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孙 涤:《真不真》(第三部 真伪 24 & 25)
2022/3/12 5:31:53 | 浏览:1105 | 评论:0

24

几个星期后小何来了电话,“今天春分,纽约是春光明媚,人们在家里憋得太久,出游的骤然多起来了,接触也密切起来,幸亏Lonnie打到了第一剂疫苗,不然庚毒卷土重来可就麻烦了。她打的是牛津大学搞出来的阿斯利康疫苗,人们对强生疫苗也抱有怀疑,这里把它叫做马苗。不管牛苗马苗,我对几个儿子发出指令,叫他们一有机会马上给我去打,别被感染,再吃Garry和我的那种苦头。现在开始流行的Delta变异毒株,对青壮年特别有威胁,这几天纽约的新确诊感染数又在抬头,过几天就是复活节,第三波疫情反弹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接种后你们有什么不良反应吗?听说制造牛苗马苗的公司有些品质纰漏,好像是出在生产控制的环节。”

Lonnie 发了点低烧,两天就过去了。我特地问了她接种的那个站里的人,他们说打了七万人次的疫苗,出现严重状况的只有两例,一例是过敏,皮肤红肿,处理后消了,另外一例是高烧不退,住进医院发觉同疫苗也没直接关系,看来不必太顾虑,实在是多余的。”

Garry现在怎样了,过了感染一关他应该属于自免了吧,还需要打疫苗吗?”

“让他自己跟侬讲吧,他就在我身旁。”

Hi uncle,瞧瞧我,回复常态了,”Garry显得很轻松,“不需要接种疫苗的麻烦了,医院里检测我的抗体比谁都强,不怕重新感染,不过旅行会有点问题,回香港吧就会有麻烦,我没打过疫苗,人家会怕,隔离十几二十天的,我可不想,因此有机会我还会考虑去打。我叫弟兄几个争取赶紧接种,帮着爸爸劝他们,有什么可犹豫的?拒绝接种疫苗的坏处大到天上去了!到鬼门关边探了探,给我机会想了不少,年轻人往往凭自己的感觉冲动,老觉得病死是那么的渺不可及,其实不是我们的生命力超强,而是年轻人荷尔蒙过剩的缘故,就好比自以为赌本很厚的赌徒,什么都敢赌,不是吗?”

“敢于拼搏是你们年轻人最大的长处,社会本来就是靠青年拽着前进的,有什么创新、打破旧规的事情,大都是年轻人干出来的。这股勇气,什么都不怕,不如说是无知才能无畏。年轻人看轻风险,低估选择的机会成本,对阵庚毒大流行却要了命,年轻人的勇气镇不住它,病毒根本就没有意识,不会担心人类想方设法在剿灭它,所以人想用意志来制服病毒是无济于事的。那你兄弟几个又是怎么个看法呢?

“人的自由意志,大家在推崇的,我想,确实很捉摸不定。我以前读过一本书,里面说自由意志很大程度上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事实究竟怎样,科学界也刚刚开始摸到一点门道呢。我聊起来那本科普的书,几个兄弟也觉得匪夷所思。茫茫大海中我被感染到,迷迷糊糊又想起那本书上说的,通常以为,人有一个统一的自由意志,在‘自我’的统辖下一致行动,和真实情况其实相差很远。所谓‘自我’,是由许多个小自我,所谓mini-self构成的复杂系统,人有各种各样的欲念,就有各种各样的小自我来代表。‘自我’的这些欲念并不和谐,往往相互抬杠,甚至彼此冲突来争夺对自我的控制权,优先去满足各自所代表的欲念。也就是说,自我并没有一个协调一致的追求。”  

“这倒蛮有意思的,哦,简直可说是石破天惊,那么你又是如何来平衡自己这许多小自我的呢?”

