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順利完成大學申請, 除自己需要做好書面工作外,學生們還需要與家長、課堂老師和輔導教師及時溝通。取自Pexels
每年暑假一過, 美國的高中應屆畢業生就開始緊張地為申請大學做各種準備工作了。要順利完成大學申請, 除自己需要做好書面工作外,學生們還需要與家長、課堂老師和輔導教師(guidance counselor)及時溝通,因為每個參與者都有特定的責任,如課堂老師與輔導教師撰寫推薦信,輔導教師呈遞學生的成績單等等。這個溝通的核心之一是學生需要與另外三方討論並確定申請哪些大學以及什麼時間申請。
美國有四千多所高等院校,我們聽說過名字的大學可能有幾十所。而我們真正瞭解的大學到底有幾所?在有所瞭解的大學中申請「符合(fit)」自己的大學時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申請多少所大學比較合適? 另外有人常常把大學排名或大學的名氣當做選擇學校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個大學排名對如何選擇大學有幫助嗎?
善用公共網站 查閱各大學信息
講到瞭解大學,我們會自然想到我們對大學的直觀認識,比如參觀校園、聆聽招生官介紹自己的大學等。與在校學生、教授聯繫,在學校官網上聯繫負責你所在地區/國家的招生官都是瞭解大學的好方法。我們也許更應當通過各種客觀平臺瞭解大學,如許多公共網站、如與大學理事會相關的https://bigfuture.collegeboard.org/;含在Common App網站中的https://www.commonapp.org/explore/;還有「國家高校升學諮詢協會」(NACAC)網站中的https://www.nacacnet.org/knowledge-center/knowledge-center-search/等等。如果學生就讀的高中使用Naviance儲存和組織該校學生的升學資料,學生們可隨時登錄本校的Naviance系統,查找到大量有關各大學的信息。學生們還可以到任何一個公立圖書館閱讀有關大學資訊的參考書籍,如每年都更新的Fiske Guide to Colleges, 2021版的The Best 386 Colleges等等。
通過以上資源我們可以查找到各個大學開設的所有專業、學科強項、學術氛圍,包括本科生能夠參與的學術機會和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雖然在美國申請大學時無需申報專業,但學生所申請的大學應當為該學生提供其學業發展的大致方向。幾乎所有大學都設有本科生部(undergraduate school)和研究生部(graduate school)。通過一個大學的本科生在其學生總數中所占的比例,我們可以瞭解這個大學對本科教育的關注程度。一般來說,一個大學裡本科生人數占比越高這個大學對該校的本科教育越重視,投入越多。一個學校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的政策及慷慨程度也是一個學生選校時應該考慮的重要因素。學校是一個生活和文化環境。校舍品質包括該校是否保證學生可在學校宿舍住滿四年,學生伙食的品質等。校園文化包括學生文化生活的活躍度和廣泛性等等。另外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如該校對學生的就業幫助和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率等等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以上是我們申請「符合」己的大學時應當考慮的各種因素。
學校地理位置、規模、排名 納考慮項目
另外在選校時學生們還可能會考慮以下相關的因素,如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市區、郊區還是鄉村,公立或私立大學,學校離家的距離。學校規模可能也是一個學生在選校時需要考慮的指標之一。在校人數,一般3000人以下的學校為小型,如位於紐約市的庫珀聯盟(The Cooper Union),2020年的本科生總數不到900人; 而8000人以上為大型學校,如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2020年僅在紐約市本部的本科生總數就超過25,000人。學費及資助政策、招生率等等都應當納入我們申請學校時所考慮的因素,每位家長可根據自己情況設置擇校的重點。在談選校的因素時,沒有提到大學的排名,原因很簡單,大學排名僅僅是某個機構或雜誌賦予大學的一個排名順序,這個順序本身對瞭解大學並無任何實質幫助。
談過申請大學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外,申請大學的數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作為高中輔導教師,我常常建議成績不錯的學生申請八到十二所大學。其中大約四分之一為「理想大學」, 二分之一為「目標大學」,另外四分之一為「有把握入圍」的學校。確定這三類大學基於兩個客觀因素 – 學生的學業程度,主要指學生的成績水準等「硬實力」和一個大學的招生率。 通常來講一個大學的招生率越低,這個大學的競爭力越強,如許多私立名校包括常春藤大學。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這類學校屬於「理想大學」。
挑選「有把握」大學 衡量學費可負擔性
「目標大學」的範圍比較廣,主要包括各類有競爭力的公立和私立大學,如紐約的州立綜合大學,以及Fordham、Syracuse等私立學府。當然,這個「目標」是與學生的成績直接相關連的。在史岱文森時,我曾經的一個學生總體學業屬於優秀,而非拔尖,但他的數學成績非常突出,當年進入了美國的奧數隊,即當年全美國應屆生中500位數學尖子之一。 他通過「提早行動(early action)」申請麻省理工,幾乎無懸念地被錄取。對這個學生來說,麻省理工就是他的「目標大學」。而「有把握入圍」的大學對一個成績良好的學生來說一般只「開放招生」的大學, 如紐約市立大學以及招生率偏高的私立學校。我們選「有把握」大學應當同時考慮學費的可負擔性。目前紐約市市立大學每年的學費不到一萬美元。
我們輔導老師建議學生們為自己設申請數量的限制主要原因包括, 一、集中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資源,把自己的每一份申請做到最佳程度。幾乎每個私立名校的申請都包含有僅適用於該校的補充問題和短文。準確地回答這些問題,有效地撰寫這些短文並非一件輕鬆的任務。二、每個學生都只應該申請自己願意就讀的學校。在我的經驗中,凡認真對待大學申請的學生都會被多所大學錄取。權衡包括資助在內的各種因素後,一個學生最後只能選擇就讀其中一所大學。三、幾乎所有大學都收取$65 到$85不等的申請費,雖然享用免費或半價午餐的學生可以免費申請大學,但大多數學生仍需繳申請費,多所大學的申請費總和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在申請大學的各種資料中包括學生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在硬實力的基礎上,一個學生通過軟實力把一個全面完整的自己呈現給大學,申請並就讀「符合」自己的大學尤為重要。
(湯森.哈里斯/文 王稚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