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美国西来大学陈岳云教授:40年来华人学者赴美交流呈多重发展路径
来源:中美创新 | 作者:艾俪特,温友平 | 2023/4/22 17:05:29 | 浏览:4369 | 评论:0

美国西来大学陈岳云教授:40年来华人学者赴美交流呈多重发展路径

近期,美国洛杉矶西来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est)教授、前财务总监(财务长)陈岳云博士(Dr.Yueyun(Bill)Chen)计划恢复因新冠疫情而中断的与中国常态的广泛学术交流访问,以期在促进中美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方面,尽自己绵薄之力,为中美关系和中国发展做出个人的贡献。

据了解,在新冠疫情前,陈岳云教授固定会一年回中国两次,专门与国内大学、研究机构进行交流探讨。仅在2016年,他就访问了三十多所国内大学。提起中美关系这个大话题,陈岳云教授坦言,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大国,经济、金融、教育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很难分割,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是不可能也不允许被切断的。总的来说,中美之间教育交流发展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华人来到美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为中美之间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最近十几年,陈岳云教授对中美经济做了诸多研究,在中美媒体平台发表过相关文章,如”中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和问题”、”中国的生产力”、”中国经济危机可能性”等相关研究,也在新京报、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的人文相关论坛版块发表过文章。华人教授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众多,但做到大学高级管理者的却凤毛麟角。

对此,美国新锐华文媒体《中美创新时报》在“寻访美国访学故事,促进中美人文交流”主题报道中,通过“EliteJ1访学专栏”对陈岳云教授进行了专访。他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学习、工作、成长的故事,并根据自己在美国三十余年生活的切身经历,对于中美关系、美国的教育体系、华人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做了全面分析,为有奔赴美国学习意向的访问学者和准留学生们提供了中肯的建议。同时,陈岳云教授向专栏读者介绍了自己的任职高校-西来大学,并分享了他作为华裔管理教育者协会理事、华裔教授专家网工作委员会成员等重要身份,对于促进中美学术交流和民间友好所做出的自身努力。

创立西来大学MBA项目复合教学路径

据介绍,1977年,陈岳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参考大学生,被录取到了杭州大学数学系成为本科生,后考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1985年到1990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随着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出国潮,作为年轻教师,陈岳云也渴望开阔眼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于1990年以全额奖学金申请到了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简称UCSB),开始攻读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是金融与保险。1996年,陈岳云取得博士学位,开始在洛杉矶西来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est)工作,从而开启了个人在美国大学从教授、系主任、代理教务长到财务长近三十年的职业征程。

在西来大学工作近三十年,谈起这所“全人教育、成就梦想、小而精致”的大学,陈教授满怀深情和自豪。他说,大学创办近33年来,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其中不乏优秀的华人毕业生。该校人才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包括政府机关、私人企业、学校教育、社会团体等领域任职,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来大学是由佛光山祖师星云大师创办,强调东西方文化融合和交流,西来大学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被称为“小联合国”。不同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交流,真正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广泛深入融合和相互借鉴,培养了学生面对多元复杂文化问题的处理能力。然而,西来大学又是一个非盈利性单位,所有经费都是社团捐助、善长赞助以及政府补助,学生中有近80% 获得不同种类的奖助学金。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日后不断的变革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近年来,学校推出教学多元化模式,开拓出多层次、多种类发展专业。陈岳云教授在西来大学开创高级工商管理硕士(Professional MBA)专业,疫情期间,还推出了中英文授课的在线授课模式,以此应对培养日益复杂的行业环境及全球性人才的社会需求,为更多求学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机会。除此以外,西来大学还开设多种类型的主题交流项目,与合作高校展开3+1项目、2+2项目、访学项目等。最近,西来大学还接受高管和政府官员的短期培训,以及在夏季、冬季来的交流学生,以多类型的合作开放态度,建设一个互助式复合教学模式路径。

访问学者将成众多赴美精英首选方案

陈岳云教授在UCSB学习期间,接触过许多来美国的访问学者,目前,他很多朋友或同事也曾经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同时,他本人也曾被附近的大学邀请为访问学者授课,并帮助指导他们的研究项目。近期,他也在帮助一位国内高校老师办理访问学者的相关手续。可以说陈岳云教授与访问学者颇有渊源。

为什么美国访问学者近年来如此受欢迎,其一是可以以较低成本和审核要求到美国顶尖院校进修学习,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其二是可快速赴美,家属随签同行,子女免费就读公立小学,配偶合法工作,并允许较长期(5年)保持合法身份,为后续转换身份提供充足时间等优势。以上成为国内精英青睐的两大主要原因。

鼓励并帮助中国学者访问美国大学,这一措施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作出了广泛而重大的贡献。目前,中国大部分知名高校领导和著名教授都是美国的访问学者。在1980-1990年代,中国只有极少数的优质高校才有机会选派优秀的行政人员或者学者访问美国,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公派专家学者型的访学制度,而且大多数集中在STEM(STEM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专业。

如今,中国国家对访问学者的支持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交流访问学者不再是科研专家教授的专利。近年来,自费访学的兴起使“访问学者”的适用人群范围大大放宽,大多数申请者是来打开思路,拓展自己新的领域并进行研究。1992年,陈岳云教授第一次参加美国的一个知名专业学术年会,那时华裔学者很少,甚至都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学者出现在美国的专业学术年会中,其中很多人都有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经历。访问学者们在美国获得了更多前沿、开放的思想,接触了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项目,促成了更多的国际合作,在很多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了文章,向世界传播了新的专业知识。