“很难呵,平衡诸多小自我对任何人都不容易。夺取对自我的掌控权,过程可不是民主的,既不按利弊轻重也不靠多数表决来做取舍,不管是优是劣,孰轻孰重,哪个小自我一旦夺得控制权,便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号令别的小自我。要命的是,这种挟持很不稳定,而且很短暂的。此刻这个小自我得了手,满足一把它的欲念,彼时另一个小自我篡夺了控制权,又去满足它所代表的‘我的欲念’。有点像电脑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开了许多视窗,争夺视窗前台,占据着你的注意,敦促你优先处理它,尽管这个事项既不重要又没价值。所幸的,操作电脑的是你,你是天子在号令诸侯,可以按你的‘自由意志’来调整电脑处理的优先次序。可是在人脑里,这天子是个弱主,就像是汉献帝或隋炀帝之类的,而董卓曹操等众多豪强在群雄竞逐,无论哪个豪强一旦挟持住天子,必然假天子之名来压制其他的欲念。调整和优化大脑决策的‘自主’选择次序,因此异常困难。到底谁算是‘我’呢,究竟有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统一自我,‘自我’的社会意义又是怎样的,科学界正在研究呢,各种学说争论很多,然而还没有定论。

“究竟哪个小自我有能力抢得控制权,发号施令来主导人的行为呢?书上又说,靠的是那一刻在你大脑映现出的印象,主要靠对记忆的控制。遇到要做选择拿主意,人脑启动的首先是短期记忆里的鲜活印象,如同电脑在高速缓存里的内容,不够的话,再调取长期记忆来帮助解决问题,就像调用硬盘或图书馆藏书资料那样,那时你会退一步对自己说,‘让我好好来想一想’。好好想一想之后你或许会说,这个小自我所代表的欲念不对头,对整体自我没好处,得把控制权让出来。不过这样的理想状况在现实生活里很难得,平常在说的理性思考之所以不常见,因为篡了权的那个小自我不肯轻易退让,而是坚持它代表的欲念,把调用长期记忆的渠道控制住,就像不准你从图书馆里借某类书那样,封锁长期记忆调用的渠道,结果反而会强化窃据前台的小自我的控制权,显得它所代表的欲念更合理更逻辑更正当。  

“启动长期记忆的过程本来就慢,很费劲费时的,人脑因此容易犯各种偏误。书里提到了这么个小测试,说有位女士立志减肥,她又很偏爱甜食。一次与朋友晚宴,她打定主意不吃甜点。晚餐将结束时,服务生前来问是否要吃甜品,朋友为了试探那女士不吃甜食的决心究竟多大,此时耍了一招,故意请她查一个熟人的手机号码,做这么简单的事让女士的注意力稍有分散,她随口便答‘我要吃的’,减肥的初心顿时瓦解,偏好甜食的小自我乘机‘篡权’,导致了女士的‘非理性’行为。读到这个小故事时我还想呢,哪有人会这样傻的?后来自己吃了不少亏才明白过来,任何人都会犯这类傻的。东京那天晚上唱了卡拉OK后,我改变主意在那里留宿继续玩,不就吃了大亏吗,险险乎死在海上!我把自己这个教训说给弟兄们听,不要以为自己多读了点书就变得更多理性了,我们只不过多了些技巧和说辞,更方便造出些理由,来替霸占自己心智的那个小自我辩护而已。人们眼下造出的种种理由,质疑疫苗不可靠,说起来头头是道,有多堂皇,不也同样的?”

“年轻人太看重当下的快乐,让小自我劫持了大自我,”听了儿子的话小何说,“那本书是不是叫《快思慢想》,Garry,对吗?是本难得一见的好书,我读了也很受益。作者卡尼曼教授把他许多深邃的洞察给我们解释,指出现代人的种种心理偏差,剖析现代社会的种种吊诡行为的根由,人的认知能力受着百万年演化成的的限定,人脑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有根本的改变,人的选择也没有变得更理性点。在理论探索和社会组织方面文明的确是大有长进,但是人性本身并不能就此拔高了。老孙,侬晓得卡尼曼的书吗?”

