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一体化时代,如果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继续放任货币贬值,那么风险将更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从而抵消中国加息的效果,重新伤及世界经济。
一场始料未及的加息行动,再次让中国成为全球市场的关注焦点。
三年之后,中国央行重启加息,虽有些突然,但指向性却很明确:打消通胀预期,抑制资产泡沫,尤其是屡次调控都难见成效的房地产市场,更需重拳伺候。紧随央行加息,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利率也宣布上调,这让此次加息的目的再次彰显——前有严厉的房地产新政,现在又多了加息利器,未来还可能会有房产税,中国的房地产投机者甚至投资者也许真到了洗洗去睡的时候。
选择加息,通常意味着需要冷却可能过快、过热的经济增长,这也表明中国高层对经济走向的判断:加息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经济已实现良好复苏,二次衰退的风险在不断降低——与其他国家不同,在中国,不低于8%的GDP增长被视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经济增速,但这一数字又距离经济过快、过热发展(通常被认为是GDP增长超过10%)如此之近。
由于加息的突然性——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十几天前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时表示,中国年内不会加息。外界更加关注,央行此举是否意味着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
基于中国在经济复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外界的担忧不无道理: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在此次加息中再次展现无遗,猝不及防的加息一度触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不仅油价、金价暴跌,欧美股市也遭重挫,大宗商品价格更是跌得有些“惨不忍睹”。
不过,在大多是专家看来,此次加息并不能成为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标志。实际上,纵观最近几年治理通胀的成绩,中国总能以较快的速度将其擒住。这与央行在货币工具的使用上更加注重前瞻性、灵活性不无关系。此次超乎预期的加息与此前有差别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都是典型体现。
通常而言,加息具有连续性,前一两次更多是象征意义,是一种信号,只有当投资风险高于预期、成本超过收益,资金才会鸣锣收兵。中国央行上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当时为应对流动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最终稳住经济环境。
此次恐怕也难例外,对中国经济而言,真正的考验或在加息之后。此后数月,如果楼市、股市、物价不能得到更好控制,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真会转往稳健甚至适度紧缩。
加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也为21日公布的较高的CPI数据埋下伏笔,这也许是中国加息的内在因素。但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货币工具的选取又具有很多外部因素。
金融危机结束后,各国货币政策虽然出现明显分化,但大致可分为两类:新兴经济体国家多采取加息措施,“金砖四国”中的印度和巴西都先后加息;与此同时,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仍旧维持低利率甚至零利率、负利率政策。这种政策选择上的分歧,反映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不稳定的复杂现实,也考验着各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虽然各国经济都在复苏,但复苏并不平衡的事实,促使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大都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导致美元等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同时使得资源品价值不断被重估,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飙涨,成为新兴经济体新一轮通胀压力的源泉,而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大量热钱,也随时准备流入新兴经济体国家。
这种背景下,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选择加息,甚至不惜对经济适度降温,既是维护自身稳定的需要,而作为资源需求大国,这也是在降低资源价格上涨中的需求压力,而这无疑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平衡。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加息对抑制通胀和泡沫并非必然有效。加息也常致外界寻求避险的资金增大流入,反而进一步刺激通胀。这也是为何在得知中国央行重启加息后,经济学者们一如往常,又站在争议的两端。另一方面,中国这次加息也主要是在当天冲击了欧美金融市场,次日就被逐渐消化了。
在所谓“货币战争”背景下,中国最终选择了加息这一调整手段,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隶属新兴经济体的再一次定位。在这个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只有协同作战,才能有效和高效,如果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继续放任货币贬值,那么风险将更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从而抵消加息的效果,重新伤及世界经济,中国央行的加息也将成为一场“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