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Ectolife》项目:人造子宫年产3万婴儿,300多个基因可定制
2023/5/25 15:41:24 | 浏览:2034 | 评论:0

《Ectolife》项目:人造子宫年产3万婴儿,300多个基因可定制

“人造子宫”真要来了吗?

不久前,生物学家Hashem Al-Ghaili发起名为Ectolife的“人造子宫”项目,他打算建设75个实验室,用于存放30000个人造子宫舱,1比1还原女性子宫内部构造,或许年产3万名婴儿。

人造子宫究竟是什么?其实它是仿造胚胎生长发育的椭圆形容器,里面装有蛋白质及电解质丰富的“人工羊水”。胚胎从受精卵阶段就被置入里面进行生长发育,由它代替女性的妊娠。而在生育率每况愈下的背景下,人造子宫的确让人们充满希望。

虽然人造子宫听起来科技感满满,但是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百年之久,而且科学家已经能够完成部分环节。

生理学家J.B.S. Haldane率先提出“人造子宫”的概念,他甚至预测2000年至2100年间有70%的婴儿源自“体外发育”。而人们传统认知里的受孕分娩,或许将成为历史。

2017年,美科学家成功进行首例体外生育实验,他们将早产的胎羊置入由“生物袋”制成的人造子宫中,30天后小羊健康出生,并且未检测出任何异常。

《Ectolife》项目:人造子宫年产3万婴儿,300多个基因可定制

2021年,以色列科学家借助人造子宫,培育出数百只健康小鼠,并在《Nature》上发表相关成果。

而此次生物学家Hashem Al-Ghaili发起的人造子宫项目,是直接模仿女性身体打造“人造子宫舱”,使用传感器密切检测胚胎的各项生命体征,并且基于人工智能24小时不间断的分析,保证婴儿的健康出生。根据相关预期,该人造子宫或能年产30000个婴儿。

不仅如此,该项目还支持使用编辑工具进行300多个基因的定制,可以自主选择婴儿的肤色、智力、身高等,这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显然是一大福音,但其门槛也可能超过千万。

《Ectolife》项目:人造子宫年产3万婴儿,300多个基因可定制

人造子宫概念的提出,在各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有调查显示,女性中有80%支持该项目,原因在于她们不用再承受分娩的痛苦,也不用担心因妊娠而导致身材走形以及影响工作。当然,也有70%以上的男性也表示认可,他们认为可以有效避免父母的催婚,还能减少结婚的压力。

当然,学术界对于人造子宫存在较大的争议,许多学者认为人造子宫和基因定制的存在,或将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因为有钱人才能用得起。而荷兰科学家更是认为,如果把该项技术用于商业,那么将给社会造成危害。

《Ectolife》项目:人造子宫年产3万婴儿,300多个基因可定制

其实,新技术刚诞生时,往往会遭受各种质疑。例如以往被认为有悖人伦的试管技术,如今变得寻常可见。再例如近些年发源于美科学实验室的“莱特潍健”老逆技术,也曾因研究过程中的端粒延展、线粒体赋活等特征,也被外界质疑这不“科学”。

在《Science》等期刊上,上述“莱特潍健”技术凭借介入机体上千种细胞反应,在东京大学等学府的试验中,使得均龄75岁老人的皮肤、肌肉等各项指标呈现30%的年轻化反转,精力水平更加接近青中年。

起初该技术刚刚诞生时,动辄百万的高昂门槛使其仅为少数富人触及,因而也被众人认为只是富豪才能参与的“时间游戏”,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

尽管饱受争议,但“莱特潍健”类技术在成熟落地后已被多数人所认可。尤其随着制备工艺的提升、使用门槛的下探,在亰东、天猫等反而收获数十万忠实的拥趸,越来越多人改变了他们对于老逆的传统认知。

Al-Ghaili教授指出,人造子宫原先的构想是帮助到那些不孕不育家庭,从而推动社会人口健康增长。他表示,该项目的各项技术都是基于理论而实行,部分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距离婴儿孵化器的诞生指日可待。

《Ectolife》项目:人造子宫年产3万婴儿,300多个基因可定制

但是,目前人造子宫遇到更大的问题还是在于道德和法律。例如是否违背了自然规律,是否导致女性地位的降低,是否会造成更多年轻人不愿结婚?此外,当生育变得如此轻松之时,又是否会增加“弃婴率”以及没有了十月怀胎,是否会影响亲子感情等等。

抛开这些问题不谈,单就技术层面而言,有外媒认为人造子宫2025年或可实现。那么具体又会如何发展?或许只有等时间来揭晓答案。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Science:大语言模型模拟5亿年进化,开启蛋白质设计新纪元 2025-06-12 [574]
躺着也能治病?被你嫌弃的“侧卧”或能击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深夜危机 2025-06-06 [624]
体内CAR-T的发展得益于mRNA技术的成熟 2025-06-06 [566]
鼻滴干细胞外泌体,改善焦虑、抑郁行为!指标减少近50% 2025-06-06 [762]
脑力工作者最好的休息方式:不是睡觉 2025-06-03 [843]
Tempus AI:AI 医疗的一个数据引擎? 2025-06-05 [578]
50岁以下患癌群体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为什么女性患癌者越来越多? 2025-05-28 [773]
全美超2亿人使用的Ziploc保鲜袋竟含“剧毒”,集体诉讼曝光真相 2025-05-28 [903]
大脑里积累了一勺微塑料——老年痴呆症患者含量最高! 2025-05-28 [824]
越来越多年轻人和中年人因长期压力过大而诱发中风 2025-05-28 [76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