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总署监管司负责人黄熠14日表示,对进境旅客携带的行李物品规定免税限值的做法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海关对“水客”打击,是为了给旅客创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维护公平的贸易原则。
目前,社会上对海关总署《关于进境旅客所携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比较关注,也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海关对居民旅客的“5000元”和非居民旅客的“2000元”限值的规定太严格。
黄熠说,对进境旅客携带的行李物品规定免税限值的做法是较为普遍的国际实践,对超出限值物品实行按全部价值征税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澳大利亚对进境个人物品的免税限值是900澳元,英国是390英镑,德国是430欧元,美国对进境居民旅客的个人物品的免税限值是800美元,对非居民旅客的个人物品的免税限值是100美元,韩国对进境个人物品的免税限值是400美元。
目前,中国对居民旅客携带的个人物品的免税限值为5000元,对非居民旅客拟留在境内的个人物品的免税限值为2000元。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目前中国确定的个人物品免税限值额度与发达国家规定的免税限值水平基本相当。他表示,海关所说限值是进境个人物品的免税限值,即超过限值予以征税,低于限值予以免税,并非是旅客能否携带有关物品的价值限度。除了国家规定禁止或限制进境的以外,超过免税限值的物品,只是需要向海关缴纳税款,便仍可携带进境。有关规定既符合国情,也符合国际通行实践。
黄熠特别指出,一些人对旅客随身携带物品征税的性质理解有误。目前,海关主要对进境居民旅客在境外获取的和非居民旅客拟留在境内的,价值超出免税限值的物品征税。对于旅客随身携带进(出)境,并复带出(进)境的原有个人物品,海关并不征税。
黄熠说,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有组织的走私团伙,假借个人物品名义,利用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的便捷通关措施,以逃避海关监管、偷逃税款为目的,一日内多次携带各类高档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生活日用品进出境,是变相的进出口商业贸易行为,相关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旅客的通关秩序,还违反了贸易公平原则,对于此类走私违法行为,海关将依法坚决予以查处。
相关讯息 1:入境限帶人民幣5000元 海歸今后也许将裸奔回國
中国商務部近日向中國海關總署發送諮詢函,稱中國加入WTO後承諾對各類電腦實施零關稅,海關向iPad徵收1000元進口稅與WTO規則不一致。據了解,有海歸戲稱超過5000元就要徵稅,回國的人只能裸奔,更有網民互相支招如何規避海關的徵稅措施。
隨著國外「打折季」的臨近,不少大牌的「粉絲」也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一部iPad要徵1000塊的稅,我買來只有4000多。」「5000元人民幣的限額,一個大牌的包包也不止這個價吧?」……54號公告讓喜歡到國外「掃貨」的人們一時亂了陣腳。
54號公告引起各方熱議,尤其是iPad入境是否該納稅,該繳多少稅已成熱門話題。海關向iPad徵收千元關稅的事件逐漸「發酵」。近日向海關總署發送了一份諮詢函,認為中國加入WTO後的重要承諾之一就是對各類計算機實施零關稅,海關向iPad徵收1000元進口稅與WTO規則不一致,20%的稅率過高,iPad完稅價格被高估。海關總署負責人則表示將於近期答疑解惑。
針對54號公告,有留學生發布「回國攻略」:回國用塑料袋裝行李,因為兩個手提箱就得2000元人民幣左右;iPad就地處理;回國只穿內衣內褲;課本、手機、電腦、MP4和相機全都扔掉,最好光著身子回來,保證自用物品金額低於5000元人民幣——結論:「裸奔」。
對於這樣的說法,海關人員表示很誇張,其實在查驗現場,海關人員會根據旅客的實際情況酌情考慮,比如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屬於徵稅範圍的物品,明顯就是使用過的,即使旅客出境時忘了申報,一般海關人員也不會強行徵稅。
相對於留學生戲稱要「裸奔」回國,常出國掃貨的網民則在網上爭相曬起了三大「避稅攻略」。攻略1:拎塑料袋出去背LV回來,攻略2:用假名牌換真大牌,攻略2:通過郵寄「曲線避稅」。但有網民表示,這些攻略聽起來挺好,想操作還是有點離譜的。
怕被征税 留美学生感恩节假期纷纷“瘦身”回家