“看过,以前还读过他不少论文,念博士时的课外兴趣,不过当时读不很懂,直到他的这本书,理解才有点豁然开朗。真正领悟的可能还是老冯,冯老师精读过《快思慢想》,给我解释他的体会。他说咱们老祖宗有些了不起的智慧,譬如《中庸》开篇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前人对这几句千古名言的解释不计其数,绕来绕去还是叫人懵懵懂懂。要和卡尼曼的认知行为科学联系起来相互参证,冯老师认为,领悟便可以通透。人要活出‘达道’来,‘性要率’,天赋的本性必须完整获得体现,既包括理性,又不可忘记人类天生的动物本性。人在调动长期记忆,卡尼曼称之为慢想系统之前,快思系统早已启动,并且已经掌控了人做判断取舍的大脑中枢,所以调动理性思考并不容易,来纠正直觉情感的偏向。事实上,理性推理被控制受到扭曲后,往往反而在强化情感直觉的选择,将偏执的选择合理化。他还说,‘修道’的这个‘教’是怎样把快思和慢想两个系统中庸地协调起来,非常有深意,是很值得我们琢磨的一个大课题。

“老冯果然是老师,什么时候请他来给我们讲讲?我很有兴趣切磋这类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不怕死我当然也有兴趣,不过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人到底贪财还是不贪财,为的又是什么。”

好的,我来约他,有机会大家好好聊聊,我也多个机会学习学习。

25

我把小何的意思转告了老冯,他说卡尼曼的发现虽然是一些常情常理,却非常人常有,常常被人遗忘。于是抽了个心情松弛的时间,我们通过视频聊了起来。

 “冯老师好,很高兴能向您讨教,上次老孙说起,您对卡尼曼的《快思慢想》有深入理解,想听听您的见教。我老在琢磨那本书,觉得里边的启示各式各样,所以把Garry也叫了进来,让他有机会见识见识老师的高见。”小何看来还挺认真。

Hi,冯老师,Daddy说应该称您太老师,按中国人的习惯。”

“大可不必客气呵,Garry,这方面是没有专家的,更谈不上什么权威。这类永恒问题,人们尽可以探讨,恐怕永远不会有定论的。卡尼曼提出的那些认知心理的偏误,古人是早领悟到了,也殚精竭虑提出了各种解释,像我们的老庄、孔孟浓缩成的几句话,谈什么是人的天性,什么是人的生存条件,人又怎样认知,彼此如何交互影响形成合作,等等,领悟都很深刻,至于后人是否领悟到了,我看是没有,或许有一些但不可能完全。我自己也不过多了点观察,多思考了一点而已。与一些学理的书不同,卡尼曼是从现实生活中人的实际行为来倒推的,人脑是如何来辨识的,认知的本性和环境两者是怎样交互影响的,让你我这样的常人更容易领会。台湾人把这本书名译成了《快思慢想》,很有水平,因为卡尼曼定义的认知系统1,最大的特色是快,而系统2的主要特色是慢,把两者叫做快思系统和慢想系统很贴切,又有人把它们描述为热系统和冷系统,也挺通俗的。

“卡尼曼教授把大脑认知活动划分成这么两个系统,与通常右半脑和左半脑的区分不同,其实并没有解剖上的固定位置,也没有相对应的大脑功能区域。系统1基于直感、联想、即兴,与具象情感紧密联系着,以启发式跳跃来替代智性推理,从而快捷形成判断并付诸行动的综合处理系统;而系统2呢,是基于理智、推演、解析,同抽象理智紧密联系着,按逻辑有步骤地分析,推导出结论,经过慎重验证后才有所动作的处理系统。这一层道理对理解全书很重要。”

“我最感兴趣也常常感到困扰的问题,不妨这里先提出来,为什么人们不遗余力地追逐钱,穷其一生的精力时间来追逐它呢?据我观察,咱们社会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花了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生命在为钱打拼,是受了什么驱动呢?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不好意思,老实说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不过领养了小Lina后,特别这次病毒大流行以来,疑惑越来越大,当然,首先是在质问我自己。 人不容易质问自己,对吗, 我于是观察其他人,尤其是我的同事和下属的种种行为,大多数人活得并不见得快活,有了更多的钱也不见得就能更多些快乐。

