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夢魅之間
血滴女的法庭大戰,吸引全美創業界及投資界的注意,尤其是本地人,矽谷著名的「做夢」精神,一時成為世人笑柄。此案於八月在聖荷西聯邦法庭開審,持續進行中。
論者有言,矽谷一向自豪的「夢想為王,失敗有理」的創業文化,也將一同受到查驗。
以女版賈伯斯一度走紅
「熱炒」、「過度承諾」可屬於夢想範圍,「說謊」、「走捷徑」則為夢魅,這兩者之間怎麼劃分?很多人都不明白,下面是幾個可能的方向。
董事會
矽谷Theranos的負責人荷姆斯(Elizabeth Holmes),在十幾年間到處宣揚用幾滴血就可測百病的病理革命,因為訴求到每個人最基本的安全感,聞者莫不動容。若問為什麼沒人懷疑其可行性,我想除了專家,也沒有人想懷疑,若是投資人年紀大了,更恨不得有生之年能用此技術,那麼幫助荷姆斯成功,就是利己利人的好事業了。
此案最令人側目的,是她的董事會,包括:
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98歲,服務於尼克森和卡特任內。
前國務卿舒茲George Shultz ,今年二月去世,享年101歲。雷根任內。
前國防部長派瑞William Perry,94歲,克林頓任內。
前國防部長四星上將馬提斯Jim Mattis,71歲,川普任內。
前Wells Fargo銀行執行長柯維希維奇Richard Kovacevich, 78歲。
雖說年高德韶,入世經驗豐富,正好指導後進,但此平均年齡也太高了點,和真實世界會脫節。而這些老爺爺同質性那麼高,也應該是前朝政治圈老朋友一個拉一個的結果。這些人中和荷姆斯最有地緣關係的是舒茲。他是史丹福胡佛研究所的會員,見到史丹福出身的荷姆斯,那種爺對孫的喜愛及贊助意願,也是很容易想見的。只是很可惜,現在維基百科中舒茲的介紹,一生榮耀後的最後一句是他對Theranos的失敗投資。
華爾街日報記者John Carreyrou的爆料書Bad Blood 於2018年出版時,作者自己說,銷量最好的是在華盛頓特區,而非矽谷,顯然這些董事的錯誤投資,引起許多感嘆和揶揄。董事是否能在董事會中看清問題,提出警告,或是不察,將過且過,續捧心中的大明星,就是一個重點。
根據Carreyrou的Podcast, 確有一位董事發現荷姆斯每次董事會都語焉不詳,始終拿不出具體數據,提出警告,甚至說「留我或留她」,結果董事會請這位董事走路。
2016年事情爆發之後,矽谷一位著名創業家仍堅稱荷姆斯是開拓者。「開拓者」這個名號,可真可虛,矽谷確有許多開拓者,功成名就,改變世界。但誰在創業之初不認為自己是開拓者呢?
誇大有理
董事會主席Donald Lucas是矽谷著名投資大咖,傑作之一就是甲骨文(Oracle),所以他把荷姆斯介紹給艾利森(Larry Ellison),後者也投入巨款。艾利森留下的創業傳奇之一,就是沒產品也可以先賣,還成功。這在他的傳記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d and Larry Ellison 寫得很清楚,也因此「言過其實」在創業圈不但行得通,有時還被認為有「範」,創業者永遠可以說,我還需要多少多少錢,才能成功。這也沒錯,投資本就是一輪、二輪、三輪疊上去的,君不見多少成功者回想當年:「那時大家都說我是瘋子…」。
然而這也有界限,公司一名藥學高階陪荷姆斯去瑞士見投資界,聽她侃侃而談遠景,其實根本沒產品,會後挑戰荷姆斯,荷姆斯指出,矽谷就是這樣,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這位主管聽此就辭職了。不管怎樣「無可救藥的樂觀」,總不能去大賣特賣不存在的東西。
過度保密
其實離職的員工很多,入職後離職前都要簽保密協定,對「漏口風」的人都有律師等著,公司主業似乎變成法律,如果你身處這樣的公司,覺得公司怪怪的,那就另覓良枝吧!一名前高階透露,在董事會中的產品展示幾乎都不成功,當董事要求看資料時,荷姆斯就說,在法律審查中(legal review),不能公開。
過度公關
因為人長得漂亮,會說話,又有大咖投資人,荷姆斯成為媒體寵兒,跨入名媛界。這助長她得到後續投資人,也因為這種高大的形象,更讓人覺得她不可能說謊,或許她自己也糊塗了。不過細想之下,CEO拿那麼多時間來做公關,她還有時間做正事嗎?
作者Carreyrou透露,荷姆斯喜歡言必Ellison, 不管矽谷氣候經年溫和,進出還和Steve Jobs一樣,高領黑衫,要大家聯想的意態明顯。她甚至請了一位和Steve Jobs共事多年的老蘋果人來幫她。這人最後也離開了,他事後說,荷姆斯總以為Ellison, Jobs 因為不能接受工程師說No才成功,其實是誤解。他說,在矽谷可以賣夢想,說好故事,但明目張膽說謊時,就該停止。
荷姆斯的辯論策略已改成「同居人兼合夥人對她的精神控制」,這也間接說明她對詐騙的控訴已無能為力了。這策略主要是想把荷姆斯塑造成一個可同情的女子,再加上她在審前生下一孩子,陪審員可能會同情她,至於什麼詐騙不詐騙,倒不是那麼重要了。
那麼上百萬被誤測的血液報告呢?這些人會不會作証?會的,可是法院規定嚴格,只可以說事實,不能加上任何情緒化字眼。
Carreyrou應是最了解此案的人,他說,荷姆斯以軟體巨人為偶像是選錯方向,因為軟體再誇大出錯,也不會危及生命,可是驗血誇大出錯,是會要人命的。
或許一切錯誤,都在於創業人和投資人都忽略了此基本差異。
文/ Hijew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