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癌症协会(ACS)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每三年合作发布的重磅统计数据Cancer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statistics, 2022于6月23日在线发表于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图1)[1]。 这份报告统计美国癌症发生率和生存现状,并介绍目前的治疗模式和癌症生存数据以及有关生存问题的信息。今年更提到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给癌症治疗领域带来的挑战。 “医学界肿瘤频道”对比了中美双方的癌症治疗与生存数据,分析两国之间癌症诊疗的差异。
中美5年生存率,69% vs 40.5% 2022年,美国有超过1800万名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幸存,这一数据与2019年的统计报告[2]相比继续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1%的癌症幸存者确诊癌症不足5年,这意味着近7成幸存者已跨过5年大关(表1)! 反观中国的数据,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分析的中国癌症生存率研究[3],从2003-2005年到2012-2015年,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从30.9%显著增加到40.5%。
表 1 确诊后生存的时间
2022年,美国男性中幸存者人数最多的3种癌症为前列腺癌、皮肤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女性中则为乳腺癌、子宫体癌和甲状腺癌 (图2)。
甲状腺癌和皮肤黑色素瘤的排名上升,或分别反映了过度筛查和紫外线辐射暴露的影响。
据赫捷院士团队在近日发表的《2016年中国癌症数据》[4]显示,中国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则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癌症谱也与西方发达国家趋于同化,CA报告的“现在”或许也是我们的“未来”。
各癌种5年生存率仍存较大差异
▌1.乳腺癌 在2022年,美国有超过400万名女性有浸润性乳腺癌史,仅2022年就有28.7万名女性新确诊乳腺癌。乳腺癌幸存者的年龄分布比其他常见癌症(肺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幸存者更年轻,主因是诊断时的中位年龄更低(例如,乳腺癌vs肺癌为63岁vs 71岁)。 在中国,乳腺癌也是女性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2016年新发病例数为30.6万例,占女性新发总癌症数的16.72%[4]。预计2022年,我国将有多达42.9万女性确诊乳腺癌[5]。
图4 美国不同分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 在乳腺癌的治疗上,“老大难”三阴性乳腺癌虽进展落后于其他分子亚型,但免疫联合化疗治疗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以及靶向药物治疗BRCA胚系突变肿瘤的积极探索,都为这些患者蹚出新路。
分析显示,美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970年代中期的75%上升到2011年至2017年的90%,I期患者接近100%,但IV期患者仅28%。 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2003-2005年期间的73.1%稳步上升至2012-2015年的82.0%。这主要得益于内分泌治疗的进步和乳腺癌早筛的普及。相比美国,我们进步的空间还很大,期待未来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2.肺癌 肺癌在中国是第一大癌,占据了男性癌症发病率首席和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的位置,死亡率更是高居两性之首。在中国,2016年肺癌新发病例高达82.81万,占到了新发癌症总人数的20%以上,其中男性54.98万例,女性23.70万例。 美国目前共有65.5万名肺癌幸存者,其中2022年新诊断的病例为23.7万例。肺癌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超过一半(55%)的幸存者至今距离诊断不超过5年。
近年来外科治疗的进展,如改进的分期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改善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存率。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如抗血管生成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也可用于治疗NSCLC。免疫疗法在2015年才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但其临床应用进展迅猛;到2018年已有约33%的新诊断IV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而2016年只有12%。(图8)
图8 美国不同分期NSCLC患者的治疗手段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早期发现和治疗手段的发展使5年相对生存率几乎翻了一番,从13%增加到2011年至2017年的22%。然而,由于早期的肺癌通常没有症状,大多数肺癌诊断时已是晚期的,只有30%的病例被诊断为I期(图4),其5年生存率为65%,而IV期则下降至5%。 美国的肺癌数据已经不怎么好看,中国的数据则更惨一些。
2003-2005年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6.1%,一直到了2012-2015年也仅爬升至19.7%。
▌3.甲状腺癌 目前美国有近110万人曾患甲状腺癌,2022年还将有4.38万人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大多数(77%)甲状腺癌幸存者是女性,其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多。 在中国,甲状腺癌2016年新发病例数为20.2万例,估计2022年的新发病例数将达22.4万例。甲状腺癌也已悄然成为我国女性第四常见的恶性肿瘤。 大多数甲状腺癌是可治愈的乳头状或滤泡状癌,但约3%是髓样或间变性癌。在治疗上,几乎所有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都是手术,术后可给予放疗,以降低高危患者局部复发的风险。靶向药物可用于治疗转移性甲状腺癌。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就超过了90%,2011年至2017年期间已达98%。 中国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从2002到2005年间的67.5%显著上升至2012至2015年的84.3%。
▌4.肝癌、胃癌、食管癌 中国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但这三种肿瘤在美国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相应的癌症幸存者人数也相对更少。
图9 2016年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排名[4]2016年,中国这三种癌症的发病数为胃癌39.7万例、肝癌38.9万例和食管癌25.3万例,仅这三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已占癌症总发病人数的超1/4,而死亡数更是占了癌症总死亡人数的34%。预计在2022年,胃癌、肝癌和食管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新发例数将分别上升至50.9万例、43.1万例和34.7万例,形势依然严峻。在此次美国的报告之中并没有详细阐述这三种癌症的具体治疗和生存情况。
▌5.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在美国两性常见癌症排行中都退了一步,但不妨碍它依然声名赫赫。2022年,美国有超过140万人曾被诊断为结直肠癌,仅2022年就新诊断15.1万例。自21世纪初以来,由于50岁以下成年人的发病率上升,而较年长人群的发病率下降,结肠直肠癌的诊断年龄迅速年轻化。年轻成年人发病率上升的原因目前未明,但可能与饮食变化、缺乏运动和肥胖流行有关。 在中国,2016年约有40.8万人被诊断出结直肠癌,而2022年预计将有59.2万例新发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