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中美间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作者:史元丰 | 2021/5/4 12:58:08 | 浏览:1411 | 评论:0

日前,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在CCG的线上对话中表示,在当前情况下,中美之间应保持接触,寻找机会,建立合作。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中美间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生于1937年的约瑟夫·奈曾出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并在哈佛任教多年,担任过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美国外交政策领域颇具影响力。

约瑟夫·奈指出,回顾1945年以来的历史,中美两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关系转变,有好有坏,70年代两国在“乒乓外交”和“尼克松访华”的推动下关系趋暖,中国改革开放后中美又逐步形成竞合关系。“也许到2035年,我们会看到一个两国向更好关系发展的周期。”

约瑟夫·奈表示,不管未来两国关系如何发展,中美当下需要采取行动,遵守规则,创造走向共赢的良好关系。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中美间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图为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与中方人员合照。

“从西到东的权力转变”

现年84岁的约瑟夫·奈在其最新著作《道德重要吗?从罗斯福到特朗普的总统与外交政策》中指出,尽管中美在一些领域的脱钩不可避免,但双方应保持协商并设定“下限”,以形成“合作性对抗”关系,而非走向“冷战”。

约瑟夫·奈强调,其新书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本世纪两大权力转移,其中之一就是——未来权力从西方到东方的转移一定会发生,而在亚洲国家兴起的过程中,中国起了核心作用。

另一个转移,约瑟夫·奈称其为纵向转移,即受科技发展和生态全球化趋势的推动,跨国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权力逐渐加强,“科技和生态全球化的趋势让人们关注到更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气候变暖和公共卫生上的合作,已跨越国境,任何国家、政府都无法独善其身。”

约瑟夫·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权力”应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凌驾于对方之上的权力(power over others),我想让你做某事,你不愿做,我就用权力来逼迫你做出改变。另一种思路是和对方共同的权力(power with others),你我都想达成某事,但我们都无法独自完成,如果合作就可以成功。而这就是其强调的两种权力转移趋势引出的两种不同类型权力。“如果生活在一个我们需要同时把控两种权力的世界,实非易事。因为人们倾向于简单,非此即彼,但事实上,两种权力都要共存。”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中美间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贾天勇 摄)

约瑟夫·奈在30多年前出版著作《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并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题为《软实力》的文章,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其在提出“软实力”概念后,又陆续撰写并出版《硬实力和软实力》《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等著作,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所特有的吸引力,而非用强迫或收买达到目的。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增强自身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提升国内外政策在他国眼中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约瑟夫·奈表示,中国的软实力体现非常多,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就是强有力的软实力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时代。我可能创造了‘软实力’这个词,但通过提升吸引力以影响他人则来源于古老的中国哲学。”

约瑟夫·奈还指出,中国软实力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卓越表现。“过去40年间,中国已经使亿万人民摆脱贫困,广受赞誉,也给中国增添了吸引力和影响力。”

约瑟夫·奈强调,软实力不是零和博弈。中美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在彼此间找到合作领域。软实力的增加可以帮助中美弥合不同,求同存异,使双方共赢。

约瑟夫·奈认为,中美未来可合作加强贫困国家公共卫生基础及抗疫疫苗的研发保障,这将对各方有益,并加强中美两国的软实力。

“合作以避免零和博弈”

约瑟夫·奈表示,一个新兴大国使另一个既有大国恐惧,这或许是冲突的来源,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中国实力的增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但美国不必害怕,中美双方并没有相互构成生死存亡的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国会竞争,但彼此应克制恐惧。”

约瑟夫·奈认为关于中美之间“新冷战”的说法是对历史的误读。他指出,相比于没有社会交往、经济依存的真正冷战时期,今天的中美恰恰相反,我们有500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还有300多万中国游客和30多万留学生的交流。

在谈及中美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时,约瑟夫·奈指出,面对气候变化及新冠疫情的挑战,中美应体现更多的领导力。“中美在整个生态圈中互相依存,共击疫情,这背后是共同遵循自然与科学规律的体现,而非政治。如果两国能相向而行,携手而为,两国合作的维度将会增加,世界也将变得更加有序。”

约瑟夫·奈认为,尽管中美间存在竞合关系,但只有通过多领域的平等合作才能最终达到共赢。气候与抗疫担当也有助于美国在软实力上的恢复。

约瑟夫·奈指出,加强中美间关系,如学者交流,恢复学生与游客等是首要之举,以民间交往增强两国社会间的沟通与了解。

“在这样一个竞合关系当中,两国需要更多沟通,我们需要做的是避免彼此之间的关系变成零和博弈。合作可以让彼此获益更多,我们必须保持这种观点。”约瑟夫·奈最后说。

(高楚颐参与本文写作)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他们正在离开学术界 2024-04-17 [81]
孙立平: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岔 2024-04-16 [85]
阿贝尔奖得主阿维·威格德森三年后再获图灵奖!; 丘成桐:我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仍待提升 2024-04-16 [69]
周文星 | 美国战略界“保台派”的兴起、批判及其未来走向 2024-04-15 [170]
诺奖过来人:学神经科学,为什么要先打好数理基础? 2024-04-13 [147]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2024-04-13 [123]
陈先义:官员们怕什么呢?——从“王婆说媒”到“哭包公” 2024-04-14 [127]
邓晓芒:这不是什么“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是“世界一流的衙门” 2024-04-10 [217]
希格斯逝世,他是“上帝粒子”背后的科学巨人 2024-04-10 [165]
海归教授:我国科研人员砍掉90%,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024-04-10 [25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