陈岳云教授表示,在过去的20年中,日本就已经有20位诺奖获奖者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在美国学习,包括博士、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由此可见,中国必须不断地开放大门,创造更多公派学者到国外交流学习机会,落实自费访学学者的扶持政策、建设中外学者联合研究项目等举措。这样的措施在日后会有重大的影响力,可以满足人们对更好教育和生活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不断提高中国的STEM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未来华人将在创新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赴美人文交流将面对更多机遇和挑战

除了美国高校高级管理者职位外,陈岳云教授还担任华裔管理教育者协会理事(并担任前任会长)、华裔教授专家网负责人之一、南加州华人华侨联合会秘书长, 也曾担任南加州华裔教授协会理事、中美工商协会理事兼秘书长、洛杉矶Rosemead市商会理事等职位。在积极推进中美学术、文化和经济交流方面,陈岳云教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做出了自身的突出贡献。他表示,未来致力于中美教育、经济文化交流的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从以下几点做了分析。

第一,中美文化教育差异依然很大,但这个差异正在不断地缩小中。如今,中国很多高校借鉴、采用了西式教育的部分内容,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模式。另外,中国学生的英语和沟通能力也在提高,个性也更加自由张扬,以往华人学生的画像是害羞、不主动、甚至保守,这样循序渐进的改变对于中国的教育成果具有质的帮助。当然,中美教育体系也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美国的商业课程中的案例研究更多,教材体系更完善、博士课程要求更严格(毕业率小于50%),硕士课程没有论文要求等。

第二,美国教育总体来说是开放的态度,公立和私立高校大有不同。公立高校使用纳税人的资金经营,所以很多公立高校的外国学生不能享受奖学金,私立大学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以前美国很多公立大学对访问学者很开放,现在有所减少。但是私立高校却全力支持留学生及各项留学项目,除了可以收取一定的学习费用,以用于支持高校日常的运营及科研投入,优质留学生的加入,还可以提高研究项目的进度,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对于学生来说,尽管美国加强了对敏感专业如高新技术、国防、军事相关专业学生的审核力度,但对于留学生群体中35%是中国人这样高额占比的现实情况下,对于美国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损失。很多美国的公立、私立大学拥有很多的STEM项目,特别是数学、会计等专业基本都是中国留学生,如果中国学生无法到来,学校也无法发展。所以美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限制中国留学生。

第三,语言是赴美留学和访学比较重要的生存法宝。由于美国的STEM等基础学科教育都世界领先,因此很多即将赴美学习的人产生语言和学习难度的担心。陈岳云教授说,自己上世纪90年代刚到美国时,托福GRE考取了不错的成绩,但第一次上课也只听懂了50%,为此压力很大,担心若由于第一年考试成绩不好,错失了第二年的奖学金。不过他表示,有压力才有动力,尽管针对于访问学者这类人群的语言要求较低(完成基本交流即可),但是赴美依然要做好因为语言问题而遇到的烦恼。可以说,语言的成熟度将推进个人在美国的学习进度、生活适应速度、人文交流思想输出的深度等。制定好学习目标,提高个人独立能力,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个人的机会。

对于未来想从事中美教育交流的工作者,陈岳云教授认为,未来仍然有很多好的机会,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障碍和挑战。但他相信,中国的开放、包容相关政策会越来越多,在技术、科学、教育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也会不断加强。因此,从事相关工作,促进两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是有价值和有益的,也仍然是可行的和高度需要的。

相关专题二:『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活动集锦
『学人动向』 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2024-05-06 [4607]
『社区报道』 AI教母李飞飞首次创业!成立“空间智能”公司,已完成种子轮 2024-05-05 [4397]
『社区报道』 祝贺!鲍哲南教授多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4-05-05 [4450]
『社区报道』 数学大师丘成桐:为何说中国的科技肯定要倒退20年? 2024-04-26 [4778]
『社区报道』 丛京生教授等13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24-04-26 [4822]
『社区报道』 天才陶哲轩“啥是好的数学?” 经济学界呼应“啥是好的经济学?” 2024-04-20 [4754]
『社区报道』 UCLA陶哲轩教授力荐、亲自把关:AI for Math照这个清单学就对了 2024-04-16 [5036]
『社区报道』 华裔科学家李飞飞:她看见的世界和她改变的世界 2024-04-14 [4945]
『社区报道』 陶哲轩转发、菲尔兹奖得主领衔:AI正在颠覆数学家的工作方式 2024-04-08 [4980]
『社区报道』 李飞飞教授主讲,斯坦福2024 CS231n开课,依旧座无虚席 2024-04-06 [5119]
相关专题更多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普林斯顿教授“辛辣”点评中国学生:一个普遍的「坏习惯」阻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2024-11-16 [75]
朱民: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2024-11-06 [351]
巫宁坤:活下去,并且“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2024-11-04 [388]
周其仁:中国经济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2024-11-03 [417]
张维迎:让我最痛心的是社会变得如此虚伪,如此假话连篇 2024-10-31 [522]
达龙·阿西莫格鲁:制度视角下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 2024-10-31 [477]
钱满素:献身精神本身不足以成为一种美德 2024-10-31 [474]
战争琐思录(一):关于诺娃 2024-10-31 [471]
​“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2024-10-27 [637]
后生可畏!这位华裔才俊掌控着全球顶尖公司AI模型训练! 2024-10-21 [726]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