了。我认为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是合理的,但将正常的学术行为定为犯罪,这并不是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办法。”
有趣的是,MIT材料科学教授尤尔·芬克(Yoel Fink)在就此事表态时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想象一下没有字母哥的NBA,没有波尔津吉斯的NBA,没有国际球员的NBA。哪个头脑正常的人会把人才从自己的队伍中赶走?显然,排外不是一种制胜策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