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6日凌晨5点30分,美国新墨西哥州三一实验场3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看见了他此生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地平线上,一道巨大的白光闪过,渐渐地,白光变成了耀眼的黄橙色的火球,夹杂着火焰和黑色尘埃,不断向上翻滚。后来,奥本海默回忆,在那个场景下,他心中闪现出的是印度经典作品《薄伽梵歌》中的句子:“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新电影《奥本海默》中的一个场面,它记录了“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也就是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时的场景。《奥本海默》将于2023年8月30日在中国上映。也是在8月底,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以下简称《奥本海默传》)的中文版也同时面世。8月26日,《奥本海默传》的作者之一,美国作家凯·伯德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对电影《奥本海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部电影“是伟大的艺术成就,也精准地承载了那段历史”。在伯德眼中,奥本海默的整个人生,是一个极尽复杂的故事。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图/视觉中国
“原子弹之父”被原子能委员会扫地出门
1953年12月21日,49岁的奥本海默发现,自己的人生彻底失控了。那天晚上,喝了几杯酒的他突然倒在自己律师的家中,昏迷不醒。那天下午,奥本海默收到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刘易斯·施特劳斯的指控信,信中提出,他被认定是威胁国家安全的“危险分子”,其中还有不少涉及政治的指控。这封信的出现,意味着如果他不辞去在原子能委员会的总顾问委员会主席职务,他就必须接受原子能委员会的调查。简而言之,这种预先设定好立场的内部调查,对一向以爱国自居的奥本海默而言,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在奥本海默的人生中,这样的戏剧性比比皆是,远非一部电影能够承载的。《奥本海默传》的作者凯·伯德回忆,《奥本海默传》原是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塔夫茨大学历史教授马丁·J·舍温的题目。2000年前后,他开始受邀与舍温共同撰写这本书。正式加入后,伯德才发现,舍温为奥本海默的传记工作了20年,积累了5万页的档案,采访了大约150个人,面对着如此丰富的材料却无法下笔,因此才开始寻求同行的帮助。最终,舍温和伯德合力在2005年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并分享了次年的普利策奖。遗憾的是,舍温在2021年因为癌症去世,没能看到关于奥本海默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上映。
电影《奥本海默》灵感来源《奥本海默传》
伯德清晰地知道,撰写这部篇幅巨大的传记有它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他还记得舍温当年说过的话:“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物理学家制造一种‘小玩意’的故事,那么你和我就不会花这么多年来写这本书了。真正让这个故事变得有趣而且神秘的,是奥本海默本人,和他所热爱的政治。”舍温口中的“政治”,正是科学家奥本海默曾经感兴趣,一度涉足,却最终失败的领域。而最能体现他在政治上的天真与失败的事件,就是这场被后世称为“奥本海默案”的听证会。
故事要从二战结束后讲起。因为带领美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枚原子弹,推动了战争的结束,奥本海默在国内享受了无人可及的待遇。他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也开始在很多问题上为政府出谋划策。这种声名和待遇,让他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代表科学界发表独立观点。
二战之后,奥本海默开始明确反对核扩散和氢弹研究。不过,只忙着发表观点的奥本海默没注意到,自己的想法与正和苏联进行军备竞争的美国政府高层背道而驰,而他的直言不讳和自负,也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包括一手组织了对他指控的施特劳斯,以及一些主张发展氢弹的科学同行。
1953年年底的那封信,就是这些人士正式出手,将奥本海默赶出圈子的举动。那么,该如何构陷一位具有公众威望的科学家呢?在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出他可能与苏联有瓜葛的迹象。在那个“麦卡锡主义”盛行,左翼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的年代,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运动曾在全球盛行,共产主义思想也成为年轻人中最流行的思潮。奥本海默成长于那个年代,他的朋友和亲属圈子里有很多共产党员。虽然奥本海默没有像他们一样成为党员,但他属于与左翼知识分子走得很近的那一批人。
