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科技前沿
关键字  范围   
 
十大最疯狂的解决方案 应对全球变暖
来源:国际在线 | 作者:国际在线 | 2010/10/6 15:47:56 | 浏览:2068 | 评论:1

  为应对全球变暖,科学家们想了许多方法,在此向大家介绍十种最疯狂的解决方案:

1、为地球建造太阳镜

  一些科学家提议可以为地球建造太阳镜以应对全球变暖:在赤道附近放置一圈散射太阳光的微粒,以减少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抵消温室效应产生的热量。这一疯狂想法可能需要花费数万亿美元。

2、在海洋中投入大量铁

  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生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食物,随着这些生物的死亡,二氧化碳也沉入海底。铁元素能够刺激浮游生物的生长,有人建议在海中投入大量铁以刺激大量浮游生物的成长,从而吸收过量二氧化碳。

3、延长飞机航程,降低飞行高度

  飞机产生的飞行云隔离了地球热量的蒸发。一些科学家建议飞机降低飞行高度,这样就不可能形成飞行云。飞行高度降低意味着飞行距离增加,但科学家认为飞行云减少产生的效应将抵消燃油增加带来的损害。

4、在海洋表面种植水藻

  环境保护者詹姆斯提出利用抽水管道将海洋深处富氧化水引到海洋表面,养殖大量海藻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二氧化碳会随着海藻死后沉入海底。

5、种植假树

  科学家提议种植10万棵假树用于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些假树可以通过过滤器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起来。这种假树的模型可能和集装箱一样大,但吸收的二氧化碳将是真正树木能力的数千倍。

6、在空气中注入气雾剂

  空中悬浮的某些气雾对大气有降温效果,这些小分子可以拦截一部分太阳辐射,并反射到太空。科学家提议可以模拟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大量气雾来应对全球变暖。

7、在厨房中保留蠕虫

  可以在厨房保留一定数量的蠕虫,它们以垃圾中的面包碎屑和苹果核为食,然后将其变成复合肥,用于花园施肥或种植室内植物。

8、将二氧化碳埋入地下

  一些科学家建议将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埋在地下岩层、煤层或空置的煤气田。首先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然后进入压缩并注入地下。这一方案不仅成本大,而且存在地下的气体也有渗出的风险。

9、住在垃圾建成的房屋中

  英国科学家制造出一种由垃圾如回收玻璃、下水道淤泥等制成的建筑材料,这样就可以利用废弃物建造房屋,而且比利用石料金属等更加节能。

10、禁止使用塑料袋和灯泡

  为了应对白色污染,利用可回收纸袋或循环使用的环保布袋。更加节能的荧光灯取代白炽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家庭用电。

相关栏目:『科技前沿
工信部:未来产业六大方向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领域 2024-11-06 [278]
Gartner 公布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2024-10-31 [435]
这样图解Transformer应该没人看不懂了吧——Transformer工作原理 2024-10-16 [804]
Nature:智能体涌现出语言 2024-10-16 [779]
50个顶级ChatGPT论文指令 2024-10-10 [993]
推荐五种简单有效的数据可视化方式 2024-10-10 [923]
这么有深度的文章是ChatGPT写的? 2024-10-10 [919]
讲透一个强大的算法模型,CNN!! 2024-10-10 [910]
人类与 AI 协同的三种模式 2024-10-10 [552]
11 种经典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024-10-09 [48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gbigroup说:留言于2010-10-16 12:29:29(第1条)
下面是我对垃圾焚烧的观点.
我理解中国政府的难处: 垃圾天天产生, 不能烧, 怎么办? 所以我同时给出了美国成功的方式. 我的朋友Brewer 先生 93年和他的合伙人做的第一个项目至今还在发电, 非常环保,非常成功. 我不能理解, 日本为什么将自己淘汰的焚烧方式介绍给中国? 我们应该吸取日本垃圾焚烧的教训, 参考美国成功的经验, 用安全的方式处理垃圾. 保护中国的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不知妥否, 想听听您的意见.

