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教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UCLA 亚太中心主任)
清华论坛实录(线上)北京时间星期二(9月6日)
大家早上好,北美的朋友们,下午好,晚上好。谢谢主持人李明欢教授。
首先,感谢龙登高教授的盛情邀请,我衷心祝贺第十二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的召开和圆满成功。
龙教授让我今天来谈谈“美中关系与美国华侨华人”。这是一个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也可能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当今的美中关系是处于两国1979年建交40多年以来最低潮。我不是中国问题、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的专家,不打算“妄议”。我想就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美国华人社会多年的研究,跟大家分享两点看法以及我的忧虑和希望。
I.美中关系与美国华人社会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我们在美华侨华人的社会境遇和日常生活。
美中关系好,我们就活得潇洒畅快;美中关系不好,我们就会感受到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压力。
举两个例子,一个远,一个近。远的是1980年代初我来到美国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个20多岁的中国留学生。我非常不喜欢别人问我,“Where are you from?” (你从哪里来?)尽管这是个自然而然、毫无恶意的问候。但每当我回答说,“I’m from China”(中国),都会接着有一连串的问题或疑问。“From red China”(红色中国吗)?“from Communist China”(共产主义中国吗)?“I thought you were from Taiwan”(我还以为你从台湾来的呢)。听多了,我就慢慢知道当时“红色中国”、“共产主义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是一个多么罪恶和恐惧的存在。当时在不少美国人心目中,中国不仅十分神秘,贫穷落后,它还是美国的敌对国,被认为与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体系格格不入,是政治和文化的威胁,是“黄祸”。很多友善而无知的美国人把中国人视为愚昧贫穷体弱、不信上帝的异类,甚至是妖魔鬼怪。不相信从红色/共产主义中国来的年青人会这么阳光,聪明,还会讲英文。我当时身边就有些大陆留学生,为了回避那些惊恐或鄙夷的目光,会撒谎说,我来自台湾、我来自香港。虽然我没有撒过这样的谎,但每次我遇到“red China?”这样的疑问,我都会觉得底气不足,这对我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阴影。
我的这种感受,跟美国土生的亚裔第二、三代不喜欢甚至厌恶听到这个问题是有点区别的。对于第二、三代来说,他们会认为这个貌似平常的问候语是一种隐形的种族歧视,是被自己祖国(美国)的种族制度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他者,外国人,中国人。历史上中国人、华人是受歧视的,是异类。华裔美国人对这种歧视十分敏感、厌恶和无奈,这也对他们造成自卑的心理阴影。不同的是,他们感受到的是在自己的祖国被视作外国人,他者,而不是WE,自己人。
随着美中关系的不断改善和互通有无,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误区逐渐缩小,中国的形象也变得比较正面。到了21世纪的时候,当你告诉人家你来自中国的时候,你再也不会听到“红色中国吗”?“共产主义中国吗”?之类的带负面色彩的疑问,你也不会听到别人为了防止犯type I error,问“你是从香港、台湾来吗”?你甚至会不时地听到美国人说几句“你好吗”这类的简单中文问候语,听到赞扬中国的话。中国的崛起,华人在其他美国人面前不再是缩头乌龟,而是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也有不少美国人跑到中国去淘金赚钱。由于两国经济的互惠发展,文化交流的深入,国际移民政策的改善,以及美国社会内部的法制改革,美国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得以提升,美国华人的形象也越来越正面。
另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这几年的新冠疫情影响。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美中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两国政府已经在贸易、知识产权、高科技发展,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走向竞争甚至对抗。随着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尽管全世界都期待着美中两个大国能够加强合作,携手抗疫,但两国领导人却陷入了相互指责、甩锅的怪圈,任由不断增长的猜疑、不信任甚至是敌意,主导政治和决策。 美国总统川普还公开把新冠病毒说成是“武汉病毒”,“中国病毒”,由此煽动民族仇恨,十分负面地影响了美国华人社会。唐人街,小东京,韩国城以及亚裔的一些餐馆商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亚裔成了一些带有种族歧视的美国人的泄愤对象。仇亚犯罪案例急剧上升。我本人也有过在街上被人骂的经历。
我刚才举的远近两个例子说明美中关系与美国华人社会和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意义。美中关系的好坏还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如移民,就业,跨国活动,国际交流,政治参与等等。因此,美中关系不好,美国的华人社会也会随之受到负面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中关系对于美国华人社会,可以称之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II.对“美中关系与美国华侨华人”的第二点看法,我主要强调的是:美国华人社会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社会。
对于祖籍国中国,海外的华侨和华人会有不同的情感和联系。这是很自然、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大家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海外华侨华人眼中的中国,会因为他们对中国的过去和现状的了解的不同而不同,也会因为他们的政治观点和立场的不同而不同,还会因为他们跟中国联系的深度(是否经常去中国、是否有父母亲人住在中国、是否有经济或生意利益在中国等)的不同而不同。
