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媒体报道称,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希望小学被闲置废弃,沦为“摆设”(如2008年湖北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荒废),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回应说,闲置的小学多为乡村小学,而不是希望小学。多年来很多地方组织冒用希望小学的牌子建设大量的乡村学校,才会在大规模撤并小学中给外界造成希望小学被闲置的感觉。
数据显示,乡村小学从1985年的83万所锐减到2007年的34万所。据估算,到2010年将有近70%的学校被大规模撤并。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基会所属的130万所希望小学只有800所被撤并,闲置率不超过5%。(2010年10月25日《京华时报》)
不管希望小学的闲置率是高是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大量的学校(包括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其中也包括希望学校)一边在撤并,一边在兴建。本来,这也是社会兴衰更替的自然规律。但如果我们在兴建本身没有充分地研究自然本身的兴衰更替规律,而只是凭愿望和理想办事,往往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造成大量的社会稀缺资源浪费。这方面的例子,远不仅限于希望小学的闲置浪费。“希望小学被闲置”只不过是全豹之一斑。
在中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运动过程中,城市乡村的兴衰速度,往往超过我们许多人的想象。于是,我们在社会诸多方面的活动,不论从思路还是从行动上,都远远跟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比起不顾客观事物规律,大规模拆迁征地制造“空城”、“鬼城”、“烂尾城”并且制造大量的地方金融烂账来说,“希望小学被闲置”只是无足轻重的“小巫见大巫”。在凤凰卫视10月23日播出的《问答神州》节目中,接受独家专访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各地方政府成立了大量的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债务总量是最高到了7.66万亿,相当于GDP的20%多。此前则有媒体报道,截至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其中发现有问题的贷款金额约2万亿元。
现有地方融资平台“有问题率”高达26%,跟地方政府不顾城市化基本规律,在不可能城市化的地方过度征地等肯定有关。成思危认为,外国的次贷是把钱贷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个人,中国的次贷是把钱贷给没有还款能力的地方政府。中央如果处理(即由中央兜底地方债务——作者注)的话,就减少我们改善民生、社会保障等等方面的支出,第二个可能是转变成银行的坏账,第三个更坏的就是我们多印钞票,造成通货膨胀来稀释这个债务,这些都是老百姓的损失。
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跟我们长期以来只注重“事”,不注重“人”有关。我们的希望小学没有紧紧抓住“人”即需要被帮助的学生这个关键环节来做文章;同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也没有紧紧抓住“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自由和权利”来做文章,不是说你人到哪里我就保证你在哪里实现你的权利和自由,而是我划一片区域你只能在那里“享受”权利和自由。超出这片区域,对不起,你的权利和自由都是空白!
所以,我们看到的情形是:大量孩子离开了乡村,到县城或者随父母跨省跨市去上学,却得不到平等的上学和高考权利。而他们即将衰败也势必要衰败的乡村,地方政府却在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兴建新的希望小学或者其他小学。反正每一次建设都有一次性GDP、有政绩,甚至还有他们的腐败收入(法治社会下没有灰色收入一说)。以此类推。
这也给希望工程的捐赠者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就是一切要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不要以为校舍建设好了,一切就OK了,倒不如直接转向资助学生,从“希望学校”向“希望人”转变,看看哪些学生上学离家远,资助他们在学校租房住,甚至雇志愿者照顾他们;看看哪些学生切实交不起非户籍所在地的“借读费”,确保他们能够在父母身边上得起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