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飙升6.2%,为31年以来最大涨幅。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推高通胀的主因。随着经济走出封锁,供应链面临压力,能源、原材料和运输价格飙升。
多位华尔街人士对《财经》记者指出,通胀飙升的背后是成本的上涨,要归因于供应链的问题和需求的快速增长。工资增长作为今年通胀的一个来源占比没有那么大,但随着劳动力持续短缺,这种情况可能会开始发生转变。
薪资通胀向消费端的传导在年初就已显现。2021年1月美国食品服务及饮酒场所员工的工资通胀已传导至4月的产品价格。薪资上涨的主要推手为劳动力短缺,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疫情后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另一方面还有封锁政策导致的移民数量骤减。鉴于部分人永久地离开了就业市场,未来劳动参与率可能结构性下降,而受到疫情影响临时离开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以及移民的回归,取决于疫情的状况。
12月2日耶伦在路透社举办的会议上表示,对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25%的关税“确实导致美国国内物价更高”。她表示,特朗普任内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一些关税“没有任何实质战略理由,却制造了麻烦”。耶伦表示,通过重启排除程序降低上述关税,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事情”。
上月底,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同样表达通过取消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缓解通胀压力的观点,认为加征关税并非处理美中贸易问题的有效方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则显示,2021年初,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按贸易加权计算平均为19.3%,远高于2018年初的3.1%。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报告认为,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90%以上由美国进口商承担。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6.2%,是1990年1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纽约联邦储备银行(New York Federal Reserve Bank)的一份最新分析报告称,对进口产品征收更多关税不太可能令美国贸易逆差收窄,因为美国国内生产商可能面临更高的出口成本。
告别低通胀时代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12月2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5%的美国家庭遭遇不同程度财务困难,10%家庭认为财务困难已严重影响目前生活;低等收入家庭有71%因物价攀升遭遇财务困难,受通胀冲击最严重。在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调查对象中,受财务困难困扰的也占30%之多。
美国和欧洲的企业都表示11月的需求强劲,再加上零部件和劳动力持续短缺,已导致创纪录的价格上涨。在美国,抗疫限制措施的取消提振了企业的产出,特别是在服务行业。欧洲的企业也报告生产出现回升,尽管新冠病例的再度激增引发了对于重新实施限制举措的担忧。
美联储之前愿意容忍高通胀是认为通胀会很快消失。而随着通胀数据的迭创新高,需要重新审视应对策略。摄/《财经》金焱
根据IHS Markit对企业进行的调查,在美国和欧洲,强劲需求与供应短缺问题的叠加已导致企业成本和售价加速上升。IHSMarkit的调查显示,随着企业继续将价格涨幅转嫁给客户,美国11月迄今的价格上涨幅度与10月的创纪录水平持平。在欧洲,价格创出近20年来最大涨幅。OECD表示,目前预计欧元区的通胀率将从1.9%升至2.7%。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成员安达诚司(Seiji Adachi)日前表示,在多年的物价持平之后,日本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可能性增加。
当地时间12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文章,认为在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造成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以及通胀高企的情况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通胀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预计到明年下半年,全球供应链短缺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但由于奥密克戎毒株等因素的影响,高通胀持续的时间很可能比之前的预期更长。
文章认为,各国经济的复苏力度与通胀压力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货币政策。而就目前来看,与欧元区国家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美国的通胀压力“正在持续加剧”,通胀率已达到31年来的最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货币政策“有理由对通胀风险给予更大的重视”,因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将加息的时间提前”是适宜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有关全球经济的最新预测报告中表示,全球各地通胀率的上升将比之前预期的持续时间更长、幅度也更大。瑞银表示,自疫情好转以来,美国经济重启后需求激增,在美国财政“大放水”的推动下,刺激了经济,消费持续复苏,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持续提高,导致美国通胀水平日益高企。同时,美国供应链瓶颈和劳动力短缺也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加剧了通胀。瑞银认为,这导致的消费品价格飞涨短期内可能难以缓解。
一位不具名的经济学家告诉《财经》记者指出,可以肯定地说,全球低通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短期来看,家庭和企业习惯于价格更快上涨的风险愈加增大。通胀率较高的情况将持续下去。这是央行官员最担心的结果,因为这会造成薪资上涨以及为覆盖上升成本而提高价格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