那些年轻人,我雇来工作的,聪明能干没话讲,名校出身,也都勤奋能够自律,做起项目来没日没夜,攀登职业阶梯非常努力,拼搏的标的是钱,赚多赚少于是成了他们职场成败的唯一衡量尺度。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这固然没错,的确值得为钱拼搏,可是过了某个程度,问题就会抬头,钱赚了多少才算够呢?人们多半会这样来鞭策自己,说不够,远远不够,不可以就此小富即安,以前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譬如说吧,某A已经升到了副总经理,做不到总经理怎能甘心不再进步?或者,看到B奖金都拿到了一千万,区区七百万我又怎能安逸呢?没完没了地争逐,我在这条道上走得远的…… 可是事业做得越成功内心里变得越彷徨,越来越害怕问自己这个问题,拼了命赚的钱到底要用来干什么呢?有个骡子拉磨的比喻,好像是叔本华说的,一头带着眼罩的骡子绕着圈子拉磨,不停地拉,无休无眠,磨的食料越来越多,那么人呢,那么自己呢?我不敢问,像是把空罐子往下坡路踢,过一程踢一程。直到收养Lina这件事,自己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竟然拿掉了我的眼罩。为了教养小女儿做的一些细小事情,让自己体验到了由衷的欢愉,逐渐明白,只有实地亲自动手做了,才能体验到满意,人生的意义才丰满起来。凡是需要平衡,积累财富可能也是如此,获得和付出得对称起来才好,是我的体会。我于是跟儿子还有同事们讲,财富是一种能量,必须流转起来,不能在某人身上聚集太多太长久,当然也不可以亏空太多,流入而不流出,或者只流出没流入,都会压垮人的。”

“那倒不见得,”Garry回应父亲的话,“上次我们在横滨买的那艘二手游艇,停在船坞里好几年没开过,贱卖给我们的价钱还不值付出去的船坞费,当时我就在想,那船主拥有这条船,对他究竟有什么好处?要不是这次疫情,船还会继续停在船坞不用,他还不断在付昂贵的停船费呢。”

“书里卡尼曼对这类问题有过不少分析,他认为钱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不同的mental accounts,价值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我以前学的是财务会计,”老冯回答,“一块钱就是一块钱,无论放在哪个账户里都是等价的,会计学的一条基本法则。然而等量的钱在不同的账户里,给人的心理价值可以很不等量。卡尼曼他们证明,人有若干种心理账户,让人产生的价值感知很不同。我们上次说到,赢钱输钱,人的心理感受大不一样,亏一块钱带来的不愉快需要赚两块或更多才可以抵补,就体现了心理账户的差异。除了赢和输不一样,近期和远期也是两类不同的心理账户。年轻人把即期可用于消费的钱看得很重,很难想象退休以后的生活需要,四十年后账户里的钱是那么的遥远,心理感受是那么不值钱。用我们会计里的一个概念,是心理折现率很高,异乎寻常的高,将来的钱很不值钱,因此难怪他们为了将来储蓄的意愿非常低。”

“确实,人受快思系统1的控制,当前的消费带来的快乐感知很直观,加上市场和商家的种种诱惑又格外强烈,不停地刷卡消费,刷刷刷,直到背债,付奇高的信用卡利率,”小何表示同意,“实在很不明智,不过这与读了多少书,掌握多少知识不相干。这时需要的,是应该让慢想系统2 来掌控你的长期决策。一百多年来的市场经验不会错,你现在存一元钱,投资在指数基金,四十年以后至少变成八元,很稳妥的。不过呢,要请出系统2 的理性计算来指导人们的决策却不容易,一来系统2启动慢,很懒惰;二来难以引起你情感的共鸣,消费的小自我在掌控着系统1呢。因此,系统2 的理性计算要能够插得上手,靠人固有的‘自由意志’往往是不够的,需要有外部的提醒,卡尼曼和他的同事塞勒教授把它称为nudge,推搡你不失时机地启动系统2,来帮助做出健全的选择。”

Garry接着父亲说,“推助也许有些作用,譬如香烟盒上的警示,‘吸烟有害阁下健康’,不过能起多大影响就难说了。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机构、媒体也在不断公告,可是不在乎的人,无动于衷的仍然很多。威胁生命不是不严重,统计数字明摆在那儿,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充分感受到威胁。把持着头脑的直觉感受不让人做理性的计算,算不清楚后果的机会成本有多少,以为戴口罩,打疫苗、保持社交距离都是小题大做,妨碍自己的自由,不值得。我以亲身的痛苦经验劝告弟兄几个,不知道他们真的听进去了没有。我说,不接种疫苗的害处好比高速驾车同时发手机短信看视频,出事的概率很高,可惜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仍在这么干,我们好几个朋友都为此出了事故,有个同事还撞死在车祸呢。”

