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在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杰青项目资助量由每年的200项增加到目前的400项左右。虽然最近几年优青杰青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金额及项数均有所增加,但随着我国青年科研队伍持续快速壮大, 杰青项目的资助率长期偏低,一直维持在7%-9%;青年基金资助率仍呈现下降趋势——已由2018年的20.54%降至2022年的17.23%。 投入水平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青年科技人才总量持续增长的形势不相匹配。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成果丰硕。
今年6月,窦贤康主任带队先后前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各大高校确实存在一些学有余力、又有科研兴趣和天赋的本科生。
对于这些富有创新潜力的人才,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在高校进行试点, 选拔少数优秀本科生进行资助,更前瞻地支持一些年轻人从事基础研究,为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选拔的本科生不需要像申请杰青一样陈述科研成果,而是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交互式讨论。同时,让新当选的杰青担任评委,跟拟选拔的本科生们探讨科学问题,考察选拔者是否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科学热情等做科研必不可少的素质。此外,他们还有机会参加一些综合性的高端青年科学家论坛。
单列赛道,增加医学杰青名额
一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度重视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和资助布局。
为应对当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持续优化医学科学基金管理,加强临床医学科学家资助力度,今年5月窦贤康主任和副主任张学敏带队 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了医学科研资助需求与政策调研。
在调研中,窦贤康表示,不能提不切实际的要求,逼着医生为了晋升去发一些无用的论文。基金委计划 明年进行试点,加强临床医学科学家资助力度,为愿意做科研的优秀医生单列一个赛道,增加杰青名额。要求申请者是一个好医生,同时也要有兴趣做科研,鼓励他们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合作。此外,新版块调整评委构成,三分之二左右的专家应该是医生,三分之一左右是做研究的学者。
放宽女性科研者年龄限制
在关注学科方向、机制流程等方面改革的同时,我国女性学者、科学家的“高位缺席”现象也值得关注。
特别是在学术工作有其内在节奏,但学术评价却有固定标准和时间的情况下,青年学者们不得不高度调动自己的时间投入,以赶在“时间终点线”前完成学术评价的奋力一冲。
但在这场与时间的竞赛中,女性科研人员面临更大的压力。放宽申请“杰青”年龄限制,是 自然科学基金委给抱有“年龄焦虑”女性科研人员的回答。
7月,自然科学基金委明确, 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采取了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允许孕哺期女性延长项目周期、提升女性专家评审参与度等措施,为更多女性科研人员获得项目资助、开展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举措释放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性别平等、关注女性人才成长的积极信号。
当年龄限制放宽,必将有更多女性科研人员在科技舞台上进行学术攻坚,发光发热,施展才华。
基础研究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科研生态,想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同样是关键。从丰富资助方向、加大青年人才扶持、增列医生评选赛道,到选拔 有潜质的“优秀苗种”、打破女科学家年龄门槛……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改革,向进一步夯实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