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月間,來自中國大陸浙江省、江蘇南通市、貴州省、浙江嘉興市、北京和深圳等地的徵才團絡澤於途,前赴後繼,在灣區連篇累續舉行一場又一場徵才活動。不過,這些代表團幾乎全是徵求科學技術領域人才,人文領域人才無人問津。
中國大陸學者已對此表達不同意見。「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7日有關中央文史研究館的長篇報導中,在最後第二段末尾有一句:「館員、著名畫家程大利則建言:國家在引進海歸時,應注意引進人文科學領域人才。」
中共注重引進科學技術人才,第一當然是急功近利,人文科學不會直接「產生」GDP,科學技術或許更能推動經濟發展;第二是擔心人文科學學者引進「異端學說」,「不利」社會穩定。
不過,西方社會的經濟發展,最先肇因並非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是歐洲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中世紀對人的禁錮,歐洲插上自由的翅膀之後,文學、藝術和其他人文科學,以及科學和技術等,才開始展翅翱翔,並影響全世界。
中國的「改革開放」,亦非出自「總設計師」的設計,而是安徽小崗村的18名村民,冒著坐監獄甚至殺頭的危險,在包產到戶協議上寫下血書,成為中國30多年來發展進步的濫觴。
李遠哲1986年10月獲諾貝爾獎後,接受本地華人傳媒採訪說,他曾數次訪問中國大陸。大陸科學界的問題是,重視實用性科學研究,不重視基礎研究,是急功近利,長遠而言不利科學發展。李遠哲如現在再到中國大陸,急功近利於今更甚。
其實,科學技術領域的學者,亦非「不食人間煙火」,整日鑽在象牙塔中。如愛因斯坦亦曾反對核武、鼓吹和平。大陸一個著名例子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近代物理史高級研究員許良英,許是中國核彈工程奠基者之一王淦昌的學生,他在人性和良知的驅使下,於80年代從一名共產黨人,成為堅持獨立思想、提倡科學啟蒙、批評各種反民主思潮的知識份子。
社會發展進步,科學技術固然重要,人文科學更加重要。北京當政者應該傾聽上述程大利的建言:注意引進人文科學領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