 “人的大脑神经元网络有其固有结构,这些结构和功能轻易改变不了,卡尼曼很坦率,说系统1和系统2只是一种形象的简洁划分,一个健全的选择需要融合两个系统,怎样找到两者协同的‘甜点’,是其中的关键。所谓‘甜点’,依我看,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中庸之道’。每个人有自己的‘甜点’,各不相同,却不是与生俱来,而要通过经验和教化。人在一生的不同时期,‘甜点’也不尽相同的。这好比是‘任督二脉’,一时似乎贯通了,一时又不通了,要看自己的本心是否诚正,功夫是否到家。”

接着老冯我说,“说到你的问题,小何,积累钱财,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事,目的究竟在哪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早就说白了。乾隆皇帝下到江南,看到扬子江上行船如织川流不息,便发感叹,Garry你没听说过吗,你爸爸一定知道这个故事,很出名的,乾隆感叹来来往往其实就那么两只船,一曰利一曰名,在人生航途忙忙碌碌,人们图的不外乎这两样东西。那么问题来了,名和利哪个更重要些,彼此又是怎样来转换的呢?”

“名应该更重要,因为名更稀缺,供应更有限,相比之下钱财还不这么稀缺,也容易被再分配。名很难被分割,权就更难了,对权力的竞争简直是个零和博弈。要认清这一层关系你得先有富人心态。小何,侬现在已经转轨到了富人心态,倒不是年龄关系,而是侬已经积累起稳定的财富,算是恒财吧,于是自然而然追问起财富积累的意义,也就是开始在逐名了。你、我,还有老孙,同绝大多数人一样,开始都是穷人心态,那是没得选择的,争取不到生存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话,船会沉掉,哪有机会去图名呢?积极挣钱的穷人心态,不是出于贪婪而是出于必需。所以说钱财的利是有底线的,然而却无上限,富了还能再富,无止境地驱使人们继续拼搏。但要是逐利不知餍足,一味追求个人和子女消费的人,还只是贱,谈不上贵。因为没有高贵的追求,终于没有尊严,终究是得不到社群的长期尊重的。那么,那帮‘富贱之徒’图的又是什么呢,图的是他人的羡慕,钱财积累到这个份上是为了显摆。钱财是个标志,明白无误的信号,足以引起众人的艳羡和赞誉,给人带来难以克制的自得自满……  

“哦,冯老师您这么说,让我多明白了点。我们努力工作,赚到了钱后要怎么花,一直令我好奇,” Garry显然给打动了,承认得很真诚,“我们赚钱还真的是为了个标签,显示我比你优越,因为赚得比别人多。譬如说吧,我有一辆凌志,才一年新,看到办公室里的Bob换了一台BMW750,就想着要超过他,等年终奖发下来换一部保时捷的跑车。可是当看到另一个同事Adam开起法拉利来,心里不免有点气短,不如他成功呢,我还得更发奋,期待过几年再把他比下去。其实不论在纽约还是在香港,一加速马上得踩刹车,根本发挥不出跑车的长处。不过单是拥有豪华跑车会让自己有很大的满足,不用别人恭维,这标签明摆在这儿呢,觉得付出的辛劳全值回来了,内心里这个得意啊,加班熬夜的劲头又上来了……

“去年报上说,乔布斯定制的豪华游船终于完工了,花了四亿多美金呢,”我插话说,“人死了都快八、九年了,谁去享用啊?他太太有意将船出售,她可能对这个令人惊艳的标签不再有兴趣了,可谁来接手这艘名人的名船呢?乔布斯已是名满天下,还是忘不了那穷人心态,还恋着要靠超级奢华来显摆自己的超级成功,显得比其他的富豪更优越,报道说定制游船时他已经得了绝症,是换过肝脏以后的事了。”