上周,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所艺术大学读书的小米,趁感恩节假期回到杭州。这个高中就在美国念书,年年都往国内带不少新鲜洋货的姑娘,这次回来行李里既没有友人热盼的iPad、iPhone4,也没有打折抢购的LV、CHANEL包包。“不是我抠门,新的征税规则一出,我都不太敢带什么贵重物品回来,怕被收税,就买了些巧克力和小点心。”
随着12月留学生“归巢期”的临近,和小米一样,将之前网上调侃的“裸奔”回国演绎成现实版的留学生开始出现,虽然和职业代购相比,留学生受海关“54号令”规定的影响不是太大,但不少留学生怕被征税,带东西时还是有些怯步。
行李“被检查”,箱内留纸条
“报关交税程序太复杂,而且2000元、5000元的底线也很容易踢爆,所以留学生现在能不买就不买,买来的能拆盒就拆盒,能分装就分装。”11月初,杭州留学生朱经云从美国伊利诺伊州读完硕士学位回国。当她回家打开行李箱的时候,看到一张纸条,是上海海关写给她的,大致意思是:因为规定例行检查,对动了私人物品表示抱歉,希望理解。朱经云不禁抽了口气:她的三只托运行李箱中的一只,被抽检了。“还好里面只有普通衣服。”
事实上,海关令一出,原本准备大采购的朱经云当即踩了刹车:电子产品不买了,化妆品能少买则少买。
根据校内网上的一摞攻略,朱经云还把自己的托运行李分成三只箱子打包,所有的化妆品都“剥皮”,并且分装了。“化妆品没了包装,就说是自用的;分箱装,就是万一被查到,里头的货品价值也不会超过5000元。”
确实自己用的,该带啥带啥
不过在交流中,记者发现,很多这一季打算回国的学生,虽然对“54号令”有所顾忌,但心态都比较坦然。
留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的研究生周渊,两周前回国,他形容自己“就这么大摇大摆进来的。”作为电子迷,周渊说自己的一身行头里有不少敏感产品。但他觉得这次征税规则主要还是针对代购人士,留学生没有必要为此真的“裸奔”回来。
普渡大学大一的中国学生宋铮和一群同学现在正在做回国准备,他们心态都蛮笃定:“有些包啊什么的,确实是个人在用的,出关时气定神闲,该怎样就怎样。”
当然,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个救急方案:万一查到,首先如实说明留学生身份,其次要反复真诚地申明,随身所带自用物品不会留在中国,下次出境时会一并带走。“在外靠人品,长得诚恳点问题都不大。”宋铮开玩笑说。
相关报道:
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最近為了從海外入境旅客攜帶iPad該不該課稅,公開槓上。商務部指海關總署課稅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定,海關總署則不甘示弱地回擊,14日回指海關課稅做法符合國際慣例。
引爆中國兩大部門宣戰的導火線,源自一部小小的iPad。由於最近有人從香港帶iPad進關,「一部iPad才4000多元人民幣,被課了1000元人民幣的關稅」,引起民眾不滿。
中國商務部近日向海關總署發送一份諮詢函,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也簽署了資訊科技協定(ITA),重要承諾之一就是對各類電子產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海關向iPad徵收1000元進口稅與世貿規則不一致,20%的稅率過高。
但海關總署監管司官員黃熠14日透過新華社反擊說,對入境旅客攜帶的行李物品規定免稅限值的作法,「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如美國就對進境居民旅客的個人物品設定800美元的免稅上限。
海關總署敢大聲反擊,主要根據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該規定要求入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要徵稅,「非居民旅客」攜帶物品逾2000元就要徵稅。海關的政策引起各界關注,大批民眾擔心入境時超標。因為中國物價高漲,不少人出境大肆採購,水貨更是橫行,海關總署只好透過課稅抑制水貨。
雖然黃熠強調,旅客的隨身攜帶物品基本不徵稅,但對於「隨身攜帶物品」的具體定義,他則沒有交代。他同時否認嚴格徵稅侵害民眾境外消費權利,直言此舉有助監督管理、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防範有組織走私集團藉「個人物品」名義偷逃稅。
一名資深導遊表示,攜帶超過5000元價值物品進關要課稅,雖說早已存在,但過去商品自用,海關大多放行,但最近海關突然「收緊」,連手表、電腦、化妝品等個人自用品都要徵稅。這種舉動,不僅讓很多到港澳掃貨的中國民眾氣壞,連以購物為主的香港自由行也遭到打擊。
最近,廣東深圳不少民眾發現,海關嚴查電子產品的旋風已蔓延到名牌包、奶粉、化妝品等,不少民眾從香港入境,都被嚴格檢查。最誇張的是,有民眾發現,自用的舊手機、相機、電腦出境時忘了申報,返回中國也要被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