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梁建章:在中国养孩子全球第二贵 平均一个48.5万起
2022/2/21 15:43:27 | 浏览:1437 | 评论:0

2月22日,由梁建章、任泽平联合多位学术专家设立的“育娲人口研究发布了《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报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为基础进行估算得出,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的平均成本为48.5万元,为人均GDP的6.7倍,该倍数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报告还指出,虽然中国法律规定18岁是成年年龄,父母没有义务抚养已满18岁的子女,但实际上大多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仍然依靠父母支付。在中国,平均一个孩子大学四年的平均养育成本为14.2万元,这使得全国家庭将孩子抚养至大学毕业的平均养育成本上升到62.7万元。

另外,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于农村孩子的养育成本,0-17岁城镇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3万元。而如果在头部大城市养孩子,费用则更高。报告中一一测算了全国31个省份及直辖市的养育成本,其中上海北京的养育成本达到约100万元人民币。

梁建章:在中国养孩子全球第二贵 平均一个48.5万起

国家鼓励生三胎,你生得起吗?根据报告数据,虽然随着孩次的增加,平均一个孩子的养育成本逐渐降低,但如果要把3个孩子养到18岁,养育成本仍相当可观:城镇家庭平均要准备113.1万元,即使在农村地区,平均也需要68.4万元。

另外,如果计算平均生育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来对比在全球养孩子的难易程度,中国的这一倍数为6.9,在全球仅次于韩国,高于众多发达国家。

“这一倍数差异主要源于多数国家对于降低生育成本有充分的政府补贴,教育和房价的负担也相对较低。”梁建章强调,不仅生育成本过高、中国女性还要付出时间和机会成本。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加之房价、教育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中国人的理想子女数也几乎是世界最低的。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均低于2个。

梁建章:在中国养孩子全球第二贵 平均一个48.5万起

对此,梁建章,任泽平为首的育娲人口研究相关专家呼吁,全国层面应尽快出台减轻育龄家庭生育成本的政策。其中,现金和税收补贴、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这三项措施,是最重要的鼓励生育措施,能够大幅降低养育成本,有效提升生育率,总共需要的财政投入占 GDP 的 5%左右,但生育率可以提升50%左右,每年能多生500万孩子。

梁建章:在中国养孩子全球第二贵 平均一个48.5万起

此外,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引进包括外国保姆在内的外国劳工、推广混合办公,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允许孕育辅助生育技术等,也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生育率,并有助于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减轻女性的生育负担。如果都能实施,生育率预计可以提升13%-19%,每年多生约130-190万孩子。而高考和学制改革这项措施,包括普及大学教育,推迟普职分流,在梁建章等人看来,既是最有难度的,但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如果政策落实的力度和广度足够,最高可提升约30%生育率,应作为长期改革的目标来奋斗。

“最高每年近1000万,虽然是基于养育成本降低幅度进行估算的,但我们应该敢想敢做,尽快推出全国性的减轻生育负担的措施。”梁建章说。

附:

区域数据: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发布,上海排名第一高达102.6万元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发布,北京地区成本近100万元居排行榜第二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发布,浙江排名第三,平均养育成本72万元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发布,上海北京浙江排名前三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发布,重庆养娃成本进入城市排行榜前十,四川排名第十五位

全国31省市生育成本排名:上海最高102.6万元,西藏最低29.3万元

其他数据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发布, 高收入家庭平均养娃成本120万元,是低收入家庭的10倍以上

中国家庭0-17岁平均养育成本为48.5万元,大学四年额外再花14万元

中国养育成本相对于人均 GDP 的倍数近乎世界最高,理想子女数接近世界最低

措施:

现金和税收补贴、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这三项措施可让中国每年多生500万婴儿。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李迅雷: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通盘思考 2025-07-04 [63]
为什么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呢?了解美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你就明白了 2025-07-04 [135]
专家观点 | 美国文理学院:小而美,美在哪里? 2025-07-04 [55]
他19岁辍学,21岁成立非营利组织,用10年清理半个太平洋 2025-07-04 [57]
刘海影:作为保守主义的特朗普主义及其误解 2025-07-04 [49]
张维迎的种子! 2025-07-03 [82]
哈佛商学院专访Anton Korinek:未来2—5年内,AI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红利 2025-07-03 [89]
孙明春:“稳就业”的多维内涵与综合对策 2025-07-03 [69]
凯文凯利:最新5大预言 2025-06-25 [193]
江小涓:尽全力保持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三驾马车能用尽用 2025-07-01 [14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慕波:爬取7万条帖子  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吐槽相亲的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