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恋爱和已婚群体,有更高比例的单身人士认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算是穷人。而有41%的恋爱群体和45%的已婚人群,将「穷人线」提到了月收入5000-10000元,相对单身更加严格。
建议恋爱、已婚人士别在单身朋友面前哭穷,不然你可能会被认为是在凡尔赛。
标准更低的单身
却觉得自己更穷
虽然对财务自由和穷人标准线比较宽容,但是超过6成的单身贵族仍自封「穷人」。这一比例显著高于恋爱、已婚人士。
时不时点一份豪华外卖犒劳自己、周末也出去浪一把,单身贵族们追求及时行乐,但这份快乐总让钱包干瘪。而当钱包变成两个,人们的「脱贫率」似乎上升了。认为自己不穷也不富的恋爱人群和已婚人群分别达到41%和50%,比单身人群的比例高出不少。还有8%的已婚人群,认为自己跟周围人相比,更偏向于富人。
不过,不管是单身、恋爱还是已婚,手里的金钱总是会有支撑不了欲望的时候。
除了房子使所有人感到钱不够花,不同人群各有各的「穷法」。对单身贵族们来说,最常在想要旅行时感到贫穷。处于恋爱的朋友,则为日常购物的消费升级头疼。尤其是一年一度男/女朋友的生日前后,大概就是他们号称自己“穷得叮当响”的时候了。
已婚人群最大的贫穷危机,则来自生养小孩。如今愈演愈烈的「鸡娃」大战背后,不止是父母精力的比拼,更是家庭经济实力的一场较量。
相对恋爱、已婚人群,单身人士就更多为自己操心了。分别有43%和34%的单身人士认为,自我成长和维持爱好的支出,会让自己感到贫穷。这一比例显著高于恋爱、已婚人群。而仅有 27% 的单身人士认为贫穷感来自生养小孩的潜在支出。
作为一个属性稳定的单身人士,一定要学会吾日三省吾身:“是游戏不好玩吗?是学习不够累吗?为什么想不开要结婚生子?”
想搞钱
已婚人士淡定理财
单身主张多线并行
都觉得自己没钱,搞钱成为大家喊得最多的人生口号。而在搞钱不易的今天,打工人也成为当代人网上冲浪的统一马甲。调休连上六天班,打工人勉强忍了,但是工资变少绝对忍不了。
不过,不同婚恋状况的人,对打工赚钱的态度不一。
认为工资应与能力匹配的观点,在不同人群中拥有最多的支持。但在未婚人群尤其是单身人群中,这个听起来非常质朴的职场道理,并不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尽管有40%的单身人士同意工资应与能力相匹配,但也有37%的单身朋友认为工资应该越多也好。
相比有孩子的人群,没娃一身轻的朋友也寄希望于工资越多越好。
但踏入婚姻、有了孩子的朋友,则对工资致富不抱太高的希望。他们中把工资看作是能力附加值的人数比例更高。
从具体搞钱手段来看,未婚人士倾向于节约和理财两手抓,已婚人士相比节约更愿意理财。
理财热之下,已婚和单身人群选择理财攒钱的都超过6成。恋爱群体中则有最多的斜杠青年,会在本职工作之外寻求收入。
相比已婚人士,有更多的单身、恋爱人士表示维持完基本生活就攒不下钱了。赚钱就要忙工作,忙工作就有压力,有压力就需要购物……忙活了半天,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单身想把钱花在诗和远方
已婚人士则是房子和娃
人们都渴望变富有和财务自由,那么如果能够完全摆脱贫穷感,大家会怎么花钱呢?
对于有钱以后的畅想,单身和已婚人士之间的差异就很大了。单身贵族们希望把更多钱花在玩乐和自我成长,恋爱群体除了玩还惦记着房子。
相比未婚的朋友,已婚人士选择把钱花在房子和旅游上的比例更低,而有44%的人希望把更多预算投入到小孩身上。这一比例是单身群体的两倍多。
而有娃和没娃的人群,在对如何使用金钱上的差异就更大。我们发现有小孩的朋友,会花更多钱在养小孩和养老上。而没小孩的朋友,则更想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即便有更多钱,他们也仍然希望为自己的成长、爱好和消费升级投入更多预算。
对于单身和恋爱人群来说,把钱攒给下一代花实在不可想象。只有9%的单身群体表示会攒钱给下一代买房,近3成的单身群体更表示不想要下一代。但是在已婚人士中,表示会攒钱抚养下一代直到成年的人数超过一半,26%的已婚人群会攒钱给下一代买房。
当然,对于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来说,给孩子攒钱几乎是必选。85%的有娃人群表示会给孩子攒钱。大部分人在养娃之前做好了烧钱觉悟。对于他们来说,下一代的发展,才是最好的诗和远方。
结语
以上就是不同婚恋状况人群金钱观的调查结果。
整体来看,单身人士一边潇洒一边哭穷,已婚人群显然在身上背负了更多来自下一代和养家糊口的压力,却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为钱而过分焦虑。
单身、恋爱和已婚人群的金钱观差异,似乎仍是道出了婚姻作为契约的本质。
在主流观念下,结婚就意味着结成利益共同体,从此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事情需要两个人一起同意。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婚姻也就成为一种负担和麻烦。但是社会现实也决定了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家庭相比一个人更具备抵抗生活风险的能力。
自由和安全感,就像一对仇人,难以两全。那么对待生活的悖论,我们不如放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好。萧伯纳老人家早就说了:“让想结婚的去结婚吧,让想单身的去单身吧,反正你们到最后都会后悔的。”
查看我们的上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