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 北航?
听听这些新北航人怎么说!
宋文佳 准聘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校前单位:德国慕尼黑大学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负笈求学,留德十载。初心未变,奋发图强。今天走在北航宁静的校园小路中,看到了一所有情怀、有担当、有梦想的殿堂。 空天报国的精神,敢为人先的担当,时时激励吾辈不断前行!
”
聂晶 副研究员
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
入校前单位: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从2010年第一次踏入北航校门到2020年再次回到这里,从渴望求知的学生到准备带领学生们向科研进军的老师,十年轮回,北航不仅仅带给我身份的转变,更圆了我“一个讲台,一个实验室”的梦。北航多年的教导让我选择了奋斗和担当,“砥砺奋进,空天报国”不仅是我们的志向,也是我们的责任。十年的北航情缘,不仅让我 怀有仰望星空的梦想,更在选择的时候,敢于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
赵士腾 准聘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校前单位: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选择北航,最重要是北航身上的“红色基因“和“顶尖工科”气质。北航的发展一直与新中国“同向同行”,尤其是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北航人永远勇立潮头,从未缺席,“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名副其实。
我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航材料学科在教育部上一轮的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可谓师资雄厚、硬件完善。研究方向既多元又专精,取得的丰硕成果既可以 “ 下笔著文章”“上书架”,更可以“上九天揽月”“上货架”。 一个个沉甸甸的国家科技奖励充分展现了北航人的聪明才智和杰出贡献,这些成就离不开北航长久以来对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重视。加入北航,能够最大限度地把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职业规划与国家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
陈增胜 研究员
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
入校前单位: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
“
北航医工交叉学科平台是建立在 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平台基础上,全国排名第四,拥有多个先进的国家级实验平台及多个优秀交叉学科背景的科研团队,科研实力雄厚。本人主要从事人工心肺(ECMO)研发相关研究,属于工程和医学深度交叉融合领域, 强大的医工交叉平台及团队支持能为本人的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北航长期服务国家战略的政策导向,可以让青年人才得到多种渠道研究资金支持,助力科研平台和团队的快速搭建。北航优质的本科生源,尤其是工科知识背景扎实,学习、创新及动手能力强,能为本人的研究工作提供强大支持。
”
宋璐 准聘副教授
化学学院
入校前单位:美国康奈尔大学
“
北航作为国内顶尖的理工科学校,具备一流的资源、国际的视野、顶尖的人才和高效的服务。北航化学学院和材料学院的大团队、高平台为青年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青年人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 北航具备完整且强大的理工科体系,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材料、计算机等等,并且非常支持和鼓励交叉,给我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北航具备非常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北航作为顶尖高校吸引和接收的都是顶尖的人才,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交流、讨论,更能促进自身的进步;北航具备非常高效的保障团队,这是我进入北航后深深感受到的,不论是学院还是学校的行政工作都真正做到有求必应,又好又快的服务,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
”
王志坚 准聘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校前单位: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北航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 宽广的发展平台、完善的支持机制和温暖的服务。入职半年多以来,学校和学院在实验室建设、招生、基金申请都给了我全力支持,帮助我快速完成向独立科研的转换。学校还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合作和发展,专门 组织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使我在与材料、机械、电子、热能等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想法。北航有着空天报国、服务国家战略的红色基因,每一次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要进展背后都有北航人的身影,在这里工作有着一份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卢海昌 准聘副教授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校前单位:英国剑桥大学
“
一方面,北航大力支持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我所在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学子,强强联合,汇聚成强有力的合作团队,学科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北航学生踏实肯干,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构建。入校以后,在与学生的实际接触中,我发现北航本科生源优势明显,多个省份生源质量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学校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第9名。
”
王冲 准聘教授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校前单位:
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
北航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 “北京一号”到C919大飞机,学校的发展始终同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相连,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北航建设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可为海外人才科研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撑。另外,学校还制定了完善的人才政策,在工作条件、科研配套经费等方面给予持续支持。
”
汤沛哲 准聘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校前单位:
德国马普研究所
“
学校始终坚持学术至上,把肩负国家使命和探索科学前沿相结合,把开展科研创新和面向国民经济相结合,实现了从单点创新到体系化创新的突破,打造了 “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科技创新模式。以我所在的材料学院为例,积极服务国家需求,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联合建立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批“111引智基地”,科研方向几乎覆盖了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各方面。学院的学术氛围良好,对海外青年人才照顾有加,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发展。
”
沈田子 准聘副教授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入校前单位:韩国成均馆大学
“
北航拥有多个顶尖学科,以本人所在的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为例,仪器学院于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急需,由钱学森先生提议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人林士谔先生创建了“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3位两院院士、7位长江学者和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杰出人才队伍,拥有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平台。 学校对海外归来新进教师从科研经费、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保障。科研上支持多学科融合、多领域交叉研究,定期为新进教师举 办学术沙龙,积极协调解决科研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北航人“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如果您怀揣科学梦想,欢迎您加入北航,乘坐祖国航空航天发展的快车,一起开创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未来。
”
最后,再广而告之:
论坛十届汇唯实英杰
六月,相聚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