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海发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0895人。与2010年相比,10年增加1851699人,增长8.0%,年平均增长率为0.8%,与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4%)相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10479652人,占比42.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相比,10年共增加1502652人,增长16.7%,年平均增长率为1.6%。
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中,浦东、闵行、宝山、松江、嘉定的常住人口占上海全市比重排名前五,与十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一致。其中,青浦取代杨浦,成为上海排名第六的人口大区。
七普数据显示,浦东新区常住人口已超568万人,是上海第一人口大区,比10年前增长近64万人,占全市比重达到22.8%;嘉定和松江常住人口增速排在全市前两位,分别增长24.68%和20.68%。
分区域来看,上海人正在往郊区去——中心城区人口为 6683712 人,占 26.9 %;郊区人口为 12505671 人,占 50.3 %。
与六人普相比,中心城区人口所占比重减少3.4个百分点,郊区人口所占比重增加2.5个百分点。
按照上海城市规划划分,中心城区指的是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郊区则是指闵行、宝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
近10年,常住人口增长的区多数是郊区——嘉定、松江、青浦、宝山、金山和闵行,而下降的区集中在中心城区——黄浦、普陀、杨浦、静安、虹口、徐汇以及长宁。
“七普显示,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092人,中心城区与郊区的人口密度比为7.68:1。”随着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资分布更趋均衡以及经济产业布局的调整,上海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由中心城区向郊区疏解的趋势变得愈发明显。
上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密度下降 数据来源: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制表: 谢江珊
“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城区扩容,不断向近郊乃至远郊推进,直到所有郊县变成区。”徐长乐表示,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各种资源要素在郊区加速集聚,提高经济产出绩效,致使郊区经济发展迅速,从而吸引大量人口的导入和集聚。
事实上,人们已经在用脚投票。
根据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介绍,上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减少、郊区常住人口增加的情况已持续较长时间。从30年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算起,上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开始持续减少。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占比分别为42.24%、30.3%和26.87%。
少儿人口占比最低
上海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一致。
数据显示,上海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2436296人,占9.8%,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但占比为全国各省市中最低,且是唯一占比为个位数的省份。
上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制表:谢江珊
与此同时,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上海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 5815462人,占23.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49012人,占16.3%。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6.2个百分点。
此外,上海市常住人口中,15-59 岁人口为16619137人,占66.8%。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下降9.5个百分点。
上海老龄化不断加深 数据来源:上海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制表:谢江珊
这意味着,上海老龄化不断加深,少子化问题趋势明显。
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和上海城市人口发展的历史变化密切相关。上世纪50年代是上海人口出生的高峰期,1951~1960年,上海累计出生人口为272万人,峰值出现在1954年,这一阶段上海出生人口总量大且集中,是造成现阶段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的最主要原因。
1982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就达到11.5%,是全国最早进入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城市。2000年和2010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这次上海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需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目前60岁以上人口确实在增加。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走向老龄化社会,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规律。而且随着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对老人的年龄界限也是动态变化的。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举措,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推进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