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独来独往的计算机天才威廉·凯林被「哄骗」学了生物学,竟然还拿了诺奖
来源:ShengWuXueBa | 2023/8/13 14:09:40 | 浏览:1732 | 评论:0

在参加林道诺奖得主会议的诺奖得主中,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位,其他诺奖得主们多结伴坐着,只有他,一直独来独往。

独来独往的计算机天才威廉·凯林被「哄骗」学了生物学,竟然还拿了诺奖

阴差阳错,遇见分子生物学

威廉 · 凯林生于纽约,中学毕业时就入选了一项全美性的数学和计算科技奖项。凭借奖项, 他本可进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然而,杜克大学法学院毕业的父亲利用「进 MIT 就不付学费」的说法,「说服」了儿子入读自己的母校。凯林因此放弃了数学和计算机领域,转行进入医学院做分子生物学家。

独来独往的计算机天才威廉·凯林被「哄骗」学了生物学,竟然还拿了诺奖

从计算机科学走向生物学,以中国目前流行专业鄙视链来看,这个美国人几乎做了个一步步把自己推入绝路的选择。然而,正是这份经历,让凯林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他从一种以血管母细胞瘤为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 综合征)入手,致力研究肿瘤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后来,凯林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凭借「细胞如何感知和响应氧气的变化」的相关研究,获得了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独来独往的计算机天才威廉·凯林被「哄骗」学了生物学,竟然还拿了诺奖

威廉 · 凯林是一位以坦诚和坚持原则著称的科学家,早在 2017 年,他就获得了拉斯克奖。在获得诺贝尔奖前,凯林曾在 Nature 上撰文批评:

「因为过于注重影响力,今天的论文似乎已经从验证具体结论转向了尽可能做出广泛的断言。他以自己十几年前获得拉斯克奖的论文为例,指出如果将论文放到今天,很可能会被认是 『古怪的、初步的、无法发表的 』。」

年轻人要有好的科研品味

除了严肃和坚持原则之外,这位诺奖得主也从不吝啬鼓励。在一场促进青年科学家与诺奖得主交流的午餐会上,凯林一上来就严肃地宣布「不回答私人问题」。然而,他是唯一一位把奖牌带在身边的得主。吃完午餐,他便把奖牌拿出来给年轻人看,在场的科学家甚至可以随意抓着他的奖牌拍照。

独来独往的计算机天才威廉·凯林被「哄骗」学了生物学,竟然还拿了诺奖

对于年轻人, 威廉 · 凯林认为有个好的导师关系至关重要。

「好的导师能帮助你培养好的科研品味、科研动机,养成很优秀的试验能力, 从而更好的解释你的试验结果。好的导师也会让你所学的课程,让你的思考更具有逻辑。」 凯林说。

而关于科研,凯林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 「科研就是挑战教条,并尝试以试验去检验看似正确的是真的正确的。如果试验进行得很好,操作技术过关,也做了所有该做的对照,那么,得到的试验结果不论是什么样的,都不必致歉,不必伤心,那都是真相。」

试验结果就是试验结果,这一点对于刚开始进行科研的年轻人尤为重要。

研究成果应用在新疗法,

这种精神上的成就比得诺奖更有意义

1992 年,威廉 · 凯林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但直达到 1994 年左右,凯林才第一次见到林道疾病病人。

「老实说,在那之前,我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都还留在教科书层面上。」 凯林说道,「在肿瘤领域,我们研发有效新疗法,首先要选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把研究工作做好,不断地积累知识,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些研发有效新疗法的机会。目前我们的研究可以刺激血细胞的生成,用于治疗贫血,日后我们还会应用在治疗癌症方面,比如肾癌。」

独来独往的计算机天才威廉·凯林被「哄骗」学了生物学,竟然还拿了诺奖

看到研究成果能真正地救治病人,这种精神上的成就感比获诺奖这类物质上的更有意义。

虽然预测未来是困难的,

但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威廉 · 凯林常常用「未知数 X」形容未来,他认为人们可能凭着兴趣,进入不同的领域,发现一些有用的、有意思的,甚至是重要的发现。

在一次关于未来的访谈中,凯林是这样说的:

「在这个黄金时代,我们有强大的技术工具,比如用于发现疾病基因变异的技术,可以按需求进行基因序列改变的 CRISPR 技术,这些都侧重在遗传学。遗传学在构建因果联系方面很强大,但在解释生物学机制方面是很差的。所以这就需要把生物化学技术给找回来,来对生物学机制进行解释。生物化学与遗传学技术,都是特别的强力的研究工具,两者结合,才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从艰辛到数学天才:他是如何撼动7000万质数的世界? 2024-09-06 [27]
张维迎:为什么一群聪明人经常做出愚蠢的集体决定? 2024-09-01 [114]
追踪一个男孩的十年:剑桥本科、MIT博士、25岁成为哈佛助理教授,他经历了什么? 2024-08-27 [167]
他是人人皆知的“科学怪才”,一生写了上千条经典语录,深受后人喜爱!那他是怎么做到的? 2024-08-27 [181]
90后天才少年“曹原”,再发Nature 2024-08-26 [208]
清华最新发布的毕业生去向,看完我沉默了。。 2024-08-21 [518]
哈佛大学27岁“天才少年”曹原:二维材料在MEMS器件中创新平台及其潜在应用! 2024-08-23 [271]
为何本该为我国效力的3.2万名华裔科学家都在为美国效力?看这位敢说实话的真正专家是怎么说的! 2024-08-23 [306]
李政道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说了这样一句话 2024-08-19 [406]
如何正确评价颜宁教授的学术水平? 2024-08-15 [495]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推荐:2019年底前中国高校重要学术论坛(10月 - 12 月) :黄奇帆: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发生5个历史性变化 :为了在外太空住,人们都设计过怎样的房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