可以说,对中国的看法,对于美中关系如何影响美国华人社会这个问题,很难找到统一的答案,你问十个人,可能会听到十种不同的看法。其原因既简单又复杂。英文可以用两字概括:”intraethnic diversity” —— 族群内部多元化。也可以用一字概括:“complexity” —— 复杂性。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复杂的美国华人社会的多元性。
· 从历史角度:华人社会有老移民和新移民之分。老移民中又可按美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有排华和居住隔离时期的华人社会,二战后冷战时期的华人社会;新移民中可按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分:有1980年代,1990年代,21世纪交替全球化时期以及最近的2010年代四个不同年代的新移民和“新”新移民群体。
· 从代际角度(纵向的维度):第一代(2/3),第二代(1/4),第三代(10%)。美国的华人社会还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社会,不像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已经进入第四、五代以上。
· 从来源地角度(横向的维度);中国大陆(60%),港澳(12%),台湾(15%),东南亚和拉丁美洲(10%)。
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即便个人的族裔身份,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相同,他们对于祖籍国、祖国和所在国的文化认同和情结是不同的,他们的所在国与中国的关系也会造成对中国认知和认同的差异。
由于没有统一的信仰或宗教,因此在对当代中国的认同这个问题上,美国华人社会没有统一的看法和声音。他们是各自社群中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移民历史,不同的代际关系,不同的祖国,对中国和中华文化情感的深厚程度也不同。
对于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和新新移民,由于有共同的成长和生活经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会比较容易接近中国人的认知。但他们的理解也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更取决于美中关系冷暖变化的宏观环境。
对于老移民来说,他们在美国生活大半辈子,如果不经常回国看看,中国就会变得越来越遥远而模糊。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基本上停留他们离开中国时、或去中国旅游的次数和表面印象这个层面。
对于第二、三代的华人来说(比如我儿子),中国对于他们,只是父母的祖籍国,是父母辈和祖父母辈的祖国,而不是他们的祖国。因此,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只限于他们长得像中国人,从父母那里听到一鳞半爪的中华文化以及吃中餐用筷子。但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的,因为第二、三代的华人很多都不懂中文了,他们所理解的“中国”,显然跟中国背景的新移民是很不一样的。不过即便这样,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也会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也会随着美中关系的冷暖变化而产生变化。
此外,很多第一代的华侨在美国已经落地生根,加入了美国国籍,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女已经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美籍华人。忠于自己的国家是基本的公民义务。美中关系好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站队的压力,也不需要去作这种艰难的选择。一旦美中关系恶化,我们就会感受到负面的影响。永远的外国人,黄祸等的负面刻板形象就会凸显出来。在美中关系交恶和新冠疫情的不利政治环境中,有些美国人就会把华人和其他长相相似的亚裔视作中国人和泄愤的对象,致使仇亚犯罪的增加。
综上所述,由于美国华人生活在美国社会,他们的价值观、政治观点和生活经历十分多元,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不同的了解和解读。把他们看成是中国人,认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跟国内的中国人一样,是比较不切实际的。
这里也涉及到一个族裔身份认同的问题,在移民社会学和族裔研究学研究中,这都是一个热门课题。因为第一代移民和土生的第二、三代美籍华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我是谁(who am I)?我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入美国籍后是什么人?
在美国,有些时候我自己觉得我是中国人,而有些时候我又不觉得我是中国人,但从来没有必要强化我是美国人的身份。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我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在什么条件下会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呢?是什么原因驱使自己产生这种身份认同的困惑和转变呢?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此外,很多华侨已经落地生根,历史学、人类学和华侨华人研究学对他们都有了大量的研究。那么,中国强大以后对他们的身份认同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外华人身份认同转变的问题。因为中国崛起是一个大背景,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件,它必定会对海外华人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华人身份在经济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它会提供很多经济上的机遇。但政治、社会文化上的影响会怎样呢?我们有经历、有感觉,看到了问题,但对于问题的因果关系、未来的趋势和走向等等,我们还没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去深入探讨。所以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提升。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很多问题,我们会后会有机会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