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自称“写完《塔利班传》,身心俱疲”,然后说了一段浑话,表达了对本·拉登的高度理解、高度倾慕,“被拉登那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爱之情,渴望救国救民族的情绪深深震撼到了”。
01 推崇本·拉登,价值观扭曲到何种地步?
我也被卢克文这种反人类的言论深深震撼到了。
卢克文好像忘记了,这个前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和他背后的恐怖组织,可不只是“跟苏联斗、跟美国斗”,也跟中国斗。
更重要的是,卢克文盛赞本·拉登“对自己热爱的阿拉伯民族和文化的热爱之情是真实的”,他可能对本·拉登们在阿拉伯地区制造的恐怖活动一无所知,对无辜的阿拉伯平民的死难视而不见。
▲卢克文盛赞本拉登(图/网络)
卢克文这番“深情表白”引发批评和反对声浪后,又抛出了一篇假惺惺的致歉,堪称恬不知耻的典范。他的致歉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我知道本·拉登、塔利班是恐怖主义,我是反对恐怖主义的”——可是你对本·拉登的款款深情,大家都看到了;
第二层意思是“批评我的都是恨国党”——很多批评来自曾经被恐怖主义伤害的新疆网友,你什么意思?
最后一层“道歉”——你又没觉得自己做错了,批评者在你看来都是“恨国党”,你道啥歉呢?
无耻到这种程度,也难怪能和本·拉登“人鬼情未了”。这真是咄咄怪事。
▲巴米扬大佛遗迹(图/视觉中国)
恐怖主义的罪恶是显而易见的。针对平民的杀戮,违背了任何文明的价值观。无论出于什么理由,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赞扬。
如果只是一个卢克文,这就是个笑话,也不值得我们深入讨论。可是,最近给原教旨恐怖主义、恐怖组织黑历史洗地颇为流行,同时鼓吹中国深度介入阿富汗、投资阿富汗也不乏其人,这就很成问题了。
显然,这些人没有从美国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管他们给自己贴的标签是爱国还是恨国,他们都是在误国。
价值观可能是他们听不懂的语言,那么不妨对阿富汗的“经济潜力”做一点分析,不难看到他们的“带节奏”是多么危险。
02 “人间废土”的悲哀
最近不断有人在鼓吹阿富汗“坐拥万亿美元矿产”,说得和金饭碗一样。那么,请看下美国在阿富汗的成本,10年2万亿美元砸下去花了个寂寞。
所谓“万亿美元”又如何?说美国要花钱打仗,我们只是去开矿搞建设,成本可能没那么高。可是,矿产开发是要基础建设保障的,阿富汗的地形多山,电力、交通等基础建设极为薄弱。
在所谓的黄金时代即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查希尔国王统治期间,除了喀布尔和坎大哈等少数城市外几乎没有电力设施,更没有高等级公路。
上世纪60年代主张激进改革、亲苏联的达乌德亲王掌权10年,搞了两个五年计划,雄心壮志是40个工厂、2条公路……
▲约1975年,阿富汗喀布尔工业大学的女学生(图/视觉中国)
网上流传了很多上世纪70年代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老照片,以证明阿富汗曾经“成功”现代化。现代化的尝试是有的,但远远谈不上成功。阿富汗现代化失败的因素要多少有多少。基建成本太高,是致命伤。
经济学有个术语叫“山地指数”,就是指山地地形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阿富汗的“山地指数”高到爆表,在阿富汗的荒凉大山造路修桥,成本是正常地形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不要以为我们是“基建狂魔”就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在缺水、少电、零基础的阿富汗无法施展中国基建的威力,事倍功半都不足以形容其困难。
即使阿富汗的大基建在技术上可行,在投入产出比的经济核算也是不可行的。如果阿富汗要搞大基建,需要万亿级的投入和十年二十年的周期。谁来出钱?
