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多少科研人,消失在35岁
来源:cingta | 2023/4/13 15:39:20 | 浏览:1132 | 评论:0

当决定成为一名青年教师时,你的人生已经被切割成精细的时间表,不容出错。

  29岁博士毕业,35岁前找到一份教职,为了不被“非升即走”淘汰需要在考核期内发论文、做项目、带课题……

  青椒们一旦在某个环节慢半拍或出错,没有在时间表内完成到副教授的跳跃,那当下的每一天都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的倒计时

  选择大龄读博的人们,甚至会遇到“还没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提前的中年危机

  “现在很多高校把教职年龄卡在32岁,好心塞。”

  “我见过一个学校要求30岁以下且有两年以上相关企业经验,读书真要趁早,不然中间稍微一步没赶上可能就被卡了。”

  “我师弟因为毕业就36岁,无法留在高校。”

  在一个青椒聚集的学术社群上,人们互相传递着年龄的焦虑。

  我国博士后申请年龄必须在35周岁以下,部分要求严格的院校年龄要求在32岁以下。直接应聘高校教职的博士,也同样面临着年龄限制:师普遍只招35岁以下,甚至32岁以下;副教授不超过35岁

多少科研人,消失在35岁图 | 东部某“双一流”高校2023年新教师招聘启事

  35岁,也是申请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职称评定、其他项目密切相关,影响重大。在很多院校,拿到青年基金可以评上副高,保住自己的饭碗。

  近5年来,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率从2018年的20.54%,稳定在17%上下刚刚过去的3月,青椒们都已提交了国自然的本子。今年是否能一举标,关乎了科研人的职业生涯

  青年基金设置年龄限制的初衷是为了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本意是为了打破论资排辈,但这一限制逐渐也加大了青年科研人的压力。

  博士生们谨慎选择第一份工作,担心“非升即走”失败自己就已经超过35岁;

  生育最佳年龄撞上”非升即走“考核期,高校女教师不是在这个聘期内生孩子,就是在那个聘期内生孩子……

  成为青椒,就是和时针赛跑,踏上一趟加速的列车,便身不由己。

多少科研人,消失在35岁图 | 高校女教师的两难境地:考核期撞上生育期

  35岁失业,还能去哪儿?

  仅仅完成合同里的考核指标,是没办法晋升的。同一批入职高校的青椒们,都拼命在紧凑的时间表里,为自己增添留下的筹码:论文、基金、专著……而留下的人注定是少数。

  华中地区某985高校人事部副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批聘期到期的69人中,最后仅有6人被直接聘为固定教职副教授,淘汰率达到91%

  夏衍是某顶尖985高校的青年教师,他只差一票,未通过职称考核。这是他最后评副教授的机会。

  已经36岁的他,只能离开辛辛苦苦工作五年的高校。夏衍说自己带着被解聘的“污点”四处找工作,一直没有结果,又缺乏勇气转行,只能以代写论文为生。

  “非升即走”失败的青椒们,还能去哪里?我们常常把目光停留在最拔尖和风光的一群人身上,但失意的人总是大多数。

  “老婆跟着辞职、小孩转学、卖房……”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年教师来说,意味着整个家庭又要到新的去处,从头再来。

多少科研人,消失在35岁
多少科研人,消失在35岁图 | “走”了的青椒,都怎么样了?

  在“失业再就业”的过程中,青椒们往往会选择向下流动,去向更低水平的院校就业。

  向下求职,也意味着对应的平台和资源更有限,要在科研道路上做出成果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不过,也有青椒收获了更多的机会。在原来的985卷不到副教授,在双非拿到长聘副教授,换一个环境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导师的“非升即走”,自然也会影响到读研的学生。

  在“‘非升即走’后‘走’的青年教师,都怎么样了”的网络讨论下,有一位“双一流”研究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作为学生,永远不会忘记我导师接到消息时,愧对学生的难堪,撑着面子给学生们安排后路的窘迫,对自己前途的迷茫、颓废乃至绝望。”

  他后面几届入学的师弟师妹,在联系导师时,也都倾向找有终身教职的导师。

  高校不是象牙塔

  对于想要进入高校工作的博士毕业生来说,高校绝不是象牙塔,一样是竞争残酷激烈的职场。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博士生们,在毕业季的职业选择路口,进入高校工作,竞争必然愈演愈烈。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至2021年间,博士毕业生已经从5.1万增长到了7.2万,增幅39%高等教育学校教职工则从22.7万增至27.8万,增长幅度为20%

  僧多粥少的结果,自然是不断提高门槛。

  一位在北京高校任职的青椒回忆道,自己2020年毕业那年,学校的政策是“博士毕业,有海外经历,再做‘师资博士后’留校工作。”而2022年,学校改了政策,想要留校,必须拿到青年人才计划的帽子

  没有冒险,何谈创新

  年龄的焦虑,在中国的科研界蔓延。

  被考核时间表不断追赶、害怕一步错可能步步错,因为失败的代价难以承受。

  “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尝试给科学家贴标签、戴帽子、设等级,以此进行资源分配,导致很多学者根据这些因素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临近评价的时间窗口就会非常焦虑,因为一步错过可能步步错过。事实上,这种焦虑是毫无意义的,对真正的科技创新是起副作用的。”一位985的高校教授如此说。

  有人形容,做科研创新,就像是冲浪。每一位科学家都是冲浪选手,等待一个浪头、一个趋势、一个时机。但是浪头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出现、是大是小,是无法准确预知的。

  没有安全感的环境,难以存在具有冒险精神的冲浪选手。科研人员每天陷在焦虑中:自己能不能发文章、中基金、拿到稳定的教职……谁会愿意拿自己的饭碗冒险呢?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指出,这些令人焦虑的政策核心还是数字化评价。现有的评价体系加剧了青年科研人的自我设限和画地为牢。要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给年轻人更多保障性资源,相对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让年轻人去冲浪,即使被浪打翻,也能再站起来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九部门:加快培育这类人才 2024-04-17 [12]
“保守主义”大回潮 2024-04-16 [28]
惠誉太会戳痛处了! 2024-04-15 [42]
重磅!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3)发布 2024-04-14 [39]
揭秘清华近2年留学去向! 2024-04-10 [132]
985高校副教授非升即走失败,留给我们7大教训! 2024-04-06 [15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是一个假故事 2024-04-02 [155]
中国国安部: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调查咨询活动暗藏国家安全风险__ 2024-03-29 [300]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 2024-03-29 [183]
2024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超过这个年龄,就可被叫老年人了 2024-02-04 [35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