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哈耶克:放弃自由去获得安全,最终既得不到安全也失去了自由
作者:宇涵 | 2023/1/31 18:14:22 | 浏览:2120 | 评论:0

哈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的伟大先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非常流行,受当时苏联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政权掌握者普遍采取干预主义,"计划"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特色。

哈耶克生于奥地利,早期他也是国家干预主义的支持者,直到他遇到了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大师米塞斯。

在米塞斯的启蒙和影响下,哈耶克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成为一名激烈的计划经济批判者。

然而,在与凯恩斯的论战中,哈耶克却败下阵来。苏联经济的“奇迹”和美国经济“大萧条”,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做了胜利背书。

1931年哈耶克移居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期间,哈耶克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这部著作给他带来巨大的争议,但也赢得了他的对手凯恩斯的尊重。

《通往奴役之路》深刻地阐述了人类社会运行的根基:人类社会是自发秩序的演进结果

所谓自发秩序,蕴含了多重意义。

首先,个人的自然权利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正如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所说,自然权利最基础的权利是财产权,明确了财产权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敌对状态,社会分工与合作成为可能。

其次,一个人放弃自然状态加入到社会中,其目的是为了借助政府来惩罚违反自然法的人。因此,个人与政府之间达成了契约,这是法治社会的基础。

再次,所谓自由不是指自由放纵,必须以遵守法律为前提。如果一个人只需要服从法律,而不需要服从任何人,那他就是自由的。

然而,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由中央机构颁布的各项指令,替代了法律的作用,结果会伤害个人的自然权利,甚至会侵犯每个人的自由。

哈耶克强调法治社会必须保护个人的三项基本权利,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选择权。

但是,拥有自由选择权是有代价的。很多人因为害怕面对自由竞争的结果,选择放弃自由。对此,哈耶克警告:如果你希望放弃自由来获得安全保障(生命权),那么最终你既得不到安全也失去了自由。

哈耶克的警世名言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他随时提醒那些主动放弃个人权利的人,当自由失去时,将走向一条被奴役之路。

所谓安全保障,是那些没有信心靠个人奋斗获得成果的人所渴望的东西,这些人缺乏独立的精神或坚强的个性。当有一个保姆式的权力机构宣称可以提供安全保障时,他们会选择主动放弃自由。

然而,当放弃个人权利后,又不得不面临不公平的分配问题。与掌权者的亲疏成为影响公平的要素,有人获得了过多的安全保障,而有人却没获得基本的安全保障。

在2020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互联网空间意见极端分裂,尘嚣日上。张文宏医生劝说大家不要整天打打杀杀,有空多读读书,尤其是哈耶克的著作。

假如哪位读者能在那个非常时期读懂《通往奴役之路》,相信他对疫情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三年来就是不断放弃个人权利换取安全保障的三年。

哈耶克无愧于先知的荣誉,他所预言的完全正确。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经验者,也是哈耶克预言的见证者。

在发表《通往奴役之路》后,哈耶克移居美国。他原本打算到经济学圣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任教,但被同僚强烈反对,不得以他只能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哲学系担任讲座教授,并且他的薪水不是由学院支付,而是由社会捐款支付。

在美国期间哈耶克完成了巨著《自由宪章》。这是他学术成就的巅峰。

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此时哈耶克的兴趣已经不再是经济学领域,而是社会学与哲学。他的影响力早已遍及全球。

1991年苏联解体,哈耶克的预言被证实。相比他的老师米塞斯,哈耶克能够亲眼见到自己的预言成真,所以他是幸运的。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性别战争三十年,日韩女权的惨痛教训! 2025-08-20 [502]
真正的女权到底是什么? 2025-08-20 [498]
双面美国 2025-08-20 [521]
卢比奥国务卿与福克斯新闻杰西·沃特斯黄金时段节目主持人杰西·沃特斯的访谈 2025-08-21 [281]
去了一趟英国,我重新认识了“内卷” 2025-08-12 [589]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奇迹? 2025-08-05 [822]
金融文化、伦理和道德风险—美国的实践与经验教训 2025-08-05 [809]
经济学家不理解,普通人更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不是生产大国却是消费大国,而中国是生产大国却不是消费大国? 2025-08-01 [958]
川普如何盘活美国:一场翻转国运的总统式资本战 2025-08-01 [1101]
【八面来风】反内卷真能救经济?美国高关税对我们的影响;2.4亿单身年轻人不婚不育,原因到底是什么? 2025-08-01 [152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