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来源:PUTigersJr | 2021/3/16 13:19:27 | 浏览:2868 | 评论:0

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所在的林德楼(Linde Hall)门厅里,装饰着一块金属板。金属板上有很多孔,乍一看排列得非常不规则。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我们把镜头拉近,能看得更清楚。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上图右上角有3个孔,然后是一个独特的长条形洞,然后是1个孔、4个孔、1个孔、5个孔…… 读者应该已经看明白了,这些孔表示的是圆周率,3.1415……


在实际计算中,圆周率常用的近似值是3.14。所以3月14日这个日期被称为“圆周率日”,英语是Pi Day。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2015年3月14日,加州理工学院师生用各种方式组成的数字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


因为Pi跟Pie(馅饼)同音,所以庆祝Pi Day经常要吃馅饼。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加州理工学院学生在圆周率日排队领取馅饼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


爱因斯坦的生日恰好是3月14日,我们送给他一个插着生日蜡烛的馅饼。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

摄影:Arthur Sasse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图源:crushpixel.com


圆周率是一个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里经常出现的常数。爱因斯坦最伟大的工作,广义相对论,里面的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就出现了。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爱因斯坦之后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是霍金(1942.1.8—2018.3.14),他为广义相对论作出了巨大贡献。霍金逝世于三年前的3月14日,让我们同样缅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金的生日1月8日则是伽利略的忌日。)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生活大爆炸》剧组在霍金去世当天发的推特


下图是霍金在西敏寺的墓碑石,铭刻着黑洞“霍金辐射”的温度公式,同样出现了圆周率。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图源:西敏寺


除了霍金之外,还有一位探索宇宙的物理学家,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廉·福勒(William Fowler,1911.8.9—1995.3.14),也逝世于3月14日。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福勒获诺贝尔奖后得到一件写着“核炼金术士”的球衣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档案


福勒得到诺贝尔奖后,被人称为“核炼金术士”。为什么呢?因为他最著名的一篇论文是跟玛格丽特·伯比奇(Margaret Burbidge)、杰弗里·伯比奇(Geoffrey Burbidge)和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一起写的《恒星内部的元素合成》,描述了恒星内部通过核合成反应而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这篇论文通常按四位作者的首字母简称为B2FH论文。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B2FH四位作者在福勒60岁生日庆祝会上,福勒得到一个火车模型作为生日礼物

图源: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B2FH论文的一部分,有很多


福勒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一直在那里任教,而爱因斯坦和霍金都跟加州理工学院有着不解之缘。


加州理工学院位于洛杉矶附近的帕萨迪纳市,气候温暖。从1931年到1933年,爱因斯坦在加州理工学院连续度过了三个冬天。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1932年,爱因斯坦在他所居住的加州理工学院教师俱乐部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档案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这张著名照片是1933年在加州理工学院校董Ben Meyer位于圣巴巴拉的家中拍摄的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档案


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密立根(Robert Millikan)想把爱因斯坦聘请为教授,但是爱因斯坦最终还是选择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1931年,密立根与爱因斯坦在加州理工学院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档案


尽管如此,加州理工学院仍然把爱因斯坦当作自己的骄傲。《爱因斯坦全集》编辑部就在加州理工学院。《爱因斯坦全集》第一卷出版于1987年,今年准备出版第十六卷,大概平均两年出版一卷。计划还要再出版十几卷,按现在的速度还得三十多年才能出全。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爱因斯坦全集》编辑部


密立根是加州理工学院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他主政期间(1921—1945),加州理工学院从一所地方高校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拥有了鲍林(Linus Pauling,1927年入职)、摩尔根(Thomas Morgan,1928年入职)、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1930年入职)等一批泰斗级科学家。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鲍林、摩尔根、冯·卡门

图源:加州理工学院档案


密立根最著名的工作是测量电子电荷的油滴实验。在密立根油滴实验里,电子的电荷由公式计算出来,其中也有圆周率。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密立根有一位中国学生袁家骝,是袁世凯的孙子。1942年,袁家骝与吴健雄在密立根家中举行婚礼,钱学森为婚礼拍摄了影片。吴健雄夫妇跟爱因斯坦也很熟。据他们的孙女袁婕塔(Jada Yuan)说,爱因斯坦曾到医院看望产后的吴健雄。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密立根夫妇参加袁家骝与吴健雄的婚礼


吴健雄闻名于世的工作是用实验证实了李政道与杨振宁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李政道和杨振宁因此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吴健雄的详细介绍见《今日,美国邮政署向这位华人女科学家致敬》。)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吴健雄论文里用来说明宇称不守恒的一幅插图,里面也出现了。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李政道和杨振宁关于宇称不守恒的原始论文里也有圆周率


杨振宁先生跟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过五六年同事,但他很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跟爱因斯坦合过影。爱因斯坦去世后,李政道先生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过两年。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李政道和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图源: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杨李二人曾写过两篇统计物理论文,爱因斯坦很感兴趣,请他们到自己办公室里讨论,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下面就是这两篇论文的截图,都有圆周率。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倪忆: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朋友圈 (上)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占少华和周敏发表移民研究领域顶刊:《被动跨国主义与制度化的非稳定性:以新加坡的中国和印度技术移民为例》 2025-01-01 [2238]
『社区动态』 2025年国泰银行奖学金于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接受申请 2025-01-01 [2037]
『社区报道』 周敏博士名列2024年世界顶尖华人社会学家榜首 2024-11-06 [2815]
『社区报道』 李飞飞:AI十年,公众看到的是一些离散事件,而我们则看到一个连续过程 2024-10-16 [2689]
『社区报道』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体育大学开幕 2024-06-10 [2395]
『社区报道』 黎曼猜想显著突破!陶哲轩强推MIT、牛津新论文,37岁菲尔兹奖得主参与 2024-06-07 [2422]
『社区报道』 数学家侯一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4-06-07 [2370]
『社区报道』 丘成桐讲座: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 2024-05-08 [2757]
『学人动向』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2024-05-06 [7634]
『社区报道』 AI教母李飞飞首次创业!成立“空间智能”公司,已完成种子轮 2024-05-05 [7432]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FDA CBER主任Peter Marks博士的辞职信(附:中英文版本) 2025-04-02 [11]
刘瑜:没来的请举手 2025-03-27 [92]
勒内 吉拉尔思想下的 JD 万斯与彼得 蒂尔 2025-03-27 [84]
Raymond Ro:一位上纽商学教授的非典型跨界 2025-03-18 [215]
威尔·杜兰特: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2025-03-17 [274]
何清涟:大争之世,坚守理想但要尊重事实 ——回应德国驻新加坡大使方迪娜《坚守国际社会理念》 2025-03-14 [308]
[聚焦]赵晓:从俄乌争论看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 2025-03-10 [415]
孙立平:“五大寄生虫”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2025-03-07 [528]
许小年:经济还要下滑3到5年,将正面抗击三头灰犀牛 2025-03-07 [565]
吴菊生:【川普、泽连斯基及时代变迁】 2025-03-07 [48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