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的直接结果是挑起货币大战,但在全球化时代,货币战从来就没有真正赢家。为了各自的利益,上世纪30年代各国自我保护、各自为阵、以邻为壑的局面难保不会再出现。世界经济若面临破坏性危险,美国何以独善?
一枚重磅炸弹,炸沸了全球金融市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已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联储会多名官员也作了类似表态,其中一名官员表示,定量宽松将达到每月1000亿美元的规模。所谓定量宽松政策,就是联储动用美元购买各类债券和不良资产,其实质就是开动印钞机并加大马力的替代说法。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作为自称身负助推救业和保持物价稳定两大职能的联储会,“政绩”似乎难以服众。就业方面,由于整体经济复苏步子缓慢,全美6月份以来每月在私人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仅8.5万个,而失业率依旧高企,最新数字仍为9.6%,加州等地区早就达到了两位数。
而唯一可以称道的是物价上涨水平尚低,过去一年来的核心消费价格仅上升0.9%。这使得联储会有底气祭出通货膨胀这一险招,认为适当的通胀水平应该被控制在1.5%-2%之间。
学院派出身的伯南克,看来完全秉持并深信联储会这一以货币为核心灵魂的机构百年来的信条——如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世界”。所以,当十多天前联储会公布最新报告称将继续把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的时候,外界均已预知,作为标准配合动作,下一步,联储将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购买金融资产的方式,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美元流动性,亦即开动印钞机。
美国推高通胀率有恃无恐。一是基于信念,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自认通胀是完全可控的,而且从来似乎没有惧怕过通胀,即便是上世纪80年代,因石油危机而通胀率高达13%,这一信念也未曾动摇。其次是基于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手持具有特殊地位的美元,也是全球最大的放债国。当通胀出现、美元贬值,最后埋单的是全世界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比如中国、日本等。
然而,联储会通过印钞推高通胀率,是有着双重效应的。从获益角度看,首先,大量钞票进入市场,购买各种资产的同时,也以美元贬值的方式转嫁危机,稀释了巨额海外债务,“掠夺”了大量债权国的财富。其次,通胀水平升高,刺激美国国内消费,降低因经济危机出现的那一点点储畜率,带动生产、就业等相关环节。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助推美国经济的复兴。
但是,联储会此举的危害也是严重的。这种类似于饮鸩止渴的方式,最终伤害的不仅仅是他国,也终将包括美国自身。在美国国内,民生受到伤害将成为其直接恶果:财富被转移、贫富差距拉大、老无所养等问题均会涌现,而这也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
从市场整体效果上来看,或许通胀能刺激民众将原本已经存起的钱重新拿出来花,增加消费,带动生产,从而也促进就业,这应该是个良性循环才对。但是通胀事实上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财富再分配过程,将财富从一些人的口袋里掏出来,装进另一些人的口袋。而在这每一次的再分配过程里,最大受益者永远都是华尔街的精英、各领域的企业家们,而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工薪阶层,在短暂的信心恢复后,就会发现,迎接自己的,将是更为窘迫的明天。更何况,通胀手段一旦使出来,收手是很难的,联储会是否真的能控制,也是个疑问。
不久前刚发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美国高收入阶层,却占了去年美国全部个人收入几乎一半。而收入最低的20%美国人只获得全部收入的3.4%。二者之比为14.5,几乎是1968年历史最低纪录的近两倍。从基尼系数来看,去年美国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也创下了1967年以来新高。联储会此次手段一出,财富再次重新分配,其直接结果是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此外,还有个几乎人人都无法忽视的问题:老了怎么办。美国老人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社安金,自1975年以来,社安金每年都会调升。但由于经济低迷,奥巴马政府已经连续两年(2010年与2011年)不涨社安金。然而与此同时,医疗成本等各项生活基本开支原本就“涨”声不断,被人为推高的通胀率无疑将进一步剥夺老人们的权益。
从国际角度来看,美元贬值的直接结果就是,挑起货币大战。但在全球化时代,货币战从来就没有真正赢家。为了各自的利益,上世纪30年代各国自我保护、各自为阵、以邻为壑的局面难保不会再出现。世界经济若面临破坏性危险,美国何以独善。
所幸,联储会的思路尚未获得全体美联储官员一致支持。相关措施在下月初的利率决策例会上才会最终决定是否出台。而且,同样是下月在韩国将要举行的G20峰会上,各国还有机会协调,货币大战最终能否避免,各界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