“要摆脱赚钱来显示比人优越的冲动,的确艰难,我也是在海上感染到病毒,在病死威胁下自己才有了点真正的感悟。在香港的时候,Daddy有时会谈到钱财积累有什么意义,我心里老觉得他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道理不是明摆着的吗,不然的话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干同样的事情,马不停蹄地挣钱呢?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驾车开到港岛的山顶,看到一栋真正的豪宅,270度的海景非常壮丽,我故意问他,想不想拥有这栋楼。他说,竭尽全力的话还是买得起的,可是花这十多亿港币,它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呢,何况即使全港的媒体都报道我这个豪举,全港的人都在羡慕,我对自己也不会多满意一点。听了他这么回答,我当时觉得他简直是在自欺欺人。”

“真正能够摆脱攒钱用钱的怪圈的,当代人里面巴菲特肯定算是一个,”小何听到Garry说到这里也开口了,他一向推崇巴菲特,“巴老赚钱的本事可以说是无人可比,他的见识、定力、勤勉、耐性,谁能及得上?几十年长跑下来,特别在经济不景气的熊市,甩出去别的投资家不知道几条马路;尤其叫人佩服的,他散起财来又是那么洒脱,数百亿的财富说捐就捐出去,而且承诺把财产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捐给公益事业。最令人叫绝的,他还不是以自己的名义来捐呢,结果却好的出奇,在收支两条战线上同时战绩辉煌,利和名之间的转换效率一定是整个业界最高的。巴老的声名现在是天下皆知,你们看,报刊网络每天都在引用他的话,他讲那些话快几十年了,竟然成了家喻户晓的格言警句,赢得了无数人的由衷敬佩和追随,这才是财富积累的真正典范。富人何其多也,名垂青史的能有几个?我看巴老的成就至少不在卡内基之下,在他的大脑里,系统1和系统2是融合极为默契,必定是找到了名利互通的‘甜点’,用冯老师您的话来说,他的任督二脉是贯通着的。”

“巴菲特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楷模,”老冯表示赞同,“不过怎样才算是达到了这个‘甜点’?有机会我们再来探讨吧。”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社区报道』 UCLA陶哲轩教授力荐、亲自把关:AI for Math照这个清单学就对了 2024-04-16 [86]
『社区报道』 华裔科学家李飞飞:她看见的世界和她改变的世界 2024-04-14 [127]
『社区报道』 陶哲轩转发、菲尔兹奖得主领衔:AI正在颠覆数学家的工作方式 2024-04-08 [127]
『社区报道』 李飞飞教授主讲,斯坦福2024 CS231n开课,依旧座无虚席 2024-04-06 [202]
『社区报道』 丘成桐:为了大统一理论,把宇宙建到十维了 2024-03-28 [407]
『学人动向』 杨振宁挂念了七十多年的师姐,和她背后屹立三个世纪的学霸家族 2024-03-18 [861]
『社区动态』 晨光基金會(美國)留學生獎助學金 2024-02-10 [1791]
『内外互动』 萧东:2023年美国躲过萧条,2024年呢? 2024-02-04 [1790]
『社区报道』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举办2024年春节招待会 2024-02-04 [1882]
『学术论坛』 第31届环太平洋管理国际研讨会 征文和邀请通知 2024-02-05 [1650]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真正抑郁的人一个共同特征:他们比正常人显得更正常。如果你发现自己抑郁了,一定要把自己救上来。 2024-04-16 [87]
高浓度对话!马斯克VS最大主权基金掌门人:“真实”对于人工智能至关重要 2024-04-15 [59]
大语文时代落幕,数学为王的时代已来! 2024-04-15 [64]
“我教了坟墓一样的班级”, 资深教师的一句话, 撕开应试教育的遮羞布 2024-04-13 [127]
解密老北京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2024-04-13 [90]
高功能抑郁的12个迹象 2024-04-14 [105]
轻度抑郁症的人,不论大人与小孩,多半会有7句这“口头禅”,希望你一句没有说过 2024-04-14 [142]
不懂熟人政治玩法,是很危险的 2024-04-11 [138]
他们竟然还在歌颂苦难! 2024-04-11 [186]
风流才子的豪华退休生活 2024-04-11 [20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