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海外近报
关键字  范围   
 
全美国家研究委员会:生物识别技术“天生不靠谱”其潜力被高估
来源: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 | 作者:刘霞 | 2010/9/29 14:30:47 | 浏览:1900 | 评论:0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基于指纹、掌纹、声音或者面部识别等人体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性的生物识别技术“天生不可靠”,这些特征中没有一种特征被认定是可靠而且独一无二的,为了加强生物识别技术的科学性以及改进生物识别系统的有效性,科学家还需要在设计和操作等各个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国家研究委员会主席乔瑟夫·帕托也是惠普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他在报告中指出,过去50年来,人们大大高估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潜力。尽管有些生物识别系统对于某些特定的任务有效,然而,生物识别系统并非像大众以为的那样绝对可靠,人们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这些生物系统的作用和局限性。

  研究报告指出,生物识别系统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设备中,管理人们出入基础设施、获取信息以及其他权利的权限。但是,有关它们在安全或监控方面有效性的质疑一直存在。就算冒名顶替者与被顶替本人的相似度极低,拥有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匹配能力的生物识别系统仍然会出现极高的错误率并连续发出错误警报。操作者可能会对潜在的威胁掉以轻心,这种系统可能因此非常危险。

  该报告还列举了生物识别系统中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包括生物识别特征可能因为年龄、压力、疾病等因素而发生改变,这些因素都需要人们在设计和操作生物识别系统时认真考虑。另外,感应器的校准,数据的降级以及安全漏洞也会给这些系统的精确性带来影响。

  报告指出,生物识别系统需要根据他们的应用进行设计和评估,系统的有效性也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系统的设计以及使用范围,而且,对该系统的管理和纠错过程也应该到位。

  另外,用于安全目的的生物识别系统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以评估其是否很容易受到攻击。生物识别系统的可靠性也不能仅仅取决于对数据保密,个体的生物特征也可能会被公开。另外,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对系统的二次检测过程应当同初次检测过程一样严格。

  该报告还指出了生物识别系统应该包含的几个特征。比如,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产生错误的可能性,即使这种错误并不经常发生。另外,还需要进行有关系统设计和操作方面的研究,从了解给定人口中生物特征的分布到理解人们如何同该技术进行作用等都要涵盖。另外,社会、法律和文化因素都可能影响生物识别系统的有效性。

相关栏目:『海外近报
特斯拉遭遇索罗斯做空:一场价值万亿的金融暗战全解析 2025-03-22 [241]
越南狂飙:一场被资本绑架的“伪崛起” 2025-03-17 [381]
大英迈入新时代 2025-03-17 [374]
英国人眼中的特朗普,真可谓是力透纸背,惟妙惟肖 2025-03-07 [728]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提出的乌克兰问题决议草案 2025-03-01 [870]
大规模盗窃!16万联邦雇员成为百万富翁 2025-03-01 [853]
卢比奥国务卿与福克斯新闻的访谈摘译 2025-03-01 [916]
连“天王嫂”都被抢!意大利治安现状如何? 2025-03-01 [881]
全球第二富豪的媒体赌局:贝索斯让《华盛顿邮报》右转? 2025-03-01 [866]
全球最大金库50年来无人检查过?马斯克震惊:我以为每年都有年检 2025-02-20 [84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