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矶西来大学陈岳云教授 受邀在中华海外智库组织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中美关系”的专题发言,以下为发言提纲及主要内容。
根据本人几年前的一个经济増长模型,任何一个经济体,其年均GDP增长率,由下面 3+2个因素决定:
1。 经济结构,三大产业的分布或分配。过去中国近四十的快速发展,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及结果,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产业,农业及其从业人员迅速下降,从一个农业占主导的经济体,转变成一个世界制造业中心,近几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长迅猛,不仅超过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的GDP已超过50%,很快会达60%;但今后经济结构调整变化有限,目前农业比例巳下降到约7%。
2。劳动生产率。一个企业及经济体的竞争力来自于其生产率。在三大类产业中,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然后第一产业,农业。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比农业生产率高约二倍,而工业(制造业),又比服务业高约20%。中国过去几十年总体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主要来源于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最近几年总体生产率没有大的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有潜力,但也表明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附加价值低。
3,劳动参与率。中国2005劳动参与率最高,曾达76%,近几年不断下降,目前巳近65%,尽管比西方发达国家高许多,但仍是经济增长发展的不利因素,特别是会造成有效劳动力供应不足,供应结构与需求不适配,及老龄化的问题。
除了以上三大因素外,由于国际上衡量GDP 以美元计价,且以名义价格计算,下面二个额外因素也很重要:
5。通货膨胀。较稳定的价格,但有一定程度的通胀。日本失去的二十多年,一个重要问题或表现就是通货紧缩,物价零増长甚至是负增长。分页符
1. 中国改革的主要问题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伟大历史成就,是进行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导向,建设有效有为政府的变革的结果。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和问题,仍需这样做。市场经济是个好东西,不能忘,决不能丢,尽管不够完善,需不断改善提高,也需政府的有效有为保障和监管。
2.民营或私有经济,已成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就业,创新,外贸等领域,已成主体,巩固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融资等各种问题,公平公正对待他们,包括法律法规和社会與论等,是各级政府的责职,也是最起码的社会公义。不能过河拆桥,不尊重历史事实,纵容仇富心理和思潮。中国正在建设的是高度民主法制文明的现代化社会和国家。
3.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均GDP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创新,高科技,高端制造,及高等教育等领域,仍落后于,甚至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大力巩固发展经济仍是工作的中心和基本国策。改革和各种大的政策,不能背离这一基本事实和基本方向。
4. 不破不立,矫枉必须过正,是革命的哲学和实践。现代化建设需要这种敢于直面问题,敢于争斗的勇气,但更需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精准施策,高瞻远瞩的顶层规划。
-
中美之间有矛盾,分歧,甚至某些冲突,但中美亦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一些共同的目标。
-
中美经贸,投资,文化科技教育等的合作和交流,仍是中美关系的基础和基石。相应的稳固发展仍将是今后两国关系的主流和方向。
-
双方过去处理中美矛盾冲突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现在无效了或成效不彰了;所以双方要以创新求实的态度,找到彼此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
-
本人对中美关系回到较为平稳的状态,及时解决突发性事件,避免大的冲突对抗,寄于厚望。
-
中国外交,特别是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坚持有所不为而有所为。充分了解掌握什么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并在可控范围内,持之以恒地有所作为。而不是相反!
-
外交的本质和核心及重点应是“交”而不是“斗”,尽管适当而止的“斗”是无奈的,有时难免或必然的。但“斗”不是目的,不是要显能,个人的或群体的显能,更不能逞一时口舌之快。
-
内政外交紧密相连,赢得国内难解支持当然重要,并应积极努力;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外交的特殊性,要求驻外人员,必须有足够的担当,既注意组织纪律性,讲政治,更应客观并有足够的灵活性,适应性,充分了解掌握所在国的文化历史和民意等,尽力维持国家民族的最根本最大的利益。
-
外交要讲究战略性、策略性。战略性就要分清轻重缓急,主要与次要。战略性就要高瞻远瞩,能辨识主流与子流,趋势与变化。战略性就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透,能从繁复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能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看到共同的利益与共性共识。今后世界的主流与主要问题,仍是和平与发展,这也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