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我们到了要大声疾呼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刻
李克强7月19日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总理会上说:“我们到了要大声疾呼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多年来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广泛和稳定的资助。其发展历程标志着科技资源配置从“计划分配”向“竞争择优”的历史性转变。
要提高学校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基础研究人才
李克强听取了数理科学部、科学基金信息管理平台和交叉科学部的情况汇报。
数理科学部负责人对总理说:“我们知道您历来特别关心数学。数理科学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之初的首个学部。作为基础科学的重要板块,数理科学部处于中心位置。”
李克强说:“我们之所以强调要重视数学,因为自然科学首先发端于数学,人类文明真正进入科学领域也是从数学开始的。可以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事实上,许多‘卡脖子’的问题,最终都‘卡’在基础研究上。”
李克强说,要提高学校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基础研究人才。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促进基础研究水平提高。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应该摆在关键地位
李克强表示,我国在应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与市场结合的应用场景领域进步巨大,有些甚至已经领跑世界。
“但我们的基础研究还不厚,原创性还不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应该摆在关键地位。”李克强说。
他指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积极性,结出更多科技硕果,为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我国科技发展存在不少短板,很多产业技术瓶颈主要在于原始创新薄弱。”总理说,“基础研究是推动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我国已经到了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期,立足现实,决不能错过这个时机。”
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专注
李克强说:“科学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基础科学,不是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五年就能取得突破的。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攻克一些基础性的科学难题。”
李克强说,要营造潜心向学的良好科研生态,弘扬科学精神,尊重规律,激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要吸收人类文明所有的先进成果,加强国际合作。”李克强说,“许多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始创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突破的。我们的科研人员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专注,为国家、为民族乃至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位科学家话音刚落,十多位科学家纷纷举手“抢话筒”要求发言。这一场景发生在7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洪永淼发言介绍,目前他们所的科研经费中,“人头费”仅占30%-40%,与国外相比仍然偏低。
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多听听科学家的意见”。“搞数学研究,可能不用买太多设备,主要是‘人头’在做。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变多年来‘重设备、轻人头’倾向,否则我们在数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很难充分发挥杰出人才的优势。”他说。
李克强表示,加大数学等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光要“投钱”,更要“投环境”。“真正把科学家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他说。
北京大学教授黄如建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持续投入;清华大学教授冯雪提出,希望塑造创新文化,鼓励青年人才参与原创性研究,宽容失败。
当原定几位科学家代表发言结束后,李克强说:“我这次来,主要想更多听听科学家的声音。大家还有什么意见,请直奔主题,大胆发言,把问题戳破。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总理话音刚落,参会科学家便争相举手“抢话筒”要求发言。有人建议,要在中西部地区布局更多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让中西部地区能“靠事业留人”,而不仅是“靠待遇留人”;有人希望赋予科研院所更大人才引进自主权;有人提出,科技资源布局要鼓励有潜力的科学家更多做“10年以后的事情”。
李克强当即回应:“基础研究可能要通过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成果,不能追求走捷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最后的效果会更好。”
一位中科院院士直言不讳地说:“当前原始创新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术生态问题。最具原创性的研究需要智商极高的人,但现在的科研资源有时没有集中在这些人手里。这对原始创新是极大的问题。”
李克强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打破束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当第9位科学家发言后,现场仍有许多手臂高高举着。李克强说:“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让大家一一发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把科学家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形成一份报告给我,我会责成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尽力解决大家反映的实际问题。”
相关报道:李克强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强调弘扬科学精神 着力加强基础研究推进改革 更大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今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35周年。李克强听取基金委通过改革减轻科研人员项目申报负担、加强重点领域支持等情况汇报。他说,基金委的成立,标志着科技资源配置从“计划分配”向“竞争择优”的历史性转变。科技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要持续推进改革,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有勇气、有耐心投身基础研究,推动交叉科学发展,更好发挥基金委重要作用,使宝贵资金更有效支持科学研究。
座谈会上,基金委负责人作了汇报,黄如、洪永淼、冯雪、高瑞平、窦贤康、丁烈云、杨学明、陈发虎、张学敏等专家发了言,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大家的意见建议。他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有关方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拼搏,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积极性,结出更多科技硕果,为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李克强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我国科技发展存在不少短板,很多产业技术瓶颈主要在于原始创新薄弱。基础研究是推动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我国已经到了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期,立足现实,决不能错过这个时机。要增强紧迫感,围绕建设现代化强国,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严谨求精,鼓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永不满足,不怕失败,加强国际合作,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专注攀登科技高峰。
李克强说,要稳定增加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运用税收激励等方式调动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加强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拿出专门资金,激励科研人员凝练提出前沿领域重大问题,持续深入研究。提高学校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基础研究人才。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促进基础研究水平提高。
李克强说,要持之以恒打破束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评审程序,合理下放预算调剂、经费支出标准确定、横向经费管理等权限。提高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比例,特别是理论数学和物理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要有明显提高。完善绩效支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管理办法。高度重视人才,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领域,由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团队、经费使用。创新科研经费监管,突出绩效导向,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
刘鹤、肖捷、何立峰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