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才工作即将开启新的征程,2022年高校人才工作的十大趋势值得关注!
01
“非升即走”反思 首聘期考核加强
“非升即走”近年来成为高校争相借鉴并引发学界热议的政策热点,也是博士求职高校关注的高频问题。自我国引进“非升即走”的首聘期考核制度,已经走过好几个年头,高校在落实过程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高校人才引进制度这一改革也到了需要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筹划未来的时间节点。2022年将是“非升即走”制度的总结反思之年,也将是高校人才引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腾飞之年。
拓展阅读:
◽ 高校教师非升即走的制度误用及纠偏
◽ 引进预长聘制“Tenure track”的是与非
◽ “非升即走”还是一种承诺?
◽ 高等学校“非升即走”合同纠纷的裁判路径研究
02
破“五”唯人才评价
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高校认真梳理并自查本校涉及的“五唯”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和修改意见和建议。
各大高校皆出台了破“五”唯的相关文件。目前,在破“五”唯的要求下,高校对论文发表的数量已不做硬性要求,同时对代表性、创新性等提出要求。求职或已入职高校的博士感到焦虑的是,论文质量怎么把控,论文数量发到什么程度算够。在破数量求质量的模糊状态下,在被“走”的恐惧压迫下,博士本能的反应是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用八个字概括就是“疲于奔命·无所适从”。除此之外,高校在破“五”唯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其他各种问题。因此,2022年,如何科学破“五”唯依旧是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审等方面。
拓展阅读:
◽ 破“五唯”后,评价标准怎么立?他们这么说…
◽ 深入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这些高校领导这样说……
◽ 破“五唯”!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意见稿发布
◽ 破“五唯”之后,高校如何实现“破立结合”?
03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今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5月27日,“学习袁隆平崇高风范,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报告会在袁隆平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对袁隆平最好的悼念。高校在招聘过程中,也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号召作为人才引进的一条重要标准。重视博士论文的质量,学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拓展阅读:
◽ 求职高校,人事处老师面试关注重点变了!
◽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致百年大党人才发展路
04
教师法修订-提高教师待遇
2021年11月,教育部在其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将“四有”要求纳入教师职责使命,进一步明确教师权力义务、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突出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并在教师待遇和保障方面做出规定。其中在高校教师待遇方面,要求高等学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内部分配办法,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符合高等学校行业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了津贴补贴、地区补贴、住房优惠、医疗待遇、退休待遇、民办待遇等方面的规定。
拓展阅读:
◽ 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这些变化值得期待
05
取消海外经历限制
2020年9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其中明确提出,“规范高校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今年11月份,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制定《山东省高校教师职称自主评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其中提到:“明确要求在教师职称评聘中,不得将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等作为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不得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不得将人才称号作为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
各地和各高校也出台不少的文件,高校的引才公告中,也不再区别对待国内和海外学者。2022年,如何进一步落实将成为人才工作重点之一。
拓展阅读:
◽ 山东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自主评聘管理办法》
◽ 这所“双一流”高校重新制定教师职称评价条件!
◽ 人社部、教育部发文,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06
辅导员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2021年11月份,湖南省正式印发《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明确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具体要求,纳入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考核指标体系。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
拓展阅读:
◽ 《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 多名辅导员晋升教授、副教授,辅导员的“春天”来了?
07
高级职称评审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为优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黑龙江省人社厅、省科技厅联合出台了《黑龙江省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重新修订印发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标准》,全面启动了全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改革提出初级、中级职称继续实行认定或评审的方式;副高级职称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在国家政策要求基础上,特别提出了“正高级职称评审一般应采用专家评议与面试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拓展阅读: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标准》
08
师德师风评价
2021年被确定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年”。2021年12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进展成效。
在会议上黄小华简要介绍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5年来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情况,其中提到,“坚持第一标准,推进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落实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首要要求,严格师德考核,强化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研制《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即将印发。着力健全聘用引进、培养培训、评价激励、专业发展、流动退出等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激发教师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引导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努力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的第五章考核与评价中就有提到,思政课教师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
拓展阅读:
◽ 教育部:介绍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成效
09
取消事业编制
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高校事业编制也终将消失。现如今,绝大部分“双一流高校”都已经实施了“预聘-长聘”制度。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高校取消事业编。时至2021年底,从实际执行来看,不少高校虽然实行了聘用制,但还没有改变以事业编为主体的用人制度,从而形成了当前事业编和聘用制并行的模式。但大的趋势是,事业编制已不再是”铁饭碗”的保障。
拓展阅读:
◽ 高校事业编制被取消,是凛冬将至,还是杞人忧天?
10
教育“十四五”规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起点。“十四五”规划围绕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重要部署。各大高校也陆续出台了“高校十四五规划”。
拓展阅读:
◽ 西北工业大学印发了《文科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
◽ 华南师范大学“十四五”规划:整体实力进入师范大学前五
◽ 中国矿大召开人才强校暨“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
◽ 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 规划
◽ 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 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