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总署(NASA)与日本东邦大学、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学者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Nature Geoscience)发布的研究指出,地球大气中除了二氧化碳以外,还有1种气体未来将会消失殆尽。
综合外媒报道,地球形成46亿年,目前的大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的氩气和0.1%的其他气体组成,这当中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和氖气,而地球的大气层并不总是含有如此高比例的氧气含量,地球前20亿年的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是在蓝绿菌(又称蓝绿藻)生成后,开始透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又过了24亿年,氧气才在大气中大量累积。
参加研究的东京学者尾崎和海(Ozaki Kazumi)指出,透过实验模型模拟太阳生命周期的推进,这颗恒星将开始变得愈来愈热,地球接收到太阳散发的热量,整个大气层将会变暖,大气中占比不高的二氧化碳将开始分解,最终分解殆尽,而地球上的植物生存都需要二氧化碳,因此也将逐渐死亡,将直接影响到大气中氧气的比例,时间一久,氧气最终也将不复存在。
参与研究的美国学者莱因哈德表示,在地球的氧气耗尽后,地球将进入无氧状态,现有的陆生、水生生物都将消失,地球上的生命将以微生物为主,目前地球上有许多处于“隐藏状态”的厌氧菌,到时候它们将占领全世界,而这样的过程需要10亿年,不会在一朝一夕就达成。
这项研究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系外行星系统科学研究中心”(NExSS)与东邦大学学者尾崎和海、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学者雷因哈德(Christopher T. Reinhard)等人共同研究,目的在于研究探索和评估系外行星的可居住性,该研究表明宜居星球上的氧气无法永久存在,因为它的比例是会变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