1954年4月,让奥本海默惊慌、害怕的那场风暴终于来临了。在四周时间里,他经历了反复的审问与精神折磨。后来,在无数亲友、同事的出庭作证,以及数百份监听记录的审查之后,最终,原子能委员会判定,奥本海默对美国的忠诚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所谓“性格缺陷”,以及他年轻时和共产党人密切的交往,原子能委员会曾经给他的安全许可也必须被撤销。这意味着奥本海默不能再进行任何涉及机密的研究工作,这很讽刺,就是说“原子弹之父”被原子能委员会扫地出门了。
审问结束后,奥本海默身心俱疲,他的庭审记录也被曝光,包括婚外情等等道德污点全部外流。直到此时他才明白,自己陷于一场事先策划的构陷活动中,对方就是为了把他拉下神坛。幸运的是,由于奥本海默在美国知识界的地位,他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科学家的强烈声援,在他们眼中,他已经成为一个科学的殉道者,一个被“麦卡锡主义”迫害的科学家典型。
在郁郁寡欢九年后,奥本海默获得了美国政府补偿性质的“费米奖”,这是一个授予核物理学家的终身贡献奖。四年后,他因喉癌去世。但直到五十多年后的2022年12月16日,美国政府才宣布,推翻1954年原子能委员会对他撤销安全许可的决定,正式为奥本海默平反。至此,“奥本海默案”才算尘埃落定。
1957年12月15日,罗伯特·奥本海默在美国普林斯顿。
进入“曼哈顿计划”
电影《奥本海默》中,奥本海默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很多精彩的对手戏。在现实中,同为犹太人,一起生活在美国的他们,学术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称得上是忘年交。《奥本海默传》中提到,在奥本海默受到审查的时期,爱因斯坦曾和他长谈,劝他离开美国,但奥本海默回答他说:“该死的是,我偏偏还爱着这个国家。”
奥本海默究竟相信什么,信仰什么?“这是一个谜团,在书中,我们充分展示了所有可能的证据。”《奥本海默传》作者凯·伯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根据现有的资料,奥本海默仅仅是“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那么,如果说在战争期间,有什么东西改变了这个一贯以自由为先的、骄傲的知识分子,目前看来,只能说是他心中朴素的爱国情怀。
负责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军官莱斯利·格罗夫斯最能明白这一点,因为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正是他给的。刚刚见面时,格罗夫斯对奥本海默这个骄傲的“书呆子”极度鄙视,给他贴上了不稳定、浮夸、自负等负面标签。他对奥本海默的政治倾向和朋友圈子意见很大,也觉得让他加入一个重大的军方计划,显然不够安全、保险。不过,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格罗夫斯发现这个人颇具创造性思维,能够帮他解决眼前的问题。他知道奥本海默有左翼倾向,并早就被FBI监视、怀疑,但他觉得,奥本海默对美国的忠诚度值得相信。最终,格罗夫斯决定邀请奥本海默加入了“曼哈顿计划”。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奥本海默就意识到,战争的阴影已经在欧洲笼罩。此时,物理学的发展也恰好到了一个关键时期。1939年初,两位德国化学家用中子轰击铀的原子核取得成功,实现了核裂变方面的突破。奥本海默获得这个消息后,很快判断出,这意味着核裂变技术很可能进一步发展,用来制造前所未有的杀人武器,而这些技术很可能已经被纳粹德国抢先掌握。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英国、美国等地的科学家必须争分夺秒与德国展开研究竞赛。身为一名出生在美国的德裔犹太人,奥本海默也是这样考虑的。他对纳粹主义有着天生的痛恨。因此,他对美国的原子弹计划早就抱有主动参与的心态,早在被邀请进入“曼哈顿计划”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参与到制造原子弹相关的研究工作中,为此,他甚至开始与过去的一些朋友划清界限,以减少政府对他所谓“安全性”的担心。他已经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打击纳粹德国,早日结束战争。
有了共识,性格迥异的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在研制原子弹的问题上一拍即合。奥本海默建议,他们可以筹划建设一个实验基地,用跨学科的方式处理化学、冶金、工程、军械等问题。早有准备的奥本海默甚至提出,基地需要建在美国的荒郊地带,与世隔绝,通过火车与原材料基地等地方连接起来。这个设想,恰好解决了格罗夫斯对实验基地安全性的担忧。于是,他们开始行动。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1943年3月,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基地正式开放。
