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跃至世界第一经济体吗?是的,马丁•雅克在他的著作《当中国统治世界》世界中很有自信地断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在马丁•雅克看来,中国的发展之路有自己的特色又充满儒家文化的色彩,沿着这条路认真地前行,最终中国将平稳地达到顶峰。不,怀疑中国者也同样自信,比如经济学家约翰•马丁(John Markin)和对冲基金经理吉姆•查诺斯。资产泡沫破灭曾让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 “失去的十年”,他们预测随中国也将重蹈覆辙。在怀疑者看来中国就是“打了激素的日本”,对此,乔治•弗里德曼在他的畅销著作《未来一百年》中做过简洁地描述。
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常规地迅速地对中国做出预测经常错得离谱,现在我们甚至不敢给自己做出什么预测,然而研究过19世纪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之后,我们却发现了第三种可能:中国可能跌倒,但依然会前进,正如一个半世纪之前的美国。我们发现,今日的中国并不太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而更像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
不要误解我们的意思。我们认同中国这种极其危险的迅速增长将会减弱。中国需面对诸多严峻挑战,劳动人口老龄化、贪污腐败、逐渐难以满足的能源需求……。如果说中国遇到了挑战,那么美国遇到的问题也不可低估。1850年的美国几乎同现在的中国一样。
与现在的中国一样,那时的美国也正在经历从乡村农业经济到城镇化工业经济的巨大转变。19世纪50年代,美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大量生产那些价格低廉但品质很高的产品,比如纺织品、钟表和枪支等。英国人将这个奇迹称为“美国制造体系”,全世界都羡慕美国。就像中国生产大量廉价货品的能力让其他国家又羡又恨。
美国的评论员经常抱怨中国的成功是基于欺诈(如操纵人民币汇率)、可疑的贸易管理和蛮横地无视知识产权。他们的这些批评与美国崛起时英国批评家的言论如出一辙。那时,新英格兰的工厂通过反向设计来模仿兰开夏郡的技术突破。狄更斯也曾抱怨未从在美国销售的盗版小说中得到任何报酬。用一句马克•吐温(可能不准确)的名言来描述就是,历史不会重现,却有着相似的轨迹。
怀疑者的根据是什么?当美国崛起时,投资需求令资产泡沫疯长,而后破裂,但是美国经济总能复原,之后以飞快的速度成长。或许,中国也将如此。
那么,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呢?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政治环境与现在截然不同,唯一不缺少的就是矛盾。自由和平等让美国骄傲,而奴隶制却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妇女缺少最基本的权益,印第安人受到粗暴的对待。19世纪的美国蹒跚着前行,解决了自身的矛盾,中国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如此。中国需要收紧经济管制同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中国人挣钱和花钱都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他们对于政府管制却依然没有多少发言权。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类比远非完美,但是不完美的历史分析也有价值——帮助我们以一种新的角度看待现在。回顾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可以帮我们跳出只有两种选择的固定思维。一种观点将中国发展看做纯粹的外国例子——不仅是与美国不同,而是完全与美国相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繁荣很快就将凋谢,就如同上一个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亚洲国家一样。
美国人需要跳出这些惯性思维。否则将无法看清这个横贯亚洲飞速发展的年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61周年)。中国正在通往世界经济秩序顶端的路上蹒跚前行,同时也让美国焦虑不安。年轻的美国也曾让那个横跨大西洋的衰老帝国感到不安,这两者如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