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2021/6/2 16:39:29 | 浏览:1626 | 评论:0

你听过“节育环”吗?

即便大多数人和说姐一样感到困惑,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佩戴节育环的女性有三分之二在中国。

在中国,节育环是近半数夫妇首选的节育方式,它在1982年随着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进入国人的视野,从此生育不是女性个体的事情,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命运。

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在艺术家周雯静名为《女人系列·节育环》的策展现场,300多个形状各异的节育环按照1:1的比例,被精致的黏贴在一处蓝色丝绒展板上。许多女性在这幅作品前流泪,一些女孩则陪着妈妈,取掉了节育环。

节育环是一个时代的「功臣」,也是一代女性的「紧箍」。

在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进程中,上亿的女性个体合力支撑起了这个庞大的里程碑,但女性们微弱的声音,却被淹没在了历史滚滚的洪流之中。

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周雯静在B站分享陪母亲去取环的经历后,被弹幕的评论刷屏,超过4000在视频中评论他们的母亲也佩戴了节育环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学者孙晓明曾表示,在未来 10 年,有约 2600 万妇女绝经后需要取环,但直至如今,依然没有任何工作指标要求为绝经后的妇女及时安全取环。

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女性甚至不知道节育环不仅有年限,还要在绝经之前取出。很多被遗忘在身体里的节育环,最终是以疼痛的方式,唤醒女性久远的记忆。

在此之前,人们从未意识到这一个个小环,正以一种温和的暴力,在经年累月中残害着女性的身体。

这种在二战后兴起的避孕方式,本质上被认为来源于对女性的歧视

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图片来自一条

妈妈们的隐痛:

节育的痛由女性咽下

“从来没有人告诉妈妈,身体里这个环需要取出。”

2011年,周雯静在四川美院读研一时,她远在湖南株洲的妈妈在医院做了一场手术。取出她置于体内20多年的节育环。

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妈妈的环已经和子宫融为一体,紧紧地嵌进了肉里。

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周雯静在采访的视频中讲述了母亲取环的经历

图片来自一条

手术后,周雯静的妈妈出现了大出血的状况,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使整个家庭都受到了震荡,这件事情也在她心里埋下种子。

此后陪妈妈往返医院看病的经历,让周雯静看到了人身上残酷、生物性的一面。“在医院,你常常能看到一个人社会性和生物性冲突的时刻。”周雯静说。

在周雯静的童年记忆里,父母很少提到生育问题。她只知道,每家只能有一个孩子,更她对妈妈体内的金属环一无所知。

中国2600万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体内的“小铜环”无人问津...

第一代节育环

她开始在网络上查找节育环的资料,原理、副作用、历史……却发现这个问题在过去极少被触及。

在这类话题之下,男性的面孔总模糊而躲闪,唯有女性独自忍受生育之苦、遍体凌伤。

更让她震惊的是,即便女性自身大多也对节育环的运行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依旧一无所知。

周雯静在一席的演讲:身体的对立面

而后诞生了文章开头,那场名为《女人系列·节育环》的策展,由此引发的一项积极讨论是,很多年轻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妈妈,询问妈妈是否上过环,上环多久了?取出来了吗?

她的举动,让那些被遗忘再子宫里的有年代感的物件,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里,也让一些上环许多年的妈妈及时取出了身体里的环。

而周雯静并没有停止追问,一个节育环,从刚放进去身体时的一个异物,到二十年后嵌进器官、再次割裂,是怎样的疼痛?

给文章点个“在看”吧

避孕从不只是女性的事,

我们呼吁更多人一同参与进来,

关注那个时代女性

共同承担、却不曾讲述过的伤痛。

也请你在看完这篇文章后,

回家询问妈妈或者其他女性长辈,

关心她们有没有及时取环。

因为那段被遗忘的历史,

迫切需要被看见、被记起。

参考文章:

王婧祎 王佳慧 剥洋葱people《为母亲们取环》

丁香生活研究所《“恐怖”的节育环》

女孩别怕《20多年过去了,这个嵌进妈妈体内的小铜环,至今无人通知她们取出》

一条《她把300个节育环制作成首饰,很美很暴力》

作者:绵绵冰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上次协和闯这么大祸,是给梁启超割错了肾 2025-05-12 [115]
焦虑的人都有一个特点:怕 2025-05-13 [55]
管理情绪最好的方式:修炼屏蔽力 2025-05-13 [76]
中产学霸的魔咒:越优秀,越不被待见 2025-05-13 [68]
AI时代,孩子怎么才能跑赢未来? 2025-05-06 [171]
关于五一劳动节及其发展历程的那些事 2025-05-06 [137]
结婚人数再次下降!国家出手了 2025-04-28 [409]
凌晨一点,深圳公厕的一幕,让无数成年人破防了 2025-04-28 [410]
北京最缺什么人? 2025-04-28 [395]
老子最厉害的四种思维,看完一切都顺了! 2025-04-21 [64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