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美国费米实验室 迄今最精确测量结果揭示缪子行为异常
2021/4/10 8:14:42 | 浏览:1170 | 评论:0
在美国费米实验室进行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显示,缪子的行为与标准模型理论预测不相符!上海交通大学缪子物理团队李亮教授参与的美国费米实验室缪子反常磁矩实验(Muon g-2)。首批研究结果今天公布,以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为新物理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缪子的“体重”比它的近亲电子重200倍,在宇宙射线穿透地球大气层时自然产生,此外,费米实验室里的质子加速器也可以大量制造缪子。
李亮解释说:缪子与电子都有内禀磁矩,在外界强磁场的作用下,缪子的磁矩指向会发生进动(摆动)。缪子内禀磁矩的大小决定了其进动频率的大小,这两者之间的比值被称为g-因子,科学家可以精确计算出这一比值。当缪子在磁场中旋转时,也会与时空最深处起伏不定的量子泡沫(也被称为“虚粒子”)相互作用,这些转瞬即逝的量子泡沫会影响g-因子,使缪子进动的频率加快或变慢。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可以精准预测这一反常的磁矩影响。但如果量子泡沫中包含新的作用力或粒子,g值会进一步改变。
2001年,布鲁克海文实验室测得的g-因子数值比理论值偏大,显示缪子的行为可能与标准模型不符,在物理学界引发轰动。20年后,缪子反常磁矩实验以更高的测量精度再次证实了这一偏差。
上海交通大学缪子物理团队许金祥副教授介绍,在最新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费米实验室的粒子加速器产生的缪子束流送入一个直径为15米的超导磁铁存储环内,强大的磁铁使缪子保持在圆形轨道上,利用放在环内侧的探测器,可以精确测量缪子的进动频率,从而获得了迄今最精确g-因子值,且与布鲁克海文实验得出的测量值相吻合。这两个实验结果结合起来,显示缪子行为与标准模型之间不匹配的置信度为4.2倍标准方差,仅比5倍标准方差(科学家宣布发现的最终标准)略小,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出现统计误差的概率仅为四万分之一。这两个实验结果携手,为新物理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预示着世界上可能存在新的未知粒子或作用力。
总编辑圈点
我们可能看不懂这一成果的内容,但我们要知道:这是物理学界的一件大事!简单来说,新实验表明了自然界中的未知粒子,给了缪子额外的推力——而这一发现意味着有50年历史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预言失败。对物理学家来说,这可不是沮丧的结果,而是令人无比兴奋的战斗的开始,缪子本来就被视为“新物理的探针”,如今新成果虽不至于彻底颠覆标准模型,但也向所有人指向了一个新的物理学世界。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重大发现!“超级地球” 2025-06-12 [462]
如果AI已经无法阻挡,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2025-06-11 [449]
十五年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机器人精度与寿命,开启定制化机器人、超低温、耐腐蚀机器人新时代。 2025-06-03 [829]
为何物理学能给数学带来更多突破的灵感? 2025-05-28 [796]
DeepSeek推荐:能养你一辈子的9个好习惯 2025-05-06 [1490]
构造“姚-李”量子自旋液体 | Ising专栏 2025-04-28 [1542]
【科技参考】英国战略科学家培养及使用机制分析 2025-04-27 [1641]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4 全球城市人工智能评估报告:利用 AI 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2025-04-02 [2468]
为躲避花粉过敏,海森堡逃到一个小岛,却意外掀起量子革命 2025-03-27 [2559]
他的公司被稱作黑匣子-他希望矽谷為美國而戰 2025-03-27 [255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