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吸引人才的需要,也为了政绩展示,各地纷纷效仿,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到异地办学的行列中,一时间,大学城变成了很多城市的标志性地标。异地办学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条:
第一、分散了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
由于我国大学主体是公办院校,本身肩负着立德树人,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教育公平的任务,因此其布局要服从于顶层设计。大学盲目扩张,导致国家和地方财政不得不增加投入,分散了高等教育的资源,等于是掠夺了其他大学的发展机遇。同时,各地财政应该集中精力办好当地大学,但是近些年为了吸引优质教育资源,很多省市不惜花费重金,提供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优惠条件,反而压缩本地大学的各项投入,无疑是本末倒置。
第二、大学精神缺失、校园文化匮乏
一所成熟大学的建立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数十年的积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而高校异地办学虽然挂着大学同一个牌子,但新校区建设的重点主要是校园硬件的投入,侧重物质文化发展,缺乏历史积淀和大学精神,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很容易出现“空心化”的问题。
第三、优秀师资难以分身,难以保证教育质量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再大的校园、再精美的建筑也圈不出一所大学,大学的灵魂在于良好学术氛围基础上的优秀教授群体,他们才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培养和磨合才能打磨出一支优秀、默契的教职工团队,异地办学很难让本部的优秀教师抛家舍业到另一个城市常驻,只能在当地重新招收教师,很难保证优质的教育质量。
第四、不同分校之间管理困难,管理成本增加
当前,一些高校少则两三个校区,多则七八个校区,且分布在省内省外不同城市,一所学校的管理本身就非常困难,隶属于本部的不同分校的管理难度更是成几何倍数增加,管理成本增加,尤其是在资源调配上,难免顾此失彼,难以为继。
很多异地办学的拥趸者,经常会拿出美国加州大学异地办学的成功案例来说事,但加州大学分校与国内高校的分校其实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是隶属关系不同。加州大学分校之间都是独立办学的高校,级别也完全一致,有合作关系而没有隶属关系,而国内高校本部与分校之间是隶属关系;二是所跨区域不同。加州大学的十几所分校全都分布在加州地区,而我国的大学区域跨度很大,比如北京、东北的高校去南方办学。
事实上,高校异地办学愈演愈烈这种现象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2019年,对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加强全国高校布局顶层设计的提案》提出的高校盲目扩张、设异地校区、整体或部分搬迁等问题。教育部明确回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不宜盲目扩大规模。如高校因办学资源紧张而选择在本地适度改善办学条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提升办学质量,我们对此持支持态度;如因贪大求全而盲目扩张,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予以严格监管。由于异地校区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经费保障、办学质量和水平、校园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历来不赞成高校举办异地校区,原则上不予审批。高校搬迁涉及高校办学重要事项变更和高等教育布局重大调整,教育部对此一直秉持审慎态度。
不过,想要遏制高校盲目扩张的“欲望”,仅仅靠呼吁还是不够的,除了加大顶层设计以及监管的力度,还应该从制度本身入手。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只要将当前异地办学全部合并入当地高校并由当地教育部门进行管理,既可以有效的斩断异地办学的利益诉求,又可以让各地安心发展本地高校,一举两得。(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