更重要的是,拿什么收回投资?阿富汗的GDP统共就200多亿美元,在中国也就一个县的体量。以2000亿美元年利率1.0%计算,仅每年利息就要20亿,阿富汗十分之一GDP没了。还本付息更是阿富汗人十年白干都做不到了。
这样的经济基础,吸引金融市场的投资是不用考虑了,那不就得外国政府投资吗?归根结底就是老百姓负担这亏本买卖咯。
因此,“万亿矿产”没有多少真正的经济价值,更何况阿富汗离局势稳定还很遥远。
03 或是新一轮战乱的中场休息
矿业投资回报的周期很长,要获得充分回报,必须有稳定的经营环境。阿富汗能实现局势稳定吗?很难。
所谓查希尔时代的稳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大规模内战罢了,所谓国王,不过是部族联盟的共主罢了。
阿富汗的山区里无数部族之间的征伐杀戮从未停止过。苏联入侵阿富汗至今,经历了长期的战乱,阿富汗更是破碎得难以收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激烈,塔利班的所谓“统一”并没有稳定的基础。
帝国闯入阿富汗、讨厌外来者的地方势力和部族势力联手驱逐之,喀布尔政权试图集权化,新一轮内战爆发,新的外来者闯入。这套循环是阿富汗历史的主旋律,塔利班能打破吗?
▲当地时间2021年8月18日,阿富汗喀布尔,民众在街头(图/视觉中国)
而塔利班本身的原教旨主义色彩让阿富汗的局势稳定更为复杂。塔利班这次“回归”显示出的温和色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实力不足,不得不采取的姿态。
如果塔利班成功实现全境的有效统治,那么它可能将不再温和。如果塔利班无法实施有效统治,那么它温和也罢、强硬也罢,都改变不了阿富汗的局势动荡。
塔利班形式上建立全国性政权,或不过是阿富汗新一轮战乱的中场休息。
所以,仅仅从经济和地缘政治角度看,塔利班是变“温和”了、还是继续原教旨主义,根本不是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最大的悬念是,塔利班政权能实际控制多少国土、又能控制多久?
仅仅把阿富汗局势看作是“代理人战争”,是目光狭隘的。阿富汗各方势力并不是大国的操线木偶。
阿富汗的主要民族普什图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土库曼人都是跨境民族,阿富汗的中亚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都和阿富汗局势有着直接的联系,牵涉到众多的实体,关系错综复杂。
其中的利益纠葛、历史恩怨,并不是几个大国可以摆布得了的。
塔利班形式上的统一,改变不了阿富汗局势混乱的走向。毋宁说,美国仓皇而退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很可能是新一轮混战的开始。
目前与阿富汗扩大发展经贸关系都为时尚早,更不要说是重资产投资开发矿业和基础建设工程。
04 吸取美国的教训,而不是重蹈覆辙
一面嘲笑美国从阿富汗狼狈撤离,一面又对阿富汗的“经济开发”跃跃欲试,逻辑堪忧。
美国最终的失败不在于反恐战争本身,战争的目的早已达到了。但是,美国希望通过改造阿富汗实现更高的战略目标,继续深度介入阿富汗事务,招致了最后的失败。如果在击毙本拉登后及时撤离,就不会有今天的狼狈。
这一失败的教训在于,对自身的实力过度自信。以至于反恐战争的目标聚焦失准,功成不退,反受其乱。
这是历史的重演,美国之前是苏联,苏联之前是大英帝国。一个又一个帝国满怀信心满满进去,灰头土脸出来,岂是偶然?彻底改变阿富汗的局面,需要对这个国家进行现代化改造。
阿富汗没有胜利者,有的只是无尽的纷乱。
▲约1975年,阿富汗喀布尔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图/视觉中国)
还有一些人出于对阿富汗人民的同情,希望以中国力量帮助阿富汗经济建设,引导其走向现代化,也是不切实际的。阿富汗更像是一片“人间废土”,凝固在历史尘埃中。
至于为了“对抗美国”而选择“敌人的敌人”当朋友的,不过是肤浅的狡狯,这种幼稚园水平的权谋令人鄙视。这片“人间废土”对抗的是现代化的“入侵”,不分东西方,不分左中右。
全球化时代,就其本质而言是海洋化。内陆的中亚地区几百年前就失去了欧亚大陆经济大动脉的价值,成为了高度内卷的乱战之地。
阿富汗更是中亚大混战的暴风眼,对此要像防范疫区一样高度警惕,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去冒险。
至于说谁看好这片“人间废土”的经济前景,那请他拿自己的家产去火中取栗,卢克文可以这样做,其他“塔利班之友”也可以。钱和命都是他们自己的,自己做主就好。
(关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