中国垃圾围城的正确解决方式
Hartford 的城市垃圾堆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山,而这座垃圾山就在Hartford 的市中心,在91号高速公路的旁边。地图 Hartford Map 和 Hartford Trash 描述垃圾山的位置,其余照片是垃圾山的外观。

垃圾山就在市中心,没有迁移村庄,没有关闭工厂及商贸中心,没有给居民任何补偿,关键是没有任何居民抗议。91号高速公路没有改道,每天有几万,几十万的车辆从这座垃圾山旁驶过,没有一个司机闻到过异味。为什么? Hartford 的城市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1。 分类,紧实分层填埋。
2。 用不漏水,不透气,不可穿透的高聚物材料将垃圾山完全密封。
3。 将垃圾山内部的气体引出,净化-分类-分储-发电-并网。
不用移民,节省土地, 没有气味,没有污染。垃圾变成了能源,返回给Hartford 的市民,用来,照明,做饭,取暖。。。。。。

二恶英的毒性:
1. 二恶英是当今世界上毒性最大的物质, 急性中毒可迅速致人死亡。
2. 二恶英会致癌、致畸、致突变。二恶英可能影响人体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危及人类的生殖繁衍。  
二恶英的生成:
1. 二恶英不会在自然界中生成.
2. 二恶英是由含氯物质在加热或焚烧(260-300摄氏度)过程中产生的.
3. 目前, 已知二恶英生成量的95%.是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 及医疗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
二恶英污染的特点:
1. 没有作用域值,不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只要它存在,就有毒性, 既只要能检测出二恶英来,就会对人体、对生态环境产生有害结果..
2. 二恶英稳定性极强,不能自然降解.
3. 二恶英是亲脂性的,一旦摄入生物体就很难排出, 还会影响下一代.
二恶英的化学成分:
二恶英是由220种同类物组成的.
1. 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根据氯原子在苯环上位置的不同,PCDDs有75种异构体.
2. 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 PCDFs 有135种异构体。
3. 12种共平面的多氯联苯(Co-PCBs)
二恶英的存在形式:
1. 以微小的颗粒悬浮于空气中。
2. 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土壤和水中.
3. 主要存在形式是烟尘或蒸气状态.
结论:
1. 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恶英污染, 不能随时间的推移自然降解, 因而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 只要焚烧垃圾, 二恶英对自然界的污染就会日趋严重, 既悬浮于空气中,存在于土壤和水中的二恶英就会越来越多, 不会减少或消失.
2. 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恶英污染范围是非常大的. 二恶英从焚烧炉的烟道冒处后, 不可能被地心引力立即吸着在焚烧炉周围, 而是悬浮于空气中, 随着风向, 风力的不同及大小覆盖一个相当大的范围. 例如在阿苏卫焚烧垃圾, 受二恶英污染的决不仅仅是阿苏卫或纳帕溪谷,保利垄上… 二恶英会随风飘到王府井,使馆区…可能最终落在中南海,天安门…
3. 在找到从人体中将二恶英排除的医学方法和将环境中的二恶英清除的可行方法之前, 不宜继续进行垃圾焚烧.
4. 日本的垃圾分类做的非常细, 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均高于800摄氏度(由于烟道温度逐渐下降, 二恶英会在烟道中再度生成)。但日本垃圾焚烧厂已经从6000多家减少到1400多家, 而且垃圾焚烧场在继续关闭。这是因为日本在琦玉县发现蔬菜被二恶英污染,在越南二恶英产生畸形婴儿.
5. 中国每天产生大量生活垃圾, 且按8%的生长率上升. 垃圾围城已经出现, 又不能焚烧. 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垃圾处理的正确方式. “全封闭式废弃物处理及生物发电” 在美国有近20年成功经验, 是一个没有环境污染又可以将垃圾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可行方式.
“全封闭式废弃物处理及生物发电”
高新及环保要求
1、分类,紧实, 分层填埋。
2、用不漏水,不透气,不可穿透的高聚物材料将垃圾山完全密封。
3、没有气味,没有污染, 不用移民,节省土地。
4. 将垃圾山内部的气体抽出,净化—分类—分储—发电—并网。将垃圾变成能源.
5. 安全环保, 妥善处理并利用垃圾产生的沼气及其它气体. 消除气体闷烧、爆炸等安全隐患. 消除有害气体对填埋场内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造成的危害,垃圾填埋场封场后, 土地可以再度开发利用,新型生物发电技术可以为城市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能源。
http://albany.bizjournals.com/albany/stories/2006/06/05/daily24.html?f=et49&hbx=e_du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