奥本海默带领一众科学家,在荒无人烟的山中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奋斗。为了快速研发新武器,曾经在书斋里的奥本海默开始突破自己性格的极限,他开始让自己转型成为一名解决综合问题的、具备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学者。他的协调能力让这个小镇顺畅运转,大部分科学家都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愿意听他的调遣,而对于那些有不同意见的科学家,他也会给予一定程度的科研空间和宽容。除了工作,他还为这个实验基地设计了酒吧、餐厅、图书馆和生活场所。他人性化地宣称,参与工作的科学家可以带上家人前往,还为其中的一些女性家属提供了岗位。这些行为,都为他赢得了基地科学家们的尊敬。
最终,当蘑菇云朵在洛斯阿拉莫斯升起时,争分夺秒的奥本海默才意识到,自己完成了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任务。虽然生产杀人武器的愧疚感隐约折磨着他,但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渴望和对科学主义的乐观,最终战胜了这种愧疚。“科学家不能因为害怕人类可能利用他的发现去做坏事,而拒绝推动科学前进。”这是他在当时留下的一句评论,隐约透露着他矛盾的心态。
电影《奥本海默》剧照。
《薄伽梵歌》、罗曼史与抑郁症
爱情一直不是诺兰电影的主题,但在这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奥本海默》中,对奥本海默与两位女主角的爱情都有较为细腻的描写。实际上,严谨内敛的英国人诺兰仅仅拍出了奥本海默浪漫性格的一小部分。人们很难想象,这位“原子弹之父”其实是一位极富诗人气质的科学家。他博览群书,口才极好,常常随口引用小说或诗歌,虽然腼腆内向,却有着良好的女性缘。而从奥本海默留下的照片中也能看出,他戴着礼帽,叼着烟斗,充满魅力。正如电影中奥本海默的恋人吉恩·塔特洛克形容奥本海默的那句话:“你这个人,总是让别人觉得你很复杂。”
渊博、浪漫的诗人性格,和严谨、聪慧的科学家特征,完美地融合在了这个复杂的人的身上。《奥本海默传》的作者伯德这样形容奥本海默性格的复杂性:“他很有魅力,但也很有野心。他喜欢在权力面前表现自己。然而在心理上,他与政治家的关系却很奇怪。他可以对学生、对街上遇到的陌生人非常耐心、体贴和温柔。而对于那些我们认为自命不凡、傲慢无礼的掌权者,他又会显得非常粗鲁和不耐烦。这种矛盾的性格,有时会给他带来麻烦。”
这种性格的复杂性大概从小就已经显现。1904年,奥本海默就生长在一个鼓励学习、注重自由思考的德国移民家庭。小时候他酷爱徒步考察,和大自然接触,积累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时也阅读各类书籍。而到了青年时期,他的兴趣点更加明确,开始大量阅读哲学、文学、社会科学类的书籍,他曾经怀着好奇读完了三卷《资本论》,他也喜爱海明威的小说和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学,知识面广泛到总令身边的人惊叹。
1922年,奥本海默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化学专业,这段时间,他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其实在物理领域。此后,他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物理硕士,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但现实情况是,他在实验上的成绩并不突出,导师也不喜欢他。奥本海默的论文合作者、物理学家沃尔夫冈· 泡利曾经指出,年轻时的奥本海默能够在论文中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核心,但他在细节上的粗枝大叶又让人感到恼火。这种不擅长动手却充满灵感的性格,也暗示着奥本海默未来最擅长的领域,可能是更加天马行空的理论研究,而非追求精确严谨的实验物理学。
那时的奥本海默并没找对自己的方向。或许是由于学业受挫,恋爱也经常失败,有段时间,性格内向敏感的奥本海默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发作时他开始对身边的人产生敌意,甚至差点下毒毒死一位为难自己的导师。直到1925年,奥本海默放弃实验室工作,并在次年转学到德国,跟随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马克斯·玻恩学习,并连续发表了几篇论文,才逐渐远离了抑郁,走上了一条适合他的道路。
1929年博士毕业后,奥本海默从欧洲回到美国,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在教师岗位上,他又找到了自己擅长的舞台。他的细心、高敏感,让他能够对学生事无巨细地关照。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常被他的想象力和新思想击中,有学生称赞,他将物理学放在人类的语境中去理解。他们亲切地称他“奥比”,很多人开始模仿他的行为举止。
后来,奥本海默结识了自己终身的挚爱,吉恩·塔特洛克。塔特洛克是一位女共产党员,也有不错的文学素养。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奥本海默开始更多地关心普通人的疾苦。虽然最后他没有与塔特洛克结婚,但是他依旧忠诚于这些心中怀有社会理想的朋友。可以说,正是在和这些朋友的交往中,原本内向的科学家奥本海默的性格色彩,开始变得更加丰富。
那么,这个天真又复杂,曾接近政治又被政治抛弃的科学家奥本海默,真的对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丝毫预知吗?并非如此。早在他选择了成为“原子弹之父”的那天起,奥本海默就听到了命运急促的脚步声。20世纪40年代末,他曾在阅读小说《丛林猛兽》时被其中的句子深深震撼,因为这些话正是他担忧心态的写照:“他注定迟早会遇到某种罕见的、奇怪的,可能令人